永发信息网

生平述略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9 05:48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漱溟在北京大学哲学门(系)任教四年后,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这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1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1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6分) 1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8分)
最佳答案
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12. ①梁漱溟不认为自己是学者,是因为:他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只是好发现问题,好用心思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已,谈学问,只是不得已,外人看他像是在谈学问,其实,志不在学问; ②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他要把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 ③梁漱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解决中国问题放在心上,离开北大到各地考察办学,是他进行人生实践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好方式。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13. ①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 ②他不慕名利,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他却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 ③注重实践,许多人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当做哲学思想来讲,而他认为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 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总是把中国问题最大问题摆在心上,不怕困难,先后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 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答对即可。 14. 观点一:认同,梁漱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不是学者。 ①梁漱溟从不自视为学者,他做学问是不得已,其缘起、目的和态度都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 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研究学问,是为了实践; ③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社会活动家。 观点二:不认同,梁漱溟还是一个学者。 ①梁漱溟在北大期间主要身份就是学者,虽然离开北大后,从事了许多社会活动,但最终使他闻名后世的,还是他在学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使自己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②学者并不是只呆在书斋里一味研究学问的书呆子,把自己的思想和经验应用于实践中探索发现,同样是学者的本分; ③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观点三:梁漱溟既是学者,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①梁漱溟的学术水平、学术成果以及学术地位,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梁漱溟是优秀的学者; ②梁漱溟注重人生实践,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许多地方办学和考察,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这些都表明他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 ③这两种角色不是截然分开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的双重身份在梁漱溟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他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和目的研究学问,产生了学术成果,又以学者深厚的学养实践于社会活动,所以,尽管梁漱溟不自视为学者,但实际上,他首先是学者,然后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1.A项,梁漱溟四年前就有儒学先驱的盛名,只是四年后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E项,因果倒置,应是他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12.本题为两问,均为信息的筛选,因此先要找准答题区间。第一问主要在第二段,可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取舍即可。第二问自第三段始贯穿于全文,对此应概括筛选的内容关注相关句子,特别是每段的中心句。 13.本题的答题要求是根据全文,因此要根据全文内容进行梳理,梳理时应注意作者一些带有评述或主观情感的词语或语句,如第二段的“却……也”,第四段的“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等。 14.本题要求就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一观点进行探究,因此只能就本观点作肯定或否定的探究。所以首先要观点鲜明,即对本观点要么赞同,要么反对,然后结合文本来说明理由。应该说,不管是赞同还是反对,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但是根据文章的观点应该是更好做一些。 考点:概括分析文章的内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全部回答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在跨界歌王中刘涛唱邓丽君的那首歌歌名是什么
打架中让人瞬间失去反抗力,但不伤其性命的方
谁用过秒嘀短信接口的
下列利用微生物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白酒的酿造
单选题估计“十五”期间,在科技方面,社会总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1N、2N、
女孩子第一次到底有多重要?
我想用EXCEL制作柱形图分析,分别是09年1~7月
-What’s your name?-Brown.A. first B. fam
天气冷了粥能放多久阿,
凌云县气象局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0.25×________=2.5×100.O3×94=________×
提供一些建筑学的学习方法
单选题_____ the absence of
建设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是谁人
推荐资讯
tfbos的QQ账号是多少
因式分解:(1)x2-9(2)x2y-8xy+16y
QQ飞车里的背饰翅膀,哪一种翅膀面积是最大的
高三一轮复习快结束了,我的生物感觉好多东西
眉山市审计局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Do you have else to say for your mistakes
疯狂猜成语上面两口下面两个喇叭
安陆市知识产权局位置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
怎么和领导谈涨工资的问题
关于蛋糕类似的女生qq名
单选题This is _____ unhealthyl
8分米=________米.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