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1-25 04:5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1-25 06:08
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的闪光之处,还强调实业教育要因地制宜,“学”、“行”结合,既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应用前景。张之洞重视聘请洋教习来华任教,并积极倡导留学教育,不仅直接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而且缩短了培养“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通才的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张之洞这些实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当下,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不
断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从多年来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职业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研究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对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历史反思,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请采纳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25 07:14
1、清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动,基本上适应了此时期工商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全国实业教育的兴办。对亟待发展的湖北来说,意义重大,既是巨大的推动,又是坚强的后盾。 2、湖北督抚的推进 在传统政治体制不变的条件下,地区政治领导阶层是否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对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清末新政时期历届湖北督抚对当地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张之洞的任期很长,保证了湖北教育近代化的稳定性。
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经济与教育的互动作用不容忽视。近代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依赖于经济领域对人才的最佳选择和充分利用。马克思把这称之为企业内涵的“动因力量”或者是“科学力量”。在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的急切呼唤也日益凸显。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湖北充分发挥了地区优势,近代工业和商业开始快速发展,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转化。
4、社会观念的变化 社会观念的变化在解放人们的思想、推进社会变革的进程方面往往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随着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社会环境发生变化以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的古老中国开始与近代文明、外来文化相融合。西方宗教的传人。只得到少数人的信仰,西学的传播主要是打开了士大夫们的眼界,西方商品的输入却打开了千家万户的大门。让普通之家也与世界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社会对西学态度的变化经历了从抵制、观望到学习、模仿的过程。 人们对实业教育的观念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抗拒和排斥;选择接纳:认同和吸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师夷”正式列入洋务派的议程并渐渐为朝野人士所接受。昔日,“士子多家居攻读,足不出里”,现在,人们开始有科学观点,求学于外,不少人改变以往“轻自然,斥技艺”的偏见,以科技救国为己任。19世纪末实业教育引入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