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23:58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2-10 07:43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2-10 08:22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
如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如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中国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02-10 09:47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相互联系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差异或相互斗争、互相抑制和相互排斥的关系。阴阳的对立关系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规律。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始终处在差异、对抗、抑制、排斥之中。阴阳对立制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阴阳双方是相对的、有差异的,如上与下、天与地、内与外、气与血等,都具有相对的属性。凡阴阳所指代的事物,其属性都是对应的,没有两相对应的双方便构不成阴阳。二是指某些范畴的阴阳,在属性对应的同时,还存在着相互制约、排斥的趋势,两者呈现出你强我弱的态势,如寒与热、动与静、阴邪与阳气、阳邪与阴液等之间都存在着相互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又如以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为例,《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是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季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否则,阴阳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在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则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一方而导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若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则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2-10 08:43
c,互为消长。
阳长阴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