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水粉什么叫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
答案:7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5 15:15
- 提问者网友:战魂
- 2021-01-04 19:16
画水粉什么叫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1-04 20:32
画水粉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理念包含如下内容:
1、从整体到局部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3、从薄涂到厚画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
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b、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c、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
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色彩的冷暖、明暗都充满了矛盾,应如何解决好矛盾之间的关系?
如:在我们开始布置画面色彩关系时,为了塑造画面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等,着色时便有意加强画面的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等矛盾冲突,故意使它们之间对立而排斥。然后,利用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画面虚实衔接处,去找解决矛盾强烈冲突的媒介。
如:明与暗的冲突,往往明暗交界线是矛盾冲突高峰,也是分水岭,以交界线为界向暗部逐渐变暗变灰至反光。交界线又逐渐向亮灰、亮过渡,这就便明与暗之间得到互相渗透和贯通。
又如:冷与暖之间的色彩是对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融一样,解决它们之间的色彩冲突,也是通过交界线向冷色与暖色渗透和贯通。假设一幅画亮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线的色彩应是一种亮暗两色综合的最重深色,并以交界线的综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渐推暖,向亮面逐渐推冷。
1、从整体到局部
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
3、从薄涂到厚画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
(1)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
(2)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
(3)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钉。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
(4)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
方法有三:
a、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
b、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
c、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
(5)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
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色彩的冷暖、明暗都充满了矛盾,应如何解决好矛盾之间的关系?
如:在我们开始布置画面色彩关系时,为了塑造画面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等,着色时便有意加强画面的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等矛盾冲突,故意使它们之间对立而排斥。然后,利用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画面虚实衔接处,去找解决矛盾强烈冲突的媒介。
如:明与暗的冲突,往往明暗交界线是矛盾冲突高峰,也是分水岭,以交界线为界向暗部逐渐变暗变灰至反光。交界线又逐渐向亮灰、亮过渡,这就便明与暗之间得到互相渗透和贯通。
又如:冷与暖之间的色彩是对立的,就像水火互不相融一样,解决它们之间的色彩冲突,也是通过交界线向冷色与暖色渗透和贯通。假设一幅画亮面是冷色,而暗面是暖色。交界线的色彩应是一种亮暗两色综合的最重深色,并以交界线的综合性深色向暗面逐渐推暖,向亮面逐渐推冷。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1-05 00:30
整体,先用赭石或群青起稿先连物体和背景画一遍再深入的画物体,接着再把背景画出来,注意空间感,然后再连背景带物体一起作调整,这就是我的解释,希望可以帮你解决你的问题
- 2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1-05 00:09
先铺大色,注意明度,冷暖度,大概得关系出来,在具体塑造,进的颜色丰富,实些,远的就虚过去,只要有个大概的立体出来就行。
这是个人经验,经供参考。
这是个人经验,经供参考。
- 3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04 23:39
整体到局部是指先要整体构图,表明受光面和阴影面,在逐一开始细节化,强化视觉冲击。
当然强化局部的同时不免会出现画面不和谐,这时再做整体调节使的画面变得比较理想化。这就是从局部再到整体。
当然强化局部的同时不免会出现画面不和谐,这时再做整体调节使的画面变得比较理想化。这就是从局部再到整体。
- 4楼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04 23:13
你先要控制住整个画面的大关系,如大的黑白灰。用对比的方法,从大的关系中找到每个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再对每个物体进行局部刻画,在局部刻画中找到每个物体与整幅画的关系,不能孤立!
这个过程要慢慢琢磨,再多画的基础上,还要多看范画,了解别人的作画过程,日积月累,就会理解和熟练掌握的!
这个过程要慢慢琢磨,再多画的基础上,还要多看范画,了解别人的作画过程,日积月累,就会理解和熟练掌握的!
- 5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1-04 22:48
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整体调整——完成作品
这是初学绘画(色彩、素描)的一般正确方法过程
这是初学绘画(色彩、素描)的一般正确方法过程
- 6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1-04 22:01
首先开始那个整体是说要在整体着眼,主要是说轮廓、关系
一处摆的景物,一打眼看过去,第一感觉,大的关系和联系,画出大的轮廓、黑白灰关系、表现好前后关系。
再到局部是说要从局部、个体入手,要把静物的每个物体的样子轮廓 概括、表现好,这点上要细微,生动,抓住每个物体的特点。
再到整体就是说整幅画在整体上的联系,之间密切的联系。
比如说,环境色对静物的影响,衬布的影响,其中更包括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彩影响,这些都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多看,多找感觉。
希望可以帮到你
加油
一处摆的景物,一打眼看过去,第一感觉,大的关系和联系,画出大的轮廓、黑白灰关系、表现好前后关系。
再到局部是说要从局部、个体入手,要把静物的每个物体的样子轮廓 概括、表现好,这点上要细微,生动,抓住每个物体的特点。
再到整体就是说整幅画在整体上的联系,之间密切的联系。
比如说,环境色对静物的影响,衬布的影响,其中更包括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彩影响,这些都是相互联系、影响的。多看,多找感觉。
希望可以帮到你
加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