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出自哪首诗?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5 02:39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3-24 06:59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出自哪首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3-24 07:50
出自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全编》。该句的意思是:有山水的地方都像图画、文章一样美丽。形容该地方风景优美,令人赞叹。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第二部分,包括《巧对录》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作者简介: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
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
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作者成就:
梁氏终成巨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家学渊源,二是授业名师,三是交历天下。梁章钜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后,一直闲居从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经尘》、《浪迹丛谈》、《归田琐记》、《退庵随笔》以及《楹联丛话》系列。此外,他还留下了很丰富的楹联作品 。
作品意义:
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自唐、五代肇始,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历代文人、学者囿于传统观念,视为"小道",故联家、联语殊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在自序中感叹说:"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他“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宋代如朱熹、苏轼、楼钥、蔡司理、洪俞,元代如赵孟 、杨元诚,明代如朱元璋、刘基、解缙、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东阳、王守仁、徐渭、李贽、金圣叹、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夏贵溪、袁文荣、邱岳、张延登,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间,则名家名作,几无一遗漏。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渔、翁方纲、梁同书、纪昀、郑板桥、蒲松龄、阮元、彭元瑞、齐梅麓、程春海、陶澍、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作品。显然,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第二部分,包括《巧对录》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作者简介: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
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
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作者成就:
梁氏终成巨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家学渊源,二是授业名师,三是交历天下。梁章钜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后,一直闲居从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经尘》、《浪迹丛谈》、《归田琐记》、《退庵随笔》以及《楹联丛话》系列。此外,他还留下了很丰富的楹联作品 。
作品意义:
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自唐、五代肇始,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历代文人、学者囿于传统观念,视为"小道",故联家、联语殊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在自序中感叹说:"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他“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宋代如朱熹、苏轼、楼钥、蔡司理、洪俞,元代如赵孟 、杨元诚,明代如朱元璋、刘基、解缙、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东阳、王守仁、徐渭、李贽、金圣叹、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夏贵溪、袁文荣、邱岳、张延登,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间,则名家名作,几无一遗漏。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渔、翁方纲、梁同书、纪昀、郑板桥、蒲松龄、阮元、彭元瑞、齐梅麓、程春海、陶澍、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作品。显然,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