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们设计出的一个 LOGO和画册类的东西,一般都需要合理的解释说明,可 有些LOGO所表达出来的意境并非言语就能表达出来的,因为更多的只是一种感觉,
但客户就不这么认为。
请问 你们所设计的LOGO是怎么个说明法呢?从哪些方面着手的。
上面那些内容全是复制,根本不是真诚回答。我觉得造型方式有很多种,抽象方式是比较常用的,你可以借鉴以往优秀的作品找感觉,中国大部分的甲方都喜欢偏向三角形的造型,那样有安全感,
蓦然回首间,到今年9月份一汽-大众已走过十载春秋。每当行进在不息的车流中,看着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奥迪轿车,总经理陆林奎心中,除了喜悦,还有一种强烈的进取意识,那就是如何让这种辉煌持续下去!坐在记者对面的陆林奎总经理,着装简洁、不饰雕琢,谈起一汽-大众成功的体会,感受颇深的还是这一点。他说:"我们的企业就像一条船一样,你在大海里航行,就像在市场里竞争,你若看的不远看的不清,无非两种情况,一种迷失方向,目标没有达到,这就像我们企业要生产,可产品搞错了,这还算好。还有一种是触礁了,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感到冷气,才发现冰山了,你调头就来不及。所以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或作为企业经营委员会的成员必须居安思危,起码要看很远的方向,你必须去想,你必须拿望远镜去看,这是你的职责。正是这样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使陆总领导的一汽-大众在与外商的合作过程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一汽-大众发展的正确道路。而成功的精髓可归纳为十六字经营方针:"质量至上、技术领先、管理创新、市场导向",所谓质量至上不光是喊口号,除了管理生产,销售服务甚至每个人观念行为都要把它放在第一位,记者感到,这里追求的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技术领先则是生存的方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于创造利润具有杠杆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从捷达车在市场上不断推出新的领先技术,包括最新奥迪A6,都是贯彻技术领先方针的典范;管理创新内含明确,就是把当今世界最突出的先进技术用到管理上,和传统工业结合起来,发挥新的能量。一汽-大众正加快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最近他们还组织讲课、讲流程。目前一汽-大众生产已完全用计算机控制,现生产和新开发的几种车型都在一条装配线上,既节省资源,又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而这一切,如果没有计算机管理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一汽-大众今年要建成一个计算机信息中心,投资已超过1亿元。而在十六字方针里,关键的还是市场导向,过去一汽是计划经济的楷模,到市场经济时问题就多了。所以要求企业要有市场意识。市场需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而且这种市场反应速度越来越快。还要发现市场潜在需求,这本事就更大了,等市场需要再去弄,那速度就慢了。一汽-大众的本事就是发现潜在的需要,能预测3-5年以后的市场动态。比如捷达,当初为什么装自动变速箱,就是他们感觉到了这种市场需求,而装ABS更不用说,可以说市场导向了他们,而他们也导向了市场。捷达正是因她的不断推陈出新而在市场上经久不衰!那么,如何评价一汽和大众近十年的合作,一汽-大众的成功与其它企业相比有哪些不同,对国有企业有哪些启示性的东西呢?应该说中德双方的合作是愉快的成功的。一汽是一个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老牌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使它有了与国外先进厂家合资合作的机会,同时对它来讲也是一个挑战。它解决了一汽过去所不能解决的一些遗憾,找到了人们要寻找的答案。可以说,不论国有企业、合资企业,都是国家经济体制下的细胞。国有企业这个细胞很长时间是在计划经济下组合的,一汽-大众也是一个细胞,但是它引进了外资,也就是说基因方 面有所变化。引进外资有几个方面的便利和改良。责、权、利得到明析。对于一汽-大众,董事会要对这个企业负责,一汽出资60%,外方出资40%,他们把资本投进去,他就要对企业负责。他就要承担这个责任。它有监事会,监事会有权力保持资本增值,所以它的责任很明确。再说权力,一汽-大众的目标很明确,董事会要关心好多问题,你的机构怎么样,董事会有权决定,再如人事任用、经营计划都需董事会批准,不能自作主张。而产品的发展战略,凡是为获取最大利润或者说为了最终目标等事项,都要董事会来决定。投资也如此,然后如何经营,由经营管理者来管理,企业资本、权 力压力,层次比较清楚,领导体制也清楚,执行起来比较顺利。西方的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目标很明确,最终就是获利。一汽和大众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汽、大众合作成功,对一汽这个大股东有好处,也就是对国家有好处,它的利润最终要交给国家。而对外方当然更有好处。大众的目标更明确,最终就是赚钱,不是为合资企业而搞合资。而一汽-大众就得从最终获利这个方面去研究,其中很重要的杠杆就是科技,现在去看有的个别国有企业,之所以没有竞争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不重视技术,而去追求一些时髦的东西,一会儿要办集团,今天去兼并这儿,明天又去兼并那儿,一会儿又要办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