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尔·李·陈纳德的忘年情缘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08:03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3-28 16:57
克莱尔·李·陈纳德的忘年情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3-28 17:04
19岁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时,因才学出众,被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聘用。在上了6个月的夜班后,陈香梅终于被派出去跑外勤。
陈香梅奉派去采访驻昆明美国空军,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上司交给她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第14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她——一个19岁的初出茅庐的女记者和他——一个54岁的威震长空的美国少将——就这样见面了。陈香梅走进一间标有“会议室”的大房间,紧张的心还在急剧地跳动。毕竟这是第一次采访一位著名人物,采访的成败与自己今后在通讯社的前途紧密相关。
会议室尽头的一扇门轻轻打开了。记者席中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头来了!”这是记者和第14航空队的官兵送给陈纳德的雅号。个头不高的陈香梅透过前排记者的肩膀,看见一个满头黑发的美国将军阔步进来,他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件已经不新的皮夹克上嵌着两颗银光闪闪的将星。陈香梅带着微微的震颤凝视着这位闻名遐迩的飞虎将军,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具有伟大的意志、力量和勇气,兼有高超的智慧。
招待会结束,她还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她随着男记者们准备离开时,看见陈纳德正微笑地朝她走来。她紧张地站住了。
陈纳德先和她打招呼,然后告诉她陈应荣从美国写信给他,询问陈静宜的近况,并提到不久将会见到他的另一个女儿。一位威震长空的美国将军以这种聊家常的方式和她开始了面对面的谈话,陈香梅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了。
陈香梅姐妹的遭遇和中国战场急剧恶化的局势,使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应荣决定把她们接往美国。他致电陈纳德,请他帮忙。陈纳德的秘书很快就为陈香梅和她的4个妹妹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大姐陈静宜这时已经到了美国。当拿到盖有签证的护照和飞往印度的机票时,陈香梅的几个妹妹都非常高兴,她们明白,这意味着可以离开动荡的战争环境,去生活在当外交官的父亲身边。然而,陈香梅的心中却是另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
她去向陈纳德致谢并道别。这位飞虎将军不但空战是行家,观察人也入木三分,他似乎看出了陈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国,我可以请秘书去取消你的签证。不过,你要仔细考虑一下。”陈香梅自己明白,她其实愿意留在中国。
她不愿生活在父亲身边,19岁的她希望自主。她喜爱记者的工作。她更愿意留在陈纳德的身边,将他的工作、生活和其他一切告诉中国人民。她对他除了崇敬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是否像陈静宜所说的那样是爱上了他?此时,她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多年以后,她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承认陈纳德是她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陈纳德对陈香梅这个选择非常高兴,他也愿意她在他的身边。当时在昆明有不少年轻的美国妇女,陈纳德与她们其中的几个相处得不错,但他感到与这些人在一起和与陈香梅在一起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更乐意与这位中国女记者打交道,接受她的采访。
陈香梅留在昆明后,巫家坝的第14航空队司令部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当然,她去那里是采访新闻,但有时她自己也会感到,去那里似乎不仅仅是为了采访新闻。有时,陈纳德离开昆明飞赴前线,陈香梅就会感到若有所失,在第14航空队司令部里采访起来也没精打采。而当陈香梅暂离昆明前往滇缅前线采访战地新闻时,陈纳德也会感到他的司令部少了这位女记者,显得冷冷清清,缺少生气。
在采访和被采访中,女记者和司令官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心灵上的距离越来越近。第14航空队的官兵们渐渐发现,他们的司令官与这位中国女记者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没有了平时冷峻的神色,嘴角常常挂着一丝微笑 。
陈香梅奉派去采访驻昆明美国空军,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上司交给她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第14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她——一个19岁的初出茅庐的女记者和他——一个54岁的威震长空的美国少将——就这样见面了。陈香梅走进一间标有“会议室”的大房间,紧张的心还在急剧地跳动。毕竟这是第一次采访一位著名人物,采访的成败与自己今后在通讯社的前途紧密相关。
会议室尽头的一扇门轻轻打开了。记者席中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头来了!”这是记者和第14航空队的官兵送给陈纳德的雅号。个头不高的陈香梅透过前排记者的肩膀,看见一个满头黑发的美国将军阔步进来,他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件已经不新的皮夹克上嵌着两颗银光闪闪的将星。陈香梅带着微微的震颤凝视着这位闻名遐迩的飞虎将军,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具有伟大的意志、力量和勇气,兼有高超的智慧。
招待会结束,她还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她随着男记者们准备离开时,看见陈纳德正微笑地朝她走来。她紧张地站住了。
陈纳德先和她打招呼,然后告诉她陈应荣从美国写信给他,询问陈静宜的近况,并提到不久将会见到他的另一个女儿。一位威震长空的美国将军以这种聊家常的方式和她开始了面对面的谈话,陈香梅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了。
陈香梅姐妹的遭遇和中国战场急剧恶化的局势,使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应荣决定把她们接往美国。他致电陈纳德,请他帮忙。陈纳德的秘书很快就为陈香梅和她的4个妹妹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大姐陈静宜这时已经到了美国。当拿到盖有签证的护照和飞往印度的机票时,陈香梅的几个妹妹都非常高兴,她们明白,这意味着可以离开动荡的战争环境,去生活在当外交官的父亲身边。然而,陈香梅的心中却是另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
她去向陈纳德致谢并道别。这位飞虎将军不但空战是行家,观察人也入木三分,他似乎看出了陈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国,我可以请秘书去取消你的签证。不过,你要仔细考虑一下。”陈香梅自己明白,她其实愿意留在中国。
她不愿生活在父亲身边,19岁的她希望自主。她喜爱记者的工作。她更愿意留在陈纳德的身边,将他的工作、生活和其他一切告诉中国人民。她对他除了崇敬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是否像陈静宜所说的那样是爱上了他?此时,她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多年以后,她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承认陈纳德是她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陈纳德对陈香梅这个选择非常高兴,他也愿意她在他的身边。当时在昆明有不少年轻的美国妇女,陈纳德与她们其中的几个相处得不错,但他感到与这些人在一起和与陈香梅在一起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他更乐意与这位中国女记者打交道,接受她的采访。
陈香梅留在昆明后,巫家坝的第14航空队司令部成了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当然,她去那里是采访新闻,但有时她自己也会感到,去那里似乎不仅仅是为了采访新闻。有时,陈纳德离开昆明飞赴前线,陈香梅就会感到若有所失,在第14航空队司令部里采访起来也没精打采。而当陈香梅暂离昆明前往滇缅前线采访战地新闻时,陈纳德也会感到他的司令部少了这位女记者,显得冷冷清清,缺少生气。
在采访和被采访中,女记者和司令官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心灵上的距离越来越近。第14航空队的官兵们渐渐发现,他们的司令官与这位中国女记者在一起的时候,脸上没有了平时冷峻的神色,嘴角常常挂着一丝微笑 。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