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机电设备管理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01:49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4-29 03:06
为什么要进行机电设备管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29 04:08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在于做好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设备事故率,减少维修投人,使设备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保证生产安全顺利运行。
机电设备管理讲白了实际上还是对人的管理,对机电维修人员的管理,如何使每一位机电工自觉地参与到设备管理之中,积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何把人为感情管理变为法规制度管理,把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搞好,是管理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1、落实包机制
包机制就是指生产工人对机器设备包使用、包维护、包寿命的一项责任制度。具体做法是:各单位根据所管属设备的特点,确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责任人(个人或班组),包机设备区域设置原则:包机人技能水平、设备特性、设备所处工艺环节位置、便于日常巡检。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包机人对分管的设备必须经常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
(2)包机执行检修人员和运转人员联合包机,各自按分工范围进行工作,共同对分管设备的完好率、事故率、检修率负责,运行人员在业务上受检修人员指导。
(3)司机对自己看管的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并随时向检修工反映设备的情况。
(4)包机人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储备一部分常用的材料和备件。
(5)包机人对违反规程的操作者有权制止,当设备有问题继续运转将会出现重大事故时,有权报告调度后停止运行。
(6)各包机人和司机每月的奖金,与其所管辖设备的完好状态、使用率、事故率挂勾。
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1)设备的常规检查:由包机人负责(包机人休班由班组临时指定人负责),检查内容有设备运转状况、电流、电压、压力温升、部件紧固和密封情况、噪声、易损件磨损、整机动作可靠性、性能发挥情况、润滑状态、安全设施等。上述检查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和处理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2)隐患排查:除包机人日常排查外,每周检修班组对所管辖设备全面检查1次和重点工艺设备进行2次重点检查,每半月车间(科)组织全面检查1次,厂每月组织抽查1次,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不留尾巴,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制定严格考核,突出的问题在相应范围内通报。
(3)设备保养:在开车前后进行,在不违反《安全规程》的前提下,也可在生产中进行。要求保证设备运行环境清洁,设备润滑按计划周期进行,减速机(含油冷滚筒)、激振器、液压系统的定期清洗更换等,并保证使用油品牌正确、油质合格。
(4)设备计划检修:设备的大、中、小修均执行计划检修设备管理部门在每月20日前完成下月的检修计划;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编制完成下一季度的检修计划;在10月底完成下一年度的检修计划。维修单位一般利用生产空闲时间按计划组织进行检修,确实需求时间较长的,由厂依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时间组织进行。
(5)设备的定期检测:包括各种仪表按规定时间进行实验测定,小型电器绝缘检查等等。
3、设备事故处理与追查
凡因检查、检修、维护、保养和操作等原因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系统停产1h或设备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者,定为机电事故,要进行追查落实责任人和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3.1事故责任划分原则
(1)凡属于设备外部能够发现的隐患部位、而未检查、未发现或未反映、未处理,最终发生事故的,由使用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2)已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向维修单位反映,但维修单位未及时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力,未彻底消除设备隐患而造成事故的由维修单位主要承担责任
(3)因设备内部隐患导致的事故由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4)因设备检修质量原因,在设备质量考察期内(大修3个月,中修2个月,小修1个月)的由设备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在质量考察期以外的按其他条款执行。
(5)因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跟不上导致的责任事故,由承担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6)若属于材料备件质量原因造成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部门鉴定确定等等。
3.2事故抢修与处理
(1)事故发生后,设备使用、维护等相关单位应立即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参与事故处理和过程监督,为正确采取措施和划分责任提供依据。
(2)事故发生后,主要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事故报告,在48h内交安检和分管厂领导各一份,报告内容有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
(3)责任单位交上报告后,属于一般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分析处理,重大事故,由分管厂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研究处理。
4、建立机电例会制度
每月下旬由厂工程师组织召开1次机电例会,内容包括:厂设备管理部门分析当月设备管理情况、计划采购落实情况、设备检查完好情况和下月机电设备管理要求;各车间(科)设备检修情况及材料需求情况;供应部门组织货源情况和对使用单位的考核情况;安检部门对设备事故处理情况和下月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各车间机电管理经验交流等。
5、设备安装验收
设备安装是否按规定进行,保证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设备性能的发挥,维护量的大小、事故发生率,设备安装作为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管理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各项施工项目均应有详细的记录,较大的项目应有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参加人员应了解施工内容、掌握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参数。施工完毕后,设备空负荷、重负荷运行28h以后,一切正常后组织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包括技术资料)。
6、设备技术改造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突破,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就要对设备技术改造,要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办法、新材料,制定小改小革评定办法,每月组织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厂的技改项目进行评比,对突出有功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促使广大职工献计献策,充分挖潜。
7、设备选型采购与外修
(1)设备采购(包括备件):计划要求准确可靠,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力争通用性,在选型上注意可靠、先进,采购过程中把握住质量关,严格人库前验收,不合格品坚决不用。
(2)设备外修:送修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选择维修单位要保证长期可靠,修复的设备要进过维修单位、厂管理单位、设备使用单位三方同时对质量严格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8、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安装图纸、运行检修记录、事故处理、改造等,它是设备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的保存,可以为设备运行性能分析、总结出事故规律、备件需要组织时间、摸索维修经验等提供帮助。
9、维修人员培养
设备管理离不开一支维修队伍,管理者要对维修人员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方法可以采用职工相互自学、竞赛、送厂方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使个人技能提高才能有效的发现隐患,减少事故率。另外,及时为维修人员配备维修工具,检修时巧干不蛮干,避免维修时造成设备损坏。
机电设备管理讲白了实际上还是对人的管理,对机电维修人员的管理,如何使每一位机电工自觉地参与到设备管理之中,积极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如何把人为感情管理变为法规制度管理,把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搞好,是管理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1、落实包机制
包机制就是指生产工人对机器设备包使用、包维护、包寿命的一项责任制度。具体做法是:各单位根据所管属设备的特点,确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责任人(个人或班组),包机设备区域设置原则:包机人技能水平、设备特性、设备所处工艺环节位置、便于日常巡检。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包机人对分管的设备必须经常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
(2)包机执行检修人员和运转人员联合包机,各自按分工范围进行工作,共同对分管设备的完好率、事故率、检修率负责,运行人员在业务上受检修人员指导。
(3)司机对自己看管的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并随时向检修工反映设备的情况。
(4)包机人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向分管领导报告,并储备一部分常用的材料和备件。
(5)包机人对违反规程的操作者有权制止,当设备有问题继续运转将会出现重大事故时,有权报告调度后停止运行。
(6)各包机人和司机每月的奖金,与其所管辖设备的完好状态、使用率、事故率挂勾。
2、设备维护检修制度
(1)设备的常规检查:由包机人负责(包机人休班由班组临时指定人负责),检查内容有设备运转状况、电流、电压、压力温升、部件紧固和密封情况、噪声、易损件磨损、整机动作可靠性、性能发挥情况、润滑状态、安全设施等。上述检查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结果和处理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2)隐患排查:除包机人日常排查外,每周检修班组对所管辖设备全面检查1次和重点工艺设备进行2次重点检查,每半月车间(科)组织全面检查1次,厂每月组织抽查1次,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不留尾巴,力争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并制定严格考核,突出的问题在相应范围内通报。
(3)设备保养:在开车前后进行,在不违反《安全规程》的前提下,也可在生产中进行。要求保证设备运行环境清洁,设备润滑按计划周期进行,减速机(含油冷滚筒)、激振器、液压系统的定期清洗更换等,并保证使用油品牌正确、油质合格。
(4)设备计划检修:设备的大、中、小修均执行计划检修设备管理部门在每月20日前完成下月的检修计划;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编制完成下一季度的检修计划;在10月底完成下一年度的检修计划。维修单位一般利用生产空闲时间按计划组织进行检修,确实需求时间较长的,由厂依据计划和实施方案确定时间组织进行。
(5)设备的定期检测:包括各种仪表按规定时间进行实验测定,小型电器绝缘检查等等。
3、设备事故处理与追查
凡因检查、检修、维护、保养和操作等原因造成机电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系统停产1h或设备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者,定为机电事故,要进行追查落实责任人和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3.1事故责任划分原则
(1)凡属于设备外部能够发现的隐患部位、而未检查、未发现或未反映、未处理,最终发生事故的,由使用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2)已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向维修单位反映,但维修单位未及时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力,未彻底消除设备隐患而造成事故的由维修单位主要承担责任
(3)因设备内部隐患导致的事故由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4)因设备检修质量原因,在设备质量考察期内(大修3个月,中修2个月,小修1个月)的由设备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在质量考察期以外的按其他条款执行。
(5)因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跟不上导致的责任事故,由承担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
(6)若属于材料备件质量原因造成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部门鉴定确定等等。
3.2事故抢修与处理
(1)事故发生后,设备使用、维护等相关单位应立即到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并参与事故处理和过程监督,为正确采取措施和划分责任提供依据。
(2)事故发生后,主要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事故报告,在48h内交安检和分管厂领导各一份,报告内容有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
(3)责任单位交上报告后,属于一般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分析处理,重大事故,由分管厂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研究处理。
4、建立机电例会制度
每月下旬由厂工程师组织召开1次机电例会,内容包括:厂设备管理部门分析当月设备管理情况、计划采购落实情况、设备检查完好情况和下月机电设备管理要求;各车间(科)设备检修情况及材料需求情况;供应部门组织货源情况和对使用单位的考核情况;安检部门对设备事故处理情况和下月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各车间机电管理经验交流等。
5、设备安装验收
设备安装是否按规定进行,保证质量直接关系到以后设备性能的发挥,维护量的大小、事故发生率,设备安装作为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管理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各项施工项目均应有详细的记录,较大的项目应有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负责人,参加人员应了解施工内容、掌握施工技术标准和有关技术参数。施工完毕后,设备空负荷、重负荷运行28h以后,一切正常后组织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包括技术资料)。
6、设备技术改造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创新突破,随着生产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中发现的不合理之处,就要对设备技术改造,要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办法、新材料,制定小改小革评定办法,每月组织各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对全厂的技改项目进行评比,对突出有功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促使广大职工献计献策,充分挖潜。
7、设备选型采购与外修
(1)设备采购(包括备件):计划要求准确可靠,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力争通用性,在选型上注意可靠、先进,采购过程中把握住质量关,严格人库前验收,不合格品坚决不用。
(2)设备外修:送修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选择维修单位要保证长期可靠,修复的设备要进过维修单位、厂管理单位、设备使用单位三方同时对质量严格验收合格才能入库。
8、设备技术档案
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安装图纸、运行检修记录、事故处理、改造等,它是设备的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完整的保存,可以为设备运行性能分析、总结出事故规律、备件需要组织时间、摸索维修经验等提供帮助。
9、维修人员培养
设备管理离不开一支维修队伍,管理者要对维修人员不断的进行培训提高,方法可以采用职工相互自学、竞赛、送厂方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使个人技能提高才能有效的发现隐患,减少事故率。另外,及时为维修人员配备维修工具,检修时巧干不蛮干,避免维修时造成设备损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