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聋吗?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4 00:14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11-23 14:55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聋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11-23 15:22
1、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聋吗?
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结果:
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
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
宝宝外耳道(如残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畅等。
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比例在10%左右。初次筛查未通过,至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仅为1%—3%。多数“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经过诊断性听力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听力损失问题,原因多在于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后,听力就会恢复正常。
2、初筛没过,怎么办?
听力筛查初筛没过者,42天一定要去做听力复筛。
若复筛通过了,恭喜您,这时一般认为小孩听力属正常。暂时不需做进一步检查。不过,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希望父母一直关注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或其说话年龄是否和周围小孩差不多。如果孩子开口的年龄较同龄人,相差大,则要到医院去排除听力方面的问题。
若42天的听力复筛未通过,不要过于惊慌。因为虽说复筛未通过,可至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大概仅为10%。
接下来,父母要做的是,在宝宝3个月龄以前,一定要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即使是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也不例外。如果单耳被确诊有听力问题,就更应该关注小孩的听力,因为此类小孩发生迟发性听力问题的比例会大大增加。
3、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包括哪些?
听力诊断中,首要是听力测试,包括声导抗(1000Hz)、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听性脑干无反应时要加做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
声导抗测试(Acoustic immittance):对发现中耳病变的定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结合纯音听阈测试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初步的定量、定性、定位诊断。也是听力学诊断中至基本的必做检查之一。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反应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耳蜗部分的听觉功能损失情况。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有助于对从听神经到脑干听觉通路的病变进行定位诊断。通过V波的反应阈值有助于听力损失水平的客观评估。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可用高强度刺激(120 dB nHL)判断重度聋儿有无残余听力,克服了tbABR高强度引不出反应的局限性。
4、什么算正常听力或通过听力诊断?
婴幼儿听力诊断至今仍然无“听力正常”的标准定义。一般认为,ABR反应阈<30dB nHL或 ABR反应阈≤35dBnHL,且DPOAE各频率点或TEOAE正常引出,同时还要结合家长观察到婴儿有明显的听性行为反应,则可认为听力基本正常;不过至好还是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或告知家长仍需密切关注小儿的日常听性行为反应。
在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先天性耳聋发生率约在1‰—3‰。由于听力筛查的仪器比较敏感,下列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结果:
筛查时,周围环境噪声的改变
宝宝的安静程度(如体动)
宝宝外耳道(如残存羊水)
中耳有分泌物
鼻堵呼吸不畅等。
国内外数据表明,初次(出生后第3天到出院前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比例在10%左右。初次筛查未通过,至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仅为1%—3%。多数“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宝宝,经过诊断性听力检查后,并未发现明确的听力损失问题,原因多在于外耳道或中耳有分泌物。分泌物被吸收或排出后,听力就会恢复正常。
2、初筛没过,怎么办?
听力筛查初筛没过者,42天一定要去做听力复筛。
若复筛通过了,恭喜您,这时一般认为小孩听力属正常。暂时不需做进一步检查。不过,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希望父母一直关注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或其说话年龄是否和周围小孩差不多。如果孩子开口的年龄较同龄人,相差大,则要到医院去排除听力方面的问题。
若42天的听力复筛未通过,不要过于惊慌。因为虽说复筛未通过,可至后被诊断有听力问题的可能性大概仅为10%。
接下来,父母要做的是,在宝宝3个月龄以前,一定要到可靠的儿童听力诊断中心,接受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和医学检查。即使是单耳“听力筛查未通过”也不例外。如果单耳被确诊有听力问题,就更应该关注小孩的听力,因为此类小孩发生迟发性听力问题的比例会大大增加。
3、诊断性听力学检查包括哪些?
听力诊断中,首要是听力测试,包括声导抗(1000Hz)、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听性脑干无反应时要加做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
声导抗测试(Acoustic immittance):对发现中耳病变的定位诊断有很大的价值,结合纯音听阈测试可以对听力损失进行初步的定量、定性、定位诊断。也是听力学诊断中至基本的必做检查之一。
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反应耳蜗外毛细胞功能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估耳蜗部分的听觉功能损失情况。
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有助于对从听神经到脑干听觉通路的病变进行定位诊断。通过V波的反应阈值有助于听力损失水平的客观评估。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可用高强度刺激(120 dB nHL)判断重度聋儿有无残余听力,克服了tbABR高强度引不出反应的局限性。
4、什么算正常听力或通过听力诊断?
婴幼儿听力诊断至今仍然无“听力正常”的标准定义。一般认为,ABR反应阈<30dB nHL或 ABR反应阈≤35dBnHL,且DPOAE各频率点或TEOAE正常引出,同时还要结合家长观察到婴儿有明显的听性行为反应,则可认为听力基本正常;不过至好还是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或告知家长仍需密切关注小儿的日常听性行为反应。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11-23 17:39
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
- 2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11-23 16:08
1.初步筛查过程(初筛):即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建议使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由分娩医院进行筛查。
2.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即新生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在婴儿满30天后进行听力复筛。仪器选择建议使用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由县级妇保院进行复筛。(妇保院筛查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半天,家长们可通过预约的方式前来筛查,预约电话5662127)
3. 复筛仍未通过的,应在3月龄转诊上级听力中心,进行诊断性ABR全面听力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2.第2次筛查过程(复筛):即新生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在婴儿满30天后进行听力复筛。仪器选择建议使用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技术(AABR)由县级妇保院进行复筛。(妇保院筛查时间定于每周二下午半天,家长们可通过预约的方式前来筛查,预约电话5662127)
3. 复筛仍未通过的,应在3月龄转诊上级听力中心,进行诊断性ABR全面听力学评估。确保在6月龄内确定是否存在先天性或永久性听力损失,以便实施干预。
- 3楼网友:掌灯师
- 2021-11-23 16:00
亲,从目 前来说还不一定的哦,有时候宝宝调皮,不愿意配合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等宝宝在大点检查看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