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他的“最后见解”“是独秀自己独立思想的结论,实在是他大觉大悟的见解”;陈独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这便是“一切公民(有产的与无产的:政府党和反对党),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他更申说一句: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在这十三个字的短短一句话里,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近代民主政治与独裁政制的基本区别就在这里,承认反对党派之自由,才有近代民主政治,独裁制度就是不容许反对党派之自由。”
——胡适《<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论文和书信)>序》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陈独秀和胡适思想的共同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二者中择其一简评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9分)对民主政治的追崇;对独裁政治制度的鄙视。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他的“最后见解”“是独秀自己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3 13:00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02-03 10:0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02-03 11:10
(答案→)对民主政治的追崇;对独裁政治制度的鄙视。 解析:(1)陈独秀与胡适同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们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很是正常。材料是胡适写的,通篇材料都是赞同陈独秀观点的内容,材料中的“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在这十三个字的短短一句话里,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表明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崇尚民主政治。(2)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第一个发起者,正是他创办的《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同时他民是新文学的大力倡导者。如果选择他,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点来回答。胡适同陈独秀一样是新文学的倡导者,回答时也可以从他的作为来回答。也可以从他们的共性问题来作答,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新文化倡导的内容来分析也可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03 11:34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