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忌的小说《出家》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1 04:20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02-10 14:27
如何评价张忌的小说《出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2-10 15:34
出入虚实之间的行程,以小说主人公“我”的出家路来赋形,且细数出家路如下。
第一次出家,是为了“一天能赚60元”,于是跟着阿宏叔上赤霞山上做个空班。剃发时一度“有些后悔”,事成之后就返家,去送奶站找到了一份职业,“这送奶工虽也不是什么好行当,毕竟算个正经工作。当和尚嘛,唉,我说不好”。
奶站的生意一落千丈,“有一搭没一搭地上着班”,阿宏叔打来电话,邀去一场佛事帮忙,“这次有这个机会,你去呆个一个礼拜,赚个一千来块,也蛮好的”。这是第二次出家。
为了养家一路艰辛,在警察罚款、坏人敲诈之后,“我”顿感生活无望,于是又来到寺庙。这第三次出家,似乎不纯是为了捞外快,莫非“我”已站在世俗世界意义的尽头。可是,置身于僧群之中,又感到一阵恍惚,这心慌的感觉颇有几分熟悉,“就像我在街上骑三轮车时,总是害怕那些交警会突然从某处冲出来,将我的钱和车全部给夺走”。意义的匮乏和焦虑感竟然如影随形,“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我要站在这里受这样的罪?我为什么来这里,不就因为我不喜欢外面的压力,想在寺庙里寻求片刻的安宁吗?每天,我都承受着各种压力,每天都陪着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厌恶,厌恶透了。如果我能承受这样的生活,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做空班,我去外面做别的事不也一样吗?”
妻子秀珍手术过后,家庭经济状况愈加拮据,“我”只能又打电话给阿宏叔,出门做佛事补贴家用。此期间还认识了山前庵的慧明师傅,她甚至将庵堂留给了“我”,终于可以自己当家,法号广净。为帮助慧明“赚些路费钱”,“我”开始参与张罗佛事,直到独立举办佛事。
出家路上,处处堆砌着功利而世俗的动机。但“我”似乎又是一个与佛有缘之人。第一次出家,尽管是扮作假和尚,但在阿宏叔念起的楞严声中,“我也听得入神。我觉得这声音似乎曾经在哪里听过,细腻绵长,这样熟悉,又这样陌生。一瞬间,我的心头百感交集,甚至连眼眶都有些湿润”。而未过多久,“我”就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将楞严背诵下来,而据说,“在佛家咒语里面,楞严是最长的一段咒,也被称作咒中之王”。至于“引磬、木鱼、铙钹、手鼓,几乎一上手就能学会”,阿宏叔眼光如炬,早就指明“我是能吃这碗饭的”。渐渐地,向往之心愈重,比如,“从回到家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开始想念山前寺,我想念寺庙里的檀香味”。甚至“刷墙的时候,也开始念楞严咒,念心经。……当那些经文从我口中念出时,墙上的那些腻子似乎也流动了起来,它们不再是涂料,而是作画用的朱砂、石青、藤黄。而我也不是在一个套间的墙上刷油漆,而是躲在一个藏经洞里,画达摩面壁、画鱼篮观音”……直到最后,面对妻子的劝说、家庭的压力,“我”依然不屈不挠地选择皈依,这到底是为了还愿(“如果我能生个儿子,我就会将自己皈依了佛祖”),抑或在法雨佛光的滋润普照之下,终于诚心向佛。这个问题,真也说不清了。
《出家》写的就是主人公的漫漫出家路,这一路,几番曲折,多有反复。张忌似乎特别要写出这一路走来的吃重、缓慢、枝蔓,敷衍出一个又一个回合。这篇小文的标题,出自当代作家蒋一谈的截句,我想借取的意思,在标题中未引出的后半句:
尘世落在身上
慢慢变成了僧袍
我喜欢《论语·八佾》中“绘事后素”四个字,各种版本的注疏看过一些,似乎也无定解。断章取义的猜测,其中多少有遍采五色之后始归于朴素的意思吧。“尘世”是去领受红尘滚滚中的五彩缤纷,而“僧袍”是“绘事”后归于的“素”,是从“绚烂和复杂中”为自己争来的一份“静”(这里关于“静”的理解,引自张定浩《既见君子》;也想起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除开“尘世”与“僧袍”外,这句话中还有“慢慢”,我偏爱的就是这两个字,就好像小说主人公在出家路上踉踉跄跄,然而穿林打叶中却自也缓步徐行。并不是说“尘世”最终是为了修成一件“僧袍”,“僧袍”就规约着“尘世”的既定走向,这里面不当有、也没法有那么强烈、急切的设计意味,俗语说,“活着活着”就成了。再者,“尘世”与“僧袍”也不是断作两截。生活有其内在的整体性,如周作人说:“有些人把生活也分作片段,仅想选取其中的几节,将不中意的梢头弃去。这种办法可以称之曰抽刀断水,挥剑斩云。生活中大抵包含饮食,恋爱,生育,工作,老死这几样事情,但是联结在一起,不是可以随便选取一二的。”[i]“尘世”的烂漫与苦哀中自有“僧袍”,生活的意义就在它各种可能的纹路中展开和呈现。
《出家》的好,是舍不得弃去这些可能的纹路,舍不得将它们派作意义最终升华后便耗尽的材料。
第一次出家,是为了“一天能赚60元”,于是跟着阿宏叔上赤霞山上做个空班。剃发时一度“有些后悔”,事成之后就返家,去送奶站找到了一份职业,“这送奶工虽也不是什么好行当,毕竟算个正经工作。当和尚嘛,唉,我说不好”。
奶站的生意一落千丈,“有一搭没一搭地上着班”,阿宏叔打来电话,邀去一场佛事帮忙,“这次有这个机会,你去呆个一个礼拜,赚个一千来块,也蛮好的”。这是第二次出家。
为了养家一路艰辛,在警察罚款、坏人敲诈之后,“我”顿感生活无望,于是又来到寺庙。这第三次出家,似乎不纯是为了捞外快,莫非“我”已站在世俗世界意义的尽头。可是,置身于僧群之中,又感到一阵恍惚,这心慌的感觉颇有几分熟悉,“就像我在街上骑三轮车时,总是害怕那些交警会突然从某处冲出来,将我的钱和车全部给夺走”。意义的匮乏和焦虑感竟然如影随形,“我这是在做什么?为什么我要站在这里受这样的罪?我为什么来这里,不就因为我不喜欢外面的压力,想在寺庙里寻求片刻的安宁吗?每天,我都承受着各种压力,每天都陪着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我厌恶,厌恶透了。如果我能承受这样的生活,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做空班,我去外面做别的事不也一样吗?”
妻子秀珍手术过后,家庭经济状况愈加拮据,“我”只能又打电话给阿宏叔,出门做佛事补贴家用。此期间还认识了山前庵的慧明师傅,她甚至将庵堂留给了“我”,终于可以自己当家,法号广净。为帮助慧明“赚些路费钱”,“我”开始参与张罗佛事,直到独立举办佛事。
出家路上,处处堆砌着功利而世俗的动机。但“我”似乎又是一个与佛有缘之人。第一次出家,尽管是扮作假和尚,但在阿宏叔念起的楞严声中,“我也听得入神。我觉得这声音似乎曾经在哪里听过,细腻绵长,这样熟悉,又这样陌生。一瞬间,我的心头百感交集,甚至连眼眶都有些湿润”。而未过多久,“我”就能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将楞严背诵下来,而据说,“在佛家咒语里面,楞严是最长的一段咒,也被称作咒中之王”。至于“引磬、木鱼、铙钹、手鼓,几乎一上手就能学会”,阿宏叔眼光如炬,早就指明“我是能吃这碗饭的”。渐渐地,向往之心愈重,比如,“从回到家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开始想念山前寺,我想念寺庙里的檀香味”。甚至“刷墙的时候,也开始念楞严咒,念心经。……当那些经文从我口中念出时,墙上的那些腻子似乎也流动了起来,它们不再是涂料,而是作画用的朱砂、石青、藤黄。而我也不是在一个套间的墙上刷油漆,而是躲在一个藏经洞里,画达摩面壁、画鱼篮观音”……直到最后,面对妻子的劝说、家庭的压力,“我”依然不屈不挠地选择皈依,这到底是为了还愿(“如果我能生个儿子,我就会将自己皈依了佛祖”),抑或在法雨佛光的滋润普照之下,终于诚心向佛。这个问题,真也说不清了。
《出家》写的就是主人公的漫漫出家路,这一路,几番曲折,多有反复。张忌似乎特别要写出这一路走来的吃重、缓慢、枝蔓,敷衍出一个又一个回合。这篇小文的标题,出自当代作家蒋一谈的截句,我想借取的意思,在标题中未引出的后半句:
尘世落在身上
慢慢变成了僧袍
我喜欢《论语·八佾》中“绘事后素”四个字,各种版本的注疏看过一些,似乎也无定解。断章取义的猜测,其中多少有遍采五色之后始归于朴素的意思吧。“尘世”是去领受红尘滚滚中的五彩缤纷,而“僧袍”是“绘事”后归于的“素”,是从“绚烂和复杂中”为自己争来的一份“静”(这里关于“静”的理解,引自张定浩《既见君子》;也想起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它静。”)。除开“尘世”与“僧袍”外,这句话中还有“慢慢”,我偏爱的就是这两个字,就好像小说主人公在出家路上踉踉跄跄,然而穿林打叶中却自也缓步徐行。并不是说“尘世”最终是为了修成一件“僧袍”,“僧袍”就规约着“尘世”的既定走向,这里面不当有、也没法有那么强烈、急切的设计意味,俗语说,“活着活着”就成了。再者,“尘世”与“僧袍”也不是断作两截。生活有其内在的整体性,如周作人说:“有些人把生活也分作片段,仅想选取其中的几节,将不中意的梢头弃去。这种办法可以称之曰抽刀断水,挥剑斩云。生活中大抵包含饮食,恋爱,生育,工作,老死这几样事情,但是联结在一起,不是可以随便选取一二的。”[i]“尘世”的烂漫与苦哀中自有“僧袍”,生活的意义就在它各种可能的纹路中展开和呈现。
《出家》的好,是舍不得弃去这些可能的纹路,舍不得将它们派作意义最终升华后便耗尽的材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2-10 16:29
你说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