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苏轼.姜白石.马致远.张继.卞之琳的简介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5:04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3-09 05:38
王维.苏轼.姜白石.马致远.张继.卞之琳的简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3-09 06:13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
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和元初其他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一样,马致远把自己的艺术才能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成为“梨园”中一个知名的人物。马致远创作活动的前期处于元世祖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它以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公元前33年,汉元帝的宫女昭君出塞并入匈奴,与呼韩邪生有一子。呼韩邪死后,根据匈奴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新立的单于,又生二女。马致远在《汉宫秋》里突出了昭君出塞是在匈奴武力协迫下进行的构想,把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关系写成了爱情关系。在故事的结局处理上,他写王昭君未入匈奴境内而投江自杀,从而表现出昭君对祖国和故土的情感和眷恋。剧中把王昭君出塞的目的描述成为了汉室江山而和蕃,并借王昭君之口表现出她勇于承担大任的无私品质,赋予了王昭君以新的形像,歌颂了那种在民族矛盾中保持崇高气节的精神。
《荐福碑》是马致远创作前期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剧本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贤愚不分、是非颠倒的丑恶现像,间接地表白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他在剧本中借主人公之口,讽刺和诅咒当时的社会:“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
马致远在他的一些文学作品里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套曲《般涉调·哨遍》中说:“半世逢场作戏,险些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马致远于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即位前后回到了大都,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及李时中合撰《黄梁梦》,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后期。这一时期他所写的剧本几乎都是演述全真教的度脱故事。
这一时期马致远的散曲大都直接表露了他对历史上的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如散曲《秋思》中说:“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投至孤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斩,魏耶?晋耶?”表面上,这套散曲包含着虚无思想。但是,这正说明了马致远对历史不平的愤慨。
马致远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封建社缓筢期文人的郁闷心情。这种思想和元代绘画中某些作品的意境是相同的。在小令《秋思》中,马致远描写了一个天涯过客的愁思,意境萧瑟悲凉:“枯 老树昏鸦,小挢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总的来说,马致远在作品中更侧重现实的批判,如《汉宫秋》中斥责统治集团里的文武百官是“忘恩咬主贼禽兽”;《黄梁梦》抨击了当时的险恶的世风:“如今人宜假不宜真,则敬衣衫不敬人”。
马致远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现实社会感到愤慨甚至苦闷和绝望。他的愤慨之情却在悲凉的思绪中激扬回荡,具有一股豪放的气势。
马致远的艺术才能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元代后期的周德清尊马致远为四大家之一,明代的朱权更将马致远列于元曲家之首。总的来说,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情调凄凉、悲愤,曲词老健、宏丽,是一位独具艺术特色的杂剧作家。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和元初其他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一样,马致远把自己的艺术才能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成为“梨园”中一个知名的人物。马致远创作活动的前期处于元世祖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它以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公元前33年,汉元帝的宫女昭君出塞并入匈奴,与呼韩邪生有一子。呼韩邪死后,根据匈奴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新立的单于,又生二女。马致远在《汉宫秋》里突出了昭君出塞是在匈奴武力协迫下进行的构想,把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关系写成了爱情关系。在故事的结局处理上,他写王昭君未入匈奴境内而投江自杀,从而表现出昭君对祖国和故土的情感和眷恋。剧中把王昭君出塞的目的描述成为了汉室江山而和蕃,并借王昭君之口表现出她勇于承担大任的无私品质,赋予了王昭君以新的形像,歌颂了那种在民族矛盾中保持崇高气节的精神。
《荐福碑》是马致远创作前期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剧本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贤愚不分、是非颠倒的丑恶现像,间接地表白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他在剧本中借主人公之口,讽刺和诅咒当时的社会:“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
马致远在他的一些文学作品里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套曲《般涉调·哨遍》中说:“半世逢场作戏,险些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马致远于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即位前后回到了大都,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及李时中合撰《黄梁梦》,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后期。这一时期他所写的剧本几乎都是演述全真教的度脱故事。
这一时期马致远的散曲大都直接表露了他对历史上的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如散曲《秋思》中说:“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投至孤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斩,魏耶?晋耶?”表面上,这套散曲包含着虚无思想。但是,这正说明了马致远对历史不平的愤慨。
马致远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封建社缓筢期文人的郁闷心情。这种思想和元代绘画中某些作品的意境是相同的。在小令《秋思》中,马致远描写了一个天涯过客的愁思,意境萧瑟悲凉:“枯 老树昏鸦,小挢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总的来说,马致远在作品中更侧重现实的批判,如《汉宫秋》中斥责统治集团里的文武百官是“忘恩咬主贼禽兽”;《黄梁梦》抨击了当时的险恶的世风:“如今人宜假不宜真,则敬衣衫不敬人”。
马致远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现实社会感到愤慨甚至苦闷和绝望。他的愤慨之情却在悲凉的思绪中激扬回荡,具有一股豪放的气势。
马致远的艺术才能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元代后期的周德清尊马致远为四大家之一,明代的朱权更将马致远列于元曲家之首。总的来说,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情调凄凉、悲愤,曲词老健、宏丽,是一位独具艺术特色的杂剧作家。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3-09 07:58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礼部尚书. 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 2楼网友:轻雾山林
- 2021-03-09 06:50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维为贼所得。
服药阳〔疒音〕。拘于菩提寺。禄山宴凝碧池。维潜赋诗悲悼,闻于行在。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特原之。责授太子中允。迁中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驸马豪贵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得宋之问辋川别墅。山水绝胜。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笃于奉佛。晚年长斋禅诵。一日。忽索笔作书数纸。别弟缙及平生亲故。舍笔而卒。赠秘书监。宝应中。代宗问缙。朕常于诸王坐闻维乐章。今存几何。缙集诗六卷。文四卷。表上之。敕答云。卿伯氏位列先朝。名高希代。抗行周雅。长揖楚辞。诗家归美。克成编录。叹息良深。殷〔王番〕谓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著壁成绘。苏轼亦云。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今编诗四卷。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号“东篱”。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和元初其他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一样,马致远把自己的艺术才能献给了杂剧创作事业,成为“梨园”中一个知名的人物。马致远创作活动的前期处于元世祖时期。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汉宫秋》。它以王昭君的故事为题材改编而成。公元前33年,汉元帝的宫女昭君出塞并入匈奴,与呼韩邪生有一子。呼韩邪死后,根据匈奴习俗,王昭君又嫁给了新立的单于,又生二女。马致远在《汉宫秋》里突出了昭君出塞是在匈奴武力协迫下进行的构想,把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关系写成了爱情关系。在故事的结局处理上,他写王昭君未入匈奴境内而投江自杀,从而表现出昭君对祖国和故土的情感和眷恋。剧中把王昭君出塞的目的描述成为了汉室江山而和蕃,并借王昭君之口表现出她勇于承担大任的无私品质,赋予了王昭君以新的形像,歌颂了那种在民族矛盾中保持崇高气节的精神。
《荐福碑》是马致远创作前期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剧本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中贤愚不分、是非颠倒的丑恶现像,间接地表白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他在剧本中借主人公之口,讽刺和诅咒当时的社会:“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涂越有了糊涂富。”
马致远在他的一些文学作品里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套曲《般涉调·哨遍》中说:“半世逢场作戏,险些误了终焉计。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
马致远于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即位前后回到了大都,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及李时中合撰《黄梁梦》,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后期。这一时期他所写的剧本几乎都是演述全真教的度脱故事。
这一时期马致远的散曲大都直接表露了他对历史上的是非和现实社会的态度。如散曲《秋思》中说:“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投至孤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斩,魏耶?晋耶?”表面上,这套散曲包含着虚无思想。但是,这正说明了马致远对历史不平的愤慨。
马致远的作品中也反映了封建社缓筢期文人的郁闷心情。这种思想和元代绘画中某些作品的意境是相同的。在小令《秋思》中,马致远描写了一个天涯过客的愁思,意境萧瑟悲凉:“枯 老树昏鸦,小挢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总的来说,马致远在作品中更侧重现实的批判,如《汉宫秋》中斥责统治集团里的文武百官是“忘恩咬主贼禽兽”;《黄梁梦》抨击了当时的险恶的世风:“如今人宜假不宜真,则敬衣衫不敬人”。
马致远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现实社会感到愤慨甚至苦闷和绝望。他的愤慨之情却在悲凉的思绪中激扬回荡,具有一股豪放的气势。
马致远的艺术才能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元代后期的周德清尊马致远为四大家之一,明代的朱权更将马致远列于元曲家之首。总的来说,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情调凄凉、悲愤,曲词老健、宏丽,是一位独具艺术特色的杂剧作家。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