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菊花》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重阳后菊花 赏析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9:15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2-12 03:36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2-12 05:00
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2-12 07:00
起句先写重阳后的菊花无人观赏。
“寂寞”,无人到来;“东篱”,特指菊花栽种之地;“湿露华”,菊花带着湿露,犹鲜嫩可爱。后三字与前二字对照,以见无人见赏的可惜,七字之中,自为比照,词意充实。
第二句又申述菊花之美,与重阳前比较,进一步比照。
“依前”,不异重阳之前;“金靥”,形容金黄色的菊蕊;“照泥沙”,光彩照地,然只独照泥沙,有伤叹之意。
第三四句“世情儿女”指世俗之人;
说他们没有超脱的情趣,即“无高韵”,所以只能应着节日故事,“看重阳一日”之“花”,实际上意在求福求寿,不解赏花。此诗借看菊事刺世人庸俗。
- 2楼网友:拾荒鲤
- 2021-02-12 06:39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不等主人再邀,作者就急切地说到:“等到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到你这儿来赏菊花呢!”这不请自来的话,看起来有些不客气,但它正好说明了作者与主人关系之密切,也体现出了这次欢饮的情绪之好。重阳佳节正是在秋天,人们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而此时恰值菊花正艳。诗人没有想去登山,却提出要赏菊,足见雅趣之浓。就,是接近、靠近的意思,此处引申为观赏。这句将意犹未尽的怡然之乐溢于字里行间。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