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是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10:39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2-04 21:05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2-04 22:32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宝剑篇”,又作《古剑篇》,初唐大将郭震落拓未遇时写的一篇托物寓志的诗歌。以宝剑遭到捐弃被埋尘土比喻有才之士沦落不遇,但“犹能夜夜气冲天”,在磊落不平之中犹有热切的用世之心。这首诗深受武则天的赏识,后来郭震被重用,实现了报国之志。
诗人何尝没有《宝剑篇》那样的吟咏呢,可是又有谁来赏识?故句首用“凄凉”来形容。一想到未来,诗人不禁黯然神伤,看样子飘泊在外,终此一生了。“羁泊”,羁旅飘泊。“穷年”,终年,这里指终身。
诗歌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出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突出飘泊生涯的无穷无已,似乎满纸悲酸凄苦。但由于“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所包含的壮怀激烈的意蕴,不难使人感受到诗人心中蕴积着的一股金剑沉埋的郁勃不平之气。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这两句描绘出苦乐悬殊、一喧一寂的人生图景。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才士落魄不堪的处境:自己的身世如飘零的黄叶,本已衰败凋枯,偏又遭到风雨摧残;而豪门贵家则自顾自地歌吹弹唱,宴饮作乐。
“青楼”,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富贵人家。“自”,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仍”,更、兼之意。二者对应,加强了不同境遇的对比。诗人在前句触物兴感,在后句实中寓虚,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愤激之情。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境况中,人情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然而,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诋毁,与旧日的好友也关系疏远,断了往来。这两句是写诗人陷身在朋党相争的夹缝里进退两难、孑然孤立的处境。
“知”,知交。“新知”,即新朋友。可能指郑亚、李回等人,亦可宽泛地理解为与李商隐有交谊的失势朋友。“遭薄俗”,遭到不良世风的攻击诽谤。“旧好”,可能是指当年与诗人亲如兄弟后来却几乎反目成仇的令狐绹。“隔良缘”,指交情阻隔,关系疏远。诗人娶了王茂元(接近李党)的女儿后,令狐(属牛党)等人斥之为“背恩”、“无行”,极力排挤、打击他。李商隐夹在牛、李两党之间,不仅仕途坎坷,人格也遭到种种诋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旧好”关系疏远,“新知”也遭到非难便是必然的了。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新丰在长安附近,今陕西临潼县东,以美酒著称。“新丰酒”用的是初唐马周的典故。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借宿在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淡,马周便自取新丰酒独酌。后来马周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官居高职。“心断”,指绝望。诗人是说自己有马周当初的落魄,却不再指望能有他后来的幸遇。愁苦万分,却又万般无奈,于是诗人只好借酒浇愁,而不惜耗费千钱。“斗几千”是说一斗酒值几千钱,极言酒价之高,这里是借以突出愁之深。至此,诗人将内心的郁积苦闷抒发到了极致,在篇尾留下了无法排遣的苦闷与心绪的茫然失落。
评 解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风雨,写人世的风雨,抒发了壮志难酬、一生零落的凄苦。然而,虽是自伤身世,字里行间依然透出一股郁勃不平之气。首尾两联,借用郭震和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渴求。境遇的凄冷与内心的热切相互交织,是这首诗的特色,也是李商隐一生命运的特点,正如崔珏《哭李商隐》其二中所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宝剑篇”,又作《古剑篇》,初唐大将郭震落拓未遇时写的一篇托物寓志的诗歌。以宝剑遭到捐弃被埋尘土比喻有才之士沦落不遇,但“犹能夜夜气冲天”,在磊落不平之中犹有热切的用世之心。这首诗深受武则天的赏识,后来郭震被重用,实现了报国之志。
诗人何尝没有《宝剑篇》那样的吟咏呢,可是又有谁来赏识?故句首用“凄凉”来形容。一想到未来,诗人不禁黯然神伤,看样子飘泊在外,终此一生了。“羁泊”,羁旅飘泊。“穷年”,终年,这里指终身。
诗歌一开头就在一片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出理想抱负与实际境遇的矛盾。从字面看,两句中“凄凉”、“羁泊”连用,再加上用“欲穷年”突出飘泊生涯的无穷无已,似乎满纸悲酸凄苦。但由于“宝剑篇”这个典故本身所包含的壮怀激烈的意蕴,不难使人感受到诗人心中蕴积着的一股金剑沉埋的郁勃不平之气。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这两句描绘出苦乐悬殊、一喧一寂的人生图景。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才士落魄不堪的处境:自己的身世如飘零的黄叶,本已衰败凋枯,偏又遭到风雨摧残;而豪门贵家则自顾自地歌吹弹唱,宴饮作乐。
“青楼”,豪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富贵人家。“自”,既有转折意味,又含“自顾”之意。“仍”,更、兼之意。二者对应,加强了不同境遇的对比。诗人在前句触物兴感,在后句实中寓虚,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愤激之情。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在羁泊异乡的凄凉境况中,人情的温暖往往是对寂寞心灵的一种慰藉。然而,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诋毁,与旧日的好友也关系疏远,断了往来。这两句是写诗人陷身在朋党相争的夹缝里进退两难、孑然孤立的处境。
“知”,知交。“新知”,即新朋友。可能指郑亚、李回等人,亦可宽泛地理解为与李商隐有交谊的失势朋友。“遭薄俗”,遭到不良世风的攻击诽谤。“旧好”,可能是指当年与诗人亲如兄弟后来却几乎反目成仇的令狐绹。“隔良缘”,指交情阻隔,关系疏远。诗人娶了王茂元(接近李党)的女儿后,令狐(属牛党)等人斥之为“背恩”、“无行”,极力排挤、打击他。李商隐夹在牛、李两党之间,不仅仕途坎坷,人格也遭到种种诋毁。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旧好”关系疏远,“新知”也遭到非难便是必然的了。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新丰在长安附近,今陕西临潼县东,以美酒著称。“新丰酒”用的是初唐马周的典故。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借宿在新丰旅舍,店主人只顾接待商贩,对马周颇为冷淡,马周便自取新丰酒独酌。后来马周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官居高职。“心断”,指绝望。诗人是说自己有马周当初的落魄,却不再指望能有他后来的幸遇。愁苦万分,却又万般无奈,于是诗人只好借酒浇愁,而不惜耗费千钱。“斗几千”是说一斗酒值几千钱,极言酒价之高,这里是借以突出愁之深。至此,诗人将内心的郁积苦闷抒发到了极致,在篇尾留下了无法排遣的苦闷与心绪的茫然失落。
评 解
这首诗通过自然的风雨,写人世的风雨,抒发了壮志难酬、一生零落的凄苦。然而,虽是自伤身世,字里行间依然透出一股郁勃不平之气。首尾两联,借用郭震和马周的典故,不只是作为自己当前境遇的一种反衬,同时也表露出对唐初开明政治的向往和匡世济时的强烈渴求。境遇的凄冷与内心的热切相互交织,是这首诗的特色,也是李商隐一生命运的特点,正如崔珏《哭李商隐》其二中所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2-04 22:52
受教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