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中国为什么总是重视基础设施而是重视发展实体经济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02:10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02-03 04:4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2-03 05:49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成了更加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实物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大都陷入了经济衰退,而我国经济不仅率先恢复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且逆风开启新航程,实现了新的跨越。此次危机发生之前的2007年,我国人均GDP是2456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跃过5000美元大关,仅用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能够取得这一了不起成就,与我国始终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尤其当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进入转折期时,更要重视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有过教训的。18世纪英、德、美、法等国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主要是由资本盲目扩张和信贷过度膨胀造成的;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也与当时市场炒作盛行、资本肆意流窜密切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更是源于市场流动性过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断膨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相关国家实体经济虚弱所致。反思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引发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眼下,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危机阴霾,同样与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有关。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昭示我们,一个国家要想从容应对危机,必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这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有关,也与国内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得力有关。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定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营造更加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这不仅是进一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使国家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需要实实在在地下大力气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财政支出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方向,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有助于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牢牢把握住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还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绝不是不发展或者慢发展虚拟经济,因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虚拟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我们发展虚拟经济,旨在使虚拟经济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非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所谓“创新”。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说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领域的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仍然存在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资源税改革到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再到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个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接连落地,都是积极动向。但仅仅这些依然不够,要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尤其当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进入转折期时,更要重视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有过教训的。18世纪英、德、美、法等国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主要是由资本盲目扩张和信贷过度膨胀造成的;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也与当时市场炒作盛行、资本肆意流窜密切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更是源于市场流动性过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断膨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相关国家实体经济虚弱所致。反思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引发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眼下,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危机阴霾,同样与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有关。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昭示我们,一个国家要想从容应对危机,必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这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有关,也与国内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得力有关。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定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营造更加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这不仅是进一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而且是使国家具备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需要实实在在地下大力气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把财政和货币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部门。财政支出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方向,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信贷政策要与产业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保有压,防止出现“半拉子”工程,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支持民生工程尤其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有助于吸纳就业和科技创新的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帮助企业牢牢把握住未来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还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绝不是不发展或者慢发展虚拟经济,因为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虚拟经济并不发达。但是,我们发展虚拟经济,旨在使虚拟经济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原,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非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要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进一步激发各类金融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融组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开拓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所谓“创新”。
让实体经济的根基更为坚实,说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这些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实体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另一方面大量民间资金流向民间借贷领域的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仍然存在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从资源税改革到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再到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一个个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接连落地,都是积极动向。但仅仅这些依然不够,要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2-03 07:19
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码头、机场、供电、给排水,都是企业经营所离不开的硬件环境,也是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重要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具备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就有可能大幅度改善,实体经济的发展才有可能。如果没有战略、超前眼光优先发展基础设施,那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持续、良好的发展。
例如印度,虽然软件外包技术与规模都超过中国,但由于基础设施条件太差,固定资产投资不足,使得印度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所以,优先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是明智的、必须的。
- 2楼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2-03 06:09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成了更加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实物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大都陷入了经济衰退,而我国经济不仅率先恢复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且逆风开启新航程,实现了新的跨越。此次危机发生之前的2007年,我国人均GDP是2456美元,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跃过5000美元大关,仅用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能够取得这一了不起成就,与我国始终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根基,也是面对危机冲击岿然不动的关键。尤其当经济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或进入转折期时,更要重视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有过教训的。18世纪英、德、美、法等国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主要是由资本盲目扩张和信贷过度膨胀造成的;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也与当时市场炒作盛行、资本肆意流窜密切相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更是源于市场流动性过大、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不断膨胀;同一时期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相当大程度上也是由相关国家实体经济虚弱所致。反思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引发这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眼下,世界经济迟迟走不出危机阴霾,同样与实体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有关。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昭示我们,一个国家要想从容应对危机,必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始终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把经济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仅为9.3%,比3月份回落2.6个百分点。这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有关,也与国内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得不够紧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够及时得力有关。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定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引导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实体经济,营造更加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发展实体经济的环境,让实体经济根基更为坚实。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