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韩非子·和氏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4:59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韩非子·和氏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献璞而未美,未为主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②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③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④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⑤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⑥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以乱无霸王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其左足       刖:砍断脚,古代的一种酷刑。

B.而游士危于战     陈:通“阵”,指军队阵列

C.独乎道言也      周:契合,此可引申为采纳

D.大臣苦法而细民恶也  治:被治理,此引申为被管制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组是

A.玉人曰:“石。”/ 是寡人之过

B.和献璞而未美 / 无丝竹管弦之盛

C.然犹两足斩而宝论/能衔哀致诚

D.主尊安 / 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A.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B.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C.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D.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和氏得到玉璞后,先后两次进献君王,均以欺骗罪被处以刖足之刑。后至文王时他才得以献玉而正名,并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B.第二段,韩非指出若以法、术治国的话,臣则失去擅权弄权的自由,士民则失去游说游荡的自由,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

C.第三段,韩非借吴起与商君之例,阐明了法、术能否施行于世,取决于君主的判断力以及臣子细民的处世态度。然后借此针砭时弊,指出当世乱而无霸主的原因。

D.文章除了运用和氏之喻、吴起商鞅之例外,还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的态度及其结果作对比,文笔犀利而深入浅出,叙议相间而富于变化。

5.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3分)

(2)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4分)

(3)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3分)

最佳答案
【答案】

1.D

2.B

3.B

4.C

5.(1)而是为它本是宝玉却用石来称呼它而悲伤。

(2)既然这样,那么法、术之士还没被杀戮,只是因为促成帝王之业的法宝还没进献罢了。

(3)约束靠游说求官的人而使从事耕作与为国作战的人显贵起来

【解析】

1.

试题分析: A项最易排除,其次B项,其次C项。D项的陷阱在:如果考生只从本句来思考,很容易把“治”作“治理、管制”解。而理解“治”字的主要语境应在后文的“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根据前后语意,此句所说现象应是“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这一现象在当世的表现,所以“治”与“乱”应属反义词,因此“治”之义应是“社会安定太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 虽,即使;课句内为虽然,因此项有难度,所以课内句选句时遵循从易原则。本题整体难度中等,排除难易排序应为:A、C、D。“和虽献璞而未美”,理解“虽”的意思,关键在先要理解“未美”之义,而理解“未美”,则须联系后句“未为主之害也”来理解,“不构成对君主的损害”与前句“未美”应是转折关系,因此“未美”应指所献之璞不美,而根据后文,和氏所献之璞应是美的,只是君王不识货而已,所以“虽”所引领的内容应是一种让步假设,“虽”应解为即使。A项,也,语助词,表判断。C项,乃,才。D项,以,介词,因为,析:“主以尊安”是省略句,“以”后省略“之”,根据前文,“之”应指商鞅之法,课文内有类似句,如“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课内句选句尽量顾及高中所学全部课本:是寡人之过也(必修一),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必修二),乃能衔哀致诚(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必修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译文:不如使分封贵族的子孙到第三代时君主就收回爵禄,取消百官的俸禄等级,裁减多余的官吏,来供养经过选拔和训练的士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A项,“将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应是楚文王。而根据A选项的表述则为和氏自己。属张冠李戴之错。B项“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有错,原文“所祸”,所字结构,“祸”应为动词,根据前后文,其意应为:(被群臣士民)看作祸害;另,依据选项表述,“法术也就成了群臣士民的祸害”是韩非的观点,这与文章的观点是相违背的。属词义解读之错,脱离语境之错。D项,“拿悼王孝公楚秦两国君主对法术的不同态度及其结果进行对比”有错,文中楚悼王与秦孝公并非对比,属手法分析之错,其因是查看原文不仔细。另,和氏献璞,是否为喻证,有待商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 (1)计分点在:宝玉、而、介宾短语后置。宝玉,名词用作动词,是宝玉,“宝玉”与“题之以石”通过连词“而”相连,而“题之以石”是动词短语,故与之构成转折关系的“宝玉”须为动词义。而,表转折,却。题之以石,循直译原则,应为介宾短语后置,还原应为“以石题之”,以,用;题,称作、称呼等。悲,为动用法,为……感到悲伤,也可灵活译为动词“悲伤、悲叹”。另,夫,助词,表感叹语气。

(2)计分点在:然则、特、帝王。然则,古汉语常见固定结构,古今异义词,此处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这样,那么”。特,只是,课内重点词语,课文中出现过两三次,湖南应已考两次。帝王,能促成帝王之业,或类似意思,直接译为帝王的,不计分。另:有道者,鉴于难度很大,所以在注释上直接给出了解读;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之独立性,译时删去;不戮,含被动义,没有被杀。璞。是一个喻词。

(3)计分点在:禁、游宦、显。禁,约束,译为禁止,不计分,译为制止,勉强算对。游宦,靠游说求官,若译为“游说求官”,也给分。(游宦:春秋 战国 时期士人离开本国至他国谋求官职)显,使动用法,使……显贵。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全部回答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深圳地铁五号线到丽湖花园有站吗
庐山夏天景色的段落,描写夏天景色的段落200字
有一部网球的漫画,男主角的父母死了,本来是
把12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
为什么我在邯郸买的手机号ip是石家庄的
怎么样才能多接滴滴单
枸杞吃多了眼睛痛要多久好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概念
I went to a group activity, “Sensitivity
博美几个月耳朵竖起来,博美的耳朵几个月能竖
求亲吻资源720p带字幕的
佛朗西斯敦的三字代码是多少拜托各位大神
飞利浦55puf6701/t3 55英寸4k高清安卓智能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
江有几个火车站,福建省南平市火车站近蒲城是
推荐资讯
在微信上面购买火车票需要登录12306么。还是
It made many countries angry the NATO, wi
寄生兽演什么的
对比分析:①石墨?②金刚石?③一氧化碳④二氧
房地产队名和口号大全,我是房产公司的领导要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A.绿色植
如果清华投毒案的孙维落到你的手里会怎么做?
单选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
广州大一一期学费多少钱
南昌万达好玩吗,南昌到安义古村自驾车怎么走
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蚕青红石榴鲜活能力巨补水套盒价格多少?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