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17:48
- 提问者网友:wodetian
- 2021-02-21 07:05
紫花苜蓿适合什么时候种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老序
- 2021-02-21 08:03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其优点及栽培方法如下:
(一) 产草量高。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范围很大,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千克,干草产量500~800千克。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每亩可产干草733~800千克;干旱低温的地区,每亩产干草400~730千克;荒漠绿洲的灌区,每亩产干草800~1000千克。
(二) 利用年限长。紫花苜蓿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7~10年左右。但其产量,在进入高产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三) 再生性强,耐刈割。紫花苜蓿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年可刈割2~4次,多者可刈割5~6次。
(四) 草质好、适口性强。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五) 营养丰富。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叶片中粗蛋白质含量比茎秆高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秆少一半以上。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
(六) 肥田增产。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并能从土壤深层吸取钙素,分解磷酸盐,遗留在耕作层中,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2~4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1335~2670千克,每亩根茬中约含氮15千克,全磷2.3千克,全钾6千克。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18千克,相当于55千克硝酸铵。苜蓿茬地可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增产幅度通常为30%~50%,高者可达1倍以上。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
(七) 保持水土。紫花苜蓿枝叶繁茂,对地面覆盖度大,二龄苜蓿返青后生长40天,覆盖度可达95%。又是多年生深根型,在改良土壤理化性,增加透水性,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定:在坡地上,种植普通农作物与紫花苜蓿相比,每年每亩流失水量大16倍,土量流失大9倍。(八)蜜源植物。紫花苜蓿是严格的异花受粉植物,常靠外部机械力量和昆虫采蜜弹开紧包的龙骨瓣而受粉,花期长达40~60天,花期进行田间放蜂,可使蜂蜜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苜蓿种子产量。
【利用技术】
1.青刈利用以在株高30~40厘米时开始为宜,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是初花期左右,二者利用期均不得延至盛花期后。
2.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草田不能连续收取种子。种子田也应每隔1~2年收草一次。
3.紫花苜蓿在利用中应根据需要和播种面积,有计划的生产种子和草产品,提供商品经营。
4.收草和收种的利用年限,应视种子和产草量最高年限而定。
5.紫花苜蓿用于放牧利用时,以猪、鸡、马属家畜最适宜。放牧反刍畜易得臌胀病,结荚以后就较少发生。用于放牧的草地要划区轮牧,以保持苜蓿的旺盛生机,一般放牧利用4~5天,间隔35~40天的恢复生长时间。如放牧反刍畜时,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要占50%以上的比例;应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草,还能防止家畜腹泻。为了防止膨胀,可在放牧前口服普鲁卡因青霉素钾盐,成畜每次量50~75毫克。
6.紫花苜蓿用于调制干草时,要选择晴朗天气一次割晒,防止雨淋,以免丢失养分降低质量,平晒结合扎捆散立风干再堆垛存放。有条件的待晒至半干时移至避光通风处阴干。干草必须保持绿色状态。存放过程中应勤检查,以防霉变造成损失。用裹夹碾压法(也叫染青法)调制,效果很好。即在麦收季节或苜蓿青刈割晒干期,将刈割的鲜嫩苜蓿青草,均匀铺摊在上下两层干麦草或其他用于饲料的柔软干燥禾谷类秸秆夹层内,用石磙反复碾压至茎秆破裂。可使鲜嫩苜蓿迅速干燥。避免养分丢失。苜蓿压出汁液吸入秸秆,混合贮存,混合铡碎或粉碎饲喂。不但提高了秸秆适口性,也提高了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一)土壤耕作与施肥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二)播种
1.种子。播种前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I级种子;用草地播种Ⅰ、Ⅱ、Ⅲ级种子均可。
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种子田每公顷3.75~7.5 千克,用草地每公顷11.25~15千克,干旱地、山坡地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20~50%。
4.播种期。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秋播。在我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5.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2.5厘米。
6.播种方法。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种子田要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厘米或50×60厘米,每穴留苗1~2株。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播,也可间行条播,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保护作物有麦类,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草高粱、草谷子等,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最好实行春季单播。混播,紫花苜蓿生长快,分蘖多,枝叶盛,产量高,再生性强,刈割次数多,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故以单播为宜。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越冬率,也可采用混播。适宜混播的牧草有: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占40%~50%为宜。
(三)田间管理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
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
(一) 产草量高。紫花苜蓿的产草量因生长年限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变化范围很大,播后2~5年的每亩鲜草产量一般在2000~4000千克,干草产量500~800千克。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每亩可产干草733~800千克;干旱低温的地区,每亩产干草400~730千克;荒漠绿洲的灌区,每亩产干草800~1000千克。
(二) 利用年限长。紫花苜蓿寿命可达30年之久,田间栽培利用年限多达7~10年左右。但其产量,在进入高产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三) 再生性强,耐刈割。紫花苜蓿再生性很强,刈割后能很快恢复生机,一般一年可刈割2~4次,多者可刈割5~6次。
(四) 草质好、适口性强。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五) 营养丰富。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叶片中粗蛋白质含量比茎秆高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秆少一半以上。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
(六) 肥田增产。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并能从土壤深层吸取钙素,分解磷酸盐,遗留在耕作层中,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2~4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1335~2670千克,每亩根茬中约含氮15千克,全磷2.3千克,全钾6千克。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18千克,相当于55千克硝酸铵。苜蓿茬地可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增产幅度通常为30%~50%,高者可达1倍以上。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
(七) 保持水土。紫花苜蓿枝叶繁茂,对地面覆盖度大,二龄苜蓿返青后生长40天,覆盖度可达95%。又是多年生深根型,在改良土壤理化性,增加透水性,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十分显著。据测定:在坡地上,种植普通农作物与紫花苜蓿相比,每年每亩流失水量大16倍,土量流失大9倍。(八)蜜源植物。紫花苜蓿是严格的异花受粉植物,常靠外部机械力量和昆虫采蜜弹开紧包的龙骨瓣而受粉,花期长达40~60天,花期进行田间放蜂,可使蜂蜜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苜蓿种子产量。
【利用技术】
1.青刈利用以在株高30~40厘米时开始为宜,早春掐芽和细嫩期刈割减产明显。调制干草的适宜刈割期,是初花期左右,二者利用期均不得延至盛花期后。
2.收种适宜期是植株上1/2~2/3的荚果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草田不能连续收取种子。种子田也应每隔1~2年收草一次。
3.紫花苜蓿在利用中应根据需要和播种面积,有计划的生产种子和草产品,提供商品经营。
4.收草和收种的利用年限,应视种子和产草量最高年限而定。
5.紫花苜蓿用于放牧利用时,以猪、鸡、马属家畜最适宜。放牧反刍畜易得臌胀病,结荚以后就较少发生。用于放牧的草地要划区轮牧,以保持苜蓿的旺盛生机,一般放牧利用4~5天,间隔35~40天的恢复生长时间。如放牧反刍畜时,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要占50%以上的比例;应避免家畜在饥饿状态时采食苜蓿,放牧前要先喂以燕麦、苏丹草等禾本科干草,还能防止家畜腹泻。为了防止膨胀,可在放牧前口服普鲁卡因青霉素钾盐,成畜每次量50~75毫克。
6.紫花苜蓿用于调制干草时,要选择晴朗天气一次割晒,防止雨淋,以免丢失养分降低质量,平晒结合扎捆散立风干再堆垛存放。有条件的待晒至半干时移至避光通风处阴干。干草必须保持绿色状态。存放过程中应勤检查,以防霉变造成损失。用裹夹碾压法(也叫染青法)调制,效果很好。即在麦收季节或苜蓿青刈割晒干期,将刈割的鲜嫩苜蓿青草,均匀铺摊在上下两层干麦草或其他用于饲料的柔软干燥禾谷类秸秆夹层内,用石磙反复碾压至茎秆破裂。可使鲜嫩苜蓿迅速干燥。避免养分丢失。苜蓿压出汁液吸入秸秆,混合贮存,混合铡碎或粉碎饲喂。不但提高了秸秆适口性,也提高了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
(一)土壤耕作与施肥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幼芽细弱,顶土力差,整地必须精细,要求地面平整,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对播种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年刈割利用次数多,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据报道,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千克,磷4.3千克,钾16.7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倍,钾多3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每亩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每亩需过磷酸钙10~20千克或磷二氨4~6千克。
(二)播种
1.种子。播种前要晒种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I级种子;用草地播种Ⅰ、Ⅱ、Ⅲ级种子均可。
2.接种。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要接种苜蓿根瘤菌,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充分搅拌,随拌随播。无菌剂时,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比例最少为1:1。
3.播种量。种子田每公顷3.75~7.5 千克,用草地每公顷11.25~15千克,干旱地、山坡地或高寒地区,播种量提高20~50%。
4.播种期。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春播。春季土地解冻后,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种子田宜春播。夏播。干旱地区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秋播。在我国北方地区,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
5.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土干宜深,土湿则浅,较壤土宜深,重粘土则浅,一般1~2.5厘米。
6.播种方法。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穴播三种;播种方式有单播,混播和保护播种(覆盖播种)三种。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种子田要单播,穴播或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穴距50×70厘米或50×50厘米或50×60厘米,每穴留苗1~2株。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再耙耱。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可同行条播,也可间行条播,保护播种的,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后撒播苜蓿种子,再耙耱。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保护作物有麦类,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草高粱、草谷子等,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最好实行春季单播。混播,紫花苜蓿生长快,分蘖多,枝叶盛,产量高,再生性强,刈割次数多,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故以单播为宜。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适口性和越冬率,也可采用混播。适宜混播的牧草有:鸡脚草、猫尾草、多年生黑麦草、鹅冠草、无芒雀麦等。混播比例,苜蓿占40%~50%为宜。
(三)田间管理
1.播种后,出苗前,如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除板结层,以利出苗。
2.苗期生长十分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中耕除草1~2次。
3.播种当年,在生长季结束前,刈割利用一次,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要留苗过冬,冬季严禁放牧。
4.二龄以上的苜蓿地,每年春季萌生前,清理田间留茬,并进行耕地保摘,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要松土追肥。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灌区结合灌水追肥,入冬时要灌足冬水。 5.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5厘米,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8厘米,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
6.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30天结束,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
7.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以提高结实率。
8.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锈病、褐班病等,可用波尔多液,石流合剂,托布津等防治。虫害有蚜虫,浮尘子,盲蝽象,金龟子等。可用乐果,敌百虫等药防治。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即行刈割喂畜为宜。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