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母爱的小说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20 02:41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10-19 11:27
描写母爱的小说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10-19 12:08
《自由与生命》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上的一篇阅读练习。这是美国作家索尔.贝洛的作品。大意是"我"为了听美洲画眉鸟美妙绝伦的歌唱,捕获了一只小画眉鸟放进笼中,而且画眉妈妈还口含食物到笼前喂小画眉。这让"我"很高兴,既能听到美妙的歌声,又省去了喂养的麻烦。然而接下来当"我"看到笼中已然死去的小画眉时,却迷惑了。鸟类科学家的答复是:当一只母美洲画眉看到她的孩子被关进笼中后,就一定会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看了这篇文章,我同作者一样震惊:这也是一种母爱!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一种近乎"暴力"倾向的母爱。在母画眉的眼中,活着就是自由,失去了自由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比死更悲哀。它毒死自己孩子的举动,是人所不能做出的,也许正因为是动物,它才会有人所不能理解的感情与行为。因为人,尤其是中国人总是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虎毒不食子"的古训。 然而更让我震惊的却是学生对此文的阅读体会。 虽然一部分学生能从"我"的行为角度体会到"人类应该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不能因个人的 喜好而破坏环境。"但另一部分学生的体会不得不令教育者反思这篇文章给学生带来的潜在的负面的影响。 生1:母画眉是心肠歹毒的母亲,她在孩子被关后,不想法去救孩子,反而亲手毒死了自己 孩子。 生2:小画眉很可怜 ,她有一个狠心的母亲,母画眉的行为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也不要相信。 生3:母画眉也没错,她救不了自己的孩子,又不愿 孩子困在笼中,只好毒死它,她还能有什么办法。 生4:由母画眉的行为我体会到,人有时候做事应该下狠心采取一定的手段,才能达到人生的目的。 生5:我也认为母画眉没错,现在电影电视上不是常说"无毒不丈夫吗?"让小画眉活着难受,还不如让它早点死,"长痛不如短痛吗。" …………………… 听着这些十岁左右孩子的体会,难道不令教育者反思吗? 教育者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职责。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虽经过多次变动,但"德育"始终放在"智育"之前。新颁布的课程 标准总目标之头条便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多少年来的实际教学中,"育人"与"教书"的地位并不平等。仅就这篇阅读文章来看,母画眉的行为并不值得颂扬,活着才会有希望,只有忍辱才能负重。"韩信能受跨下之辱才能成就为将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成为一代霸主。"……而文中母画眉却采取了完全放弃的生存态度,近乎"暴力"倾向的母爱,多多少少会对学生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纸,观念和知识来自于后天。"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虽然此篇阅读文也可作为反面教材,但对于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健全的孩子来说,道理是很难讲清的。十岁左右的孩子正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而教育者应当以课文为范本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我很难相信文中残酷的母爱、母画眉消极的生存观念在学生心灵白纸上会了然无痕! 不能否认选编者的意图是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母画眉另类的母爱,然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并非是一篇佳作。 纵观九年一贯的义务教材中,不乏此类精品。《斑羚飞渡》一文中,当斑羚群被猎人逼上悬崖时,为了种族的生存,老斑羚做出了飞渡的决定,在斑羚飞渡的刹那间,它们所显示出来的生命的悲壮永远震 憾着我们的心灵,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念就在一刹那间一下子被勾出来。 关于母爱的文章,在义务教材中更是举不胜举。《自己去吧》讲老鹰让小鹰自己去飞的故事,引导小学生脱离母亲的怀抱就很切合实际。《小麻雀》《回忆我的母亲》《秋天的怀念》等等这类文章都宣扬了母爱的力量与伟大。这些教材都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能正确引导学生理解亲情,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美好品质 。 中国素称"礼义之邦",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教育者应肩负的重任。 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故笔者认为,此文放在学生辨别能力尚不健全的小学年段,实有不妥之处。若把此文放在高中或大学年段,那时学生的人生观已基本形成,或许文中残酷的母爱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