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波长选择的问题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18:45
- 提问者网友:王者佥
- 2021-02-20 22:52
当探索某一单一物质的紫外吸收波长时,先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得到最大波长后,在根据这个最大波长,用高效液相检测含量吗?有一个问题,如果扫描的紫外波长在400到800之间呢?这时候怎么选定波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2-20 23:16
第一个问题,是。一般来说一个物质不一定有一个吸收。我们通常选用最大吸收测定含量,末端吸收测定有关物质。
第二个问题,400-800nm的波长。有一种紫外氘灯,可以达到600nm。当然,常用的还是到400nm了。如果你的波长超过了400nm,那么你就要考虑换氘灯。
现在其实也有钨灯作为检测器,用来补充氘灯检测不到的波长。一般钨灯的波长是在400~700nm之间(不过这个使用的非常少,反正干了这么多年我还没接触过)。
如果还是或者干脆更换检测器,现在这么多检测器可以选择。像蒸发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都是万能检测器。没有必要执着于非要用紫外什么的。
第二个问题,400-800nm的波长。有一种紫外氘灯,可以达到600nm。当然,常用的还是到400nm了。如果你的波长超过了400nm,那么你就要考虑换氘灯。
现在其实也有钨灯作为检测器,用来补充氘灯检测不到的波长。一般钨灯的波长是在400~700nm之间(不过这个使用的非常少,反正干了这么多年我还没接触过)。
如果还是或者干脆更换检测器,现在这么多检测器可以选择。像蒸发光检测器、示差检测器都是万能检测器。没有必要执着于非要用紫外什么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2-20 23:50
不一定
二者在检测原理上,其实分光光度计做的相当于是液相色谱的外标,只是分光光度计不能分离,在它前面加一个分离系统就变成了液相色谱了,呵呵。
分光光度计检测到的其实是混合物物的吸收总合,这时,我们选择波长的时候一般倾向于想检测的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或是检测的物质能吸收而其它杂质物质不吸收这样的一个波长,这样,干扰就最小了,测定也最准。但液相色谱归一化的时候一般要选择所有物质都出峰的波长了。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可能就不是和分光光度计的波长一致,还有就是液相色谱有色谱柱,可以分离开,检测的时候也就有了选择性。
不过二者也有相似之处了,就是在选择波长的时候都倾向于尽量是所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还有液相做外标的时候,为了最小的干扰,有时也选择高波长来做,这样做也是减少其它的干扰。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