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20:35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4-12 23:35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图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B.图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乙C.甲在C杯中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B杯中溶液浓度D.依据图2,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甲、乙都形成不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4-12 23:44
C解析分析:A、根据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A、C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是不饱和溶液;
B、根据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C、根据等量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比较溶液的浓度;
D、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分析饱和溶液升温时溶液状态的变化.解答:A、由于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硝酸钠.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故A说法不正确;
B、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25g硝酸钠,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25g硝酸钠,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故B说法不正确;
C、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水中,C杯中溶解的硝酸钠比B杯中溶解的硝酸钠多.所以.C杯中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B杯中溶液浓度.故C说法正确;
D、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乙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B、根据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确定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C、根据等量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比较溶液的浓度;
D、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的情况分析饱和溶液升温时溶液状态的变化.解答:A、由于A、C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不能确定能否再溶解硝酸钠.所以不能确定是否是不饱和溶液.故A说法不正确;
B、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30℃的水中全部溶解了25g硝酸钠,而20℃的水没有全部溶解25g硝酸钠,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故B说法不正确;
C、由题意可知,在等量的水中,C杯中溶解的硝酸钠比B杯中溶解的硝酸钠多.所以.C杯中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B杯中溶液浓度.故C说法正确;
D、由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乙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掌握.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青尢
- 2021-04-13 00:33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