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谈学习设计史的目的和意义,不能脱离史实.还要结合中外设计史,
一定要帮帮忙哦
学习中外设计史的意义和目的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22:45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2-10 02:0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岸风
- 2021-02-10 02:21
艺术设计史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把握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现代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仍是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记得日本的设计师曾评论中国设计太珍惜传统了,一致于毫不变化的加以利用。我相信每一位中国设计师都会体会出这句话的讽刺意味。那么我们是怎样珍惜传统和利用传统的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对设计传统的继承更多的停留在对传统造型符号与艺术样式的挪用上。造成设计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设计传统并不了解。面对传统,我们更习惯于向别人炫耀祖先们曾取得的伟大成就。考虑到现状,这倒恰似一个乞丐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家境曾是如何的富有。这样不但不会获得别人的同情,反而会被认定为败家子。
我有幸多次参加陈汉民教授的讲座,发现在他的讲座中几乎每次都会强调一个问题:传统化与现代感。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我们在校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理解传统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能够最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有其重要意义,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学习态度及认识态度不正确造成的。学生在艺术设计史等艺术理论课上,表现出轻视及浮躁的认识学习态度,并有“重技轻道”的思想。重视技巧训练与形式表现,轻视历史与理论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我们也不认识到艺术设计史等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而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技艺训练,最终一定导致失败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因为我们的大学教学目的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而不是只懂模仿和技巧表现的枪手。
除了强调艺术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性以外,要想较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在设计史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艺术设计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史的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史不是艺术史与设计史的简单综合,它还涵盖了技术史、美学史乃至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部分内容。虽然该课程是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但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史论史。另外,艺术设计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以纯粹的历史年代为序。从目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高校师资力量来源来看,多数是来自纯美术院校的艺术史论专业,虽然个人专业素质较强,但由于专业上史料性与研究性较强,在其授课过程中,较容易以史论史而忽略了设计史与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出该课程学习的实用性,这是学生对该课程不重视和丧失兴趣的另一主要原因。因此,在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传统各艺术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炼出它们的设计观、美学思想以及这些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实用价值。
另外,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各艺术设计思想演变的审美过程。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审美性与主观性,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始终拥有新奇感与审美享受。所以艺术设计史的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比如,在适当的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设计作品进行讲解等。在课堂教学上要有形有色,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掌握学生的接受心理。形式自由开放的授课方式并不是对学生“放羊”,而是搞活课堂气氛,使教室变成艺术审美的沙龙。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针对图片分析讲解的效果较好,这样使学习过程更为直观。这种有形有色的作品分析比纯粹的口头讲解效果要好的多。但作品展示的过程中一般要分成重点讲解与一般欣赏性的。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室内光线较暗,长时间的放映图片会引起学生的视疲劳和困倦,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对教学图片进行筛选,并对重要的内容提前讲解,一般来说,刚开始时学生学习注意力较集中,便于理解与记忆。此时甚至可以让学生现场临摹一些重要造型形式,画出草图来。一方面加强了记忆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对于一般的欣赏性图片,可根据风格、时代、地域的不同,曾为它们配以相关的背景音乐,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欣赏,然后让他们写出自身的感受,对设计及审美思想进行总结,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与学的双方都要认识到艺术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它对设计的现实指导性价值。艺术设计史的教学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自由而又开放的教学形式,培养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对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尤其重要。
现代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仍是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记得日本的设计师曾评论中国设计太珍惜传统了,一致于毫不变化的加以利用。我相信每一位中国设计师都会体会出这句话的讽刺意味。那么我们是怎样珍惜传统和利用传统的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对设计传统的继承更多的停留在对传统造型符号与艺术样式的挪用上。造成设计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设计传统并不了解。面对传统,我们更习惯于向别人炫耀祖先们曾取得的伟大成就。考虑到现状,这倒恰似一个乞丐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家境曾是如何的富有。这样不但不会获得别人的同情,反而会被认定为败家子。
我有幸多次参加陈汉民教授的讲座,发现在他的讲座中几乎每次都会强调一个问题:传统化与现代感。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我们在校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理解传统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能够最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有其重要意义,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学习态度及认识态度不正确造成的。学生在艺术设计史等艺术理论课上,表现出轻视及浮躁的认识学习态度,并有“重技轻道”的思想。重视技巧训练与形式表现,轻视历史与理论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我们也不认识到艺术设计史等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而在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技艺训练,最终一定导致失败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因为我们的大学教学目的是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而不是只懂模仿和技巧表现的枪手。
除了强调艺术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性以外,要想较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在设计史的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艺术设计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史的教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史不是艺术史与设计史的简单综合,它还涵盖了技术史、美学史乃至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部分内容。虽然该课程是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主,但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史论史。另外,艺术设计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不以纯粹的历史年代为序。从目前从事该课程教学的高校师资力量来源来看,多数是来自纯美术院校的艺术史论专业,虽然个人专业素质较强,但由于专业上史料性与研究性较强,在其授课过程中,较容易以史论史而忽略了设计史与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出该课程学习的实用性,这是学生对该课程不重视和丧失兴趣的另一主要原因。因此,在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讲解传统各艺术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提炼出它们的设计观、美学思想以及这些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与实用价值。
另外,艺术设计史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各艺术设计思想演变的审美过程。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都带有较强的审美性与主观性,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始终拥有新奇感与审美享受。所以艺术设计史的教学在形式上要更为开放与自由。比如,在适当的时间可以安排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针对现成设计作品进行讲解等。在课堂教学上要有形有色,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掌握学生的接受心理。形式自由开放的授课方式并不是对学生“放羊”,而是搞活课堂气氛,使教室变成艺术审美的沙龙。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针对图片分析讲解的效果较好,这样使学习过程更为直观。这种有形有色的作品分析比纯粹的口头讲解效果要好的多。但作品展示的过程中一般要分成重点讲解与一般欣赏性的。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室内光线较暗,长时间的放映图片会引起学生的视疲劳和困倦,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对教学图片进行筛选,并对重要的内容提前讲解,一般来说,刚开始时学生学习注意力较集中,便于理解与记忆。此时甚至可以让学生现场临摹一些重要造型形式,画出草图来。一方面加强了记忆理解,又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对于一般的欣赏性图片,可根据风格、时代、地域的不同,曾为它们配以相关的背景音乐,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欣赏,然后让他们写出自身的感受,对设计及审美思想进行总结,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教与学的双方都要认识到艺术设计史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它对设计的现实指导性价值。艺术设计史的教学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自由而又开放的教学形式,培养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对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尤其重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