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佛学: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此段话的大体译义。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5:49
佛学: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此段话的大体译义。
最佳答案
【舍利子 由是无得故 菩萨摩诃萨 依般若波罗密多相应行故 心无所著 亦无挂碍 以无着无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一切颠倒妄想 究竟圆寂】
  下面讲修行者由于证悟了空性,进而广大的修行般若波罗密为引导的六度行,修行一切善法中无所执着和滞碍,进破烦恼障和所知障,而达到圆满的佛果涅盘。
  ‘由是无得故’由于证悟一切法空,一切法实无所得的般若智慧为依托。
  “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密”的与空“相应”的智慧发起六种圆满道。“相应”就是俱转,同时生起。一切所为与诸法实相的智慧相应,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发起无尽善行,而此善行因为与般若相应故,成为波罗密。如[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于法虽有空智,不以见此空故,名为菩萨,此空二乘亦得。须应发起般若相应的六波罗密,成就佛智,方名为菩萨。
  “心无所着”,不着众生相,不着法相。破除相执。内心自在。
  “亦无挂碍”,〔大智度论〕解说就是一切法平等相。无所亲疏之牵挂。无有障碍,主要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障碍涅盘为相,二乘所断。所知障,障碍佛智 ,菩萨所断。菩萨由观空故,二障毕竟不可得,以方便力,行无碍行。
  “以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现在菩萨依无所挂碍的般若,我空法空,则无恐怖。当知恐怖来源于我执,有我故有恐怖。阿罗汉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都断尽了,于一切时无有恐怖。现在菩萨法执亦断,于一切境得自在。由有实相智慧故,成就涅盘生死无二无别的智慧,超越二乘怖畏生死,急求涅盘之心。具大誓愿,有大堪能在生死境中发起无尽胜行。无所怖畏,勇猛成满一切难行苦行,为欲济度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道。
  “远离一切颠倒妄想 究竟圆寂。”菩萨由般若实相慧数数修习,于十地阶位次第分破无明,乃至金刚三昧断一切相执。远离一切颠倒分别妄想,达到究竟圆满寂灭的佛果大般涅盘。四颠倒者,谓常乐我净。〔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由忆(妄)想分别我法,于无所有中执着实有所得,以狂颠倒故,发起种种生死业,于六道中不能得脱。六道实苦,众生谓乐,无我谓我,故名颠倒。有颠倒故,则有生死大梦。现在菩萨由般若智,悉远离之。
  成就究竟圆满的涅盘——佛果无住大般涅盘。涅盘无死,涅盘无热,烦恼永寂,超越名言。
  涅盘无死:
  《阿含经》中,佛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回到自己的家乡,入了涅盘。他的弟子均提沙弥,如法的火化了以后,把舍利----骨灰带回去见佛,非常的悲伤。佛就问他:「均提 !你和尚入灭了,他无漏的戒定功德,和深广的智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也没有了吗」? 「没有过去」。「既然生死苦灭去了,一切清净功德都不失,那何必哭呢」!
  佛果一切功德法身如实相,名为大涅盘。无住涅盘,不住生死,不住空寂,非如二乘无余涅盘,由本愿故,以无功用行度化众生尽未来际。大般涅盘,大者,即一切法如实相,故广大无尽。般者,入也。般若波罗密成就相。菩提不可穷尽,度化一切众生故,圆满究竟。
  有人说:众生空,法空,实无众生可度,菩萨还度众生干嘛?
  答:虽然菩萨知一切法因缘有故空,但是空不坏缘起法。在缘起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堕在生死,由于无明和业力,不知我空法空而不得解脱。菩萨因此发起大悲,以智慧光令众生知空故得解脱。是故〔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佛自说:“须菩提。若众生知诸法自相空。菩萨摩诃萨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以众生实不知诸法自性空故。不得脱五道生死。是菩萨从诸佛所闻诸法自性空。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善知缘起实相,众生非实有,非全无。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发起无尽救度,以般若智慧故,无所执着。非如二乘堕入无为,故此告须菩提。
  有人说:无所得,修行到头什么也没有,修行干嘛呢?修行都是有为法,无为法不用修,涅盘无为法,修行怎么能成就呢?
  答: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见解,甚至会遗害众生。没有真正了解四谛,没有了解由缘起的圣智而达到解脱的道路。空的本性要靠智慧才能认识,认识了空才能解脱。而智慧是要闻思修的缘起法才成就的。佛依三大阿僧只劫,种种难行苦行,修集种种功德才成就无上智的。圆满的智慧才能证得圆满的涅盘。因此,菩萨不断的修集功德而无所着,乃至成佛后仍然于一切善法无有厌足。如〔增一阿含经〕佛为阿那律尊者穿针时说:“如来于六法无有厌足。云何为六。一者施。二者教诫。三者忍。四者法说、义说。五者将护众生。六者求无上正真之道。” 因此,一切道果成就乃至佛的圆满智慧,也必须依因缘方能成办。虽见灭谛如,无为无差别,然而由因缘智的深浅,贤圣有种种阶位差别。如〔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依无著世亲的金刚般若论解。

  佛智从缘起,而能见空理。空不能自见,见空解脱因。涅盘虽无为,缘起智能见。不修于智慧,终不得解脱。
全部回答
心无挂碍 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开始,心是一切的源头。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心意识的变现,都是心王的游戏,都是心的作用变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点所在,所以我们的修行须臾不能离开心的修行--这才不是盲修瞎练,心外求法。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一切的本质就在于心,心解脱了,一切就解脱了,心不解脱,生命就无从解脱,足见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节节、变化无穷、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毫无头绪、乱无章法、不知所云的现象界。其实啊!现象界就像一场梦,梦中的情节毫无规则可言,因为这些情节都只是心意识的反射罢了,可是如果我们不明白这层道理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些纷云的情节,当作千真万确的事实来对待。这时,得与失就变得十分鲜明、高与下就变得十分差异、美与丑就变得非常不同、尊与卑就变得非常不一样……。然而呢,我们都上了大当--上了自己心意识游戏的大当,因为站在心的本质立场来看,这些都是虚幻的,犹如看一场电影,总不能为了剧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犹如作了一场梦,总不能为了梦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 然而,道理说起来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们被业力牵引、被隔阴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来转世,如果你不够用功的话,一样只是口说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罢了。所以,对于诸法实相的认知,我们实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离开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论是眼所见、鼻所闻、耳所听、身所触,……尽管当下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千真万确、惊心动魄……其实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罢了!如果我们能安住于这样的正知见,那么我们当然就是一个心中没有罣碍的人了,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轻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们只要还有一丝执着--任何方式的执着,包括对于某种观念强烈的主张、某个人非见他不可、某种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种娱乐每周非作不可、某种行为非完成不可、某种想念非想不可……内容尽管千万变化,依个人习气而不同,但是它绝对可以归纳二个字,就是"执着″。只要有一丝的执着,就有一丝的罣碍,只要执着全部没有了,那就是解脱三界的庄严神圣时刻的降临了。故「心无罣碍」,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啊!愿身为佛子的我们,精进再精进,早日达成一丝不罣的超凡入圣、解脱境界。 无罣碍故 没有执着的人,就是没有罣碍的人,也就像一个在空中运动的人,不论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脚、快走、慢跑、前进、后退……对他而言,统统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没有东西能够阻挡了空啊!说得更具体一点,一个没有罣碍的人,就是没有得失心的人,因为,当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么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因为,现象界的一切变化都只是一场终须谢幕的戏剧,真正透视掌握了此点,这个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响而产生忧悲苦恼了。请不要小看忧悲苦恼对于众生的伤害,当我们陷于这样的情绪之中时,一切的实相都将模糊不清,那么"果中生因″的无奈悲剧,便将生生不息的随着我们六道轮回,难有出头的一天。 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气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别人喜欢自己也好,不喜欢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过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这些结果也都没办法影响心的如如不动,那人又何必作一个自我困闭的春蚕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是非心理。别人的对与错,自有他对与错的因与果,我们又何必强烈批判或无法见容呢?因为,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与光明,那么,请不要从要求别人开始,而是从要求自己作为开始吧!既然都只是这梦幻舞台的临时演员,又何必太计较别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高下心理。别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场梦,我们又何必太在意情节的起伏呢?所以,既没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当然也就无所罣碍了。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任何牵绊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难得的人,是众生的依皈,是众生的指引,是众生的模范
心无挂碍 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开始,心是一切的源头。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心意识的变现,都是心王的游戏,都是心的作用变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点所在,所以我们的修行须臾不能离开心的修行--这才不是盲修瞎练,心外求法。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一切的本质就在于心,心解脱了,一切就解脱了,心不解脱,生命就无从解脱,足见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节节、变化无穷、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毫无头绪、乱无章法、不知所云的现象界。其实啊!现象界就像一场梦,梦中的情节毫无规则可言,因为这些情节都只是心意识的反射罢了,可是如果我们不明白这层道理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些纷云的情节,当作千真万确的事实来对待。这时,得与失就变得十分鲜明、高与下就变得十分差异、美与丑就变得非常不同、尊与卑就变得非常不一样……。然而呢,我们都上了大当--上了自己心意识游戏的大当,因为站在心的本质立场来看,这些都是虚幻的,犹如看一场电影,总不能为了剧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犹如作了一场梦,总不能为了梦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 然而,道理说起来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们被业力牵引、被隔阴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来转世,如果你不够用功的话,一样只是口说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罢了。所以,对于诸法实相的认知,我们实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离开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论是眼所见、鼻所闻、耳所听、身所触,……尽管当下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千真万确、惊心动魄……其实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罢了!如果我们能安住于这样的正知见,那么我们当然就是一个心中没有罣碍的人了,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轻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们只要还有一丝执着--任何方式的执着,包括对于某种观念强烈的主张、某个人非见他不可、某种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种娱乐每周非作不可、某种行为非完成不可、某种想念非想不可……内容尽管千万变化,依个人习气而不同,但是它绝对可以归纳二个字,就是"执着″。只要有一丝的执着,就有一丝的罣碍,只要执着全部没有了,那就是解脱三界的庄严神圣时刻的降临了。故「心无罣碍」,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啊!愿身为佛子的我们,精进再精进,早日达成一丝不罣的超凡入圣、解脱境界。 无罣碍故 没有执着的人,就是没有罣碍的人,也就像一个在空中运动的人,不论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脚、快走、慢跑、前进、后退……对他而言,统统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没有东西能够阻挡了空啊!说得更具体一点,一个没有罣碍的人,就是没有得失心的人,因为,当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么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因为,现象界的一切变化都只是一场终须谢幕的戏剧,真正透视掌握了此点,这个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响而产生忧悲苦恼了。请不要小看忧悲苦恼对于众生的伤害,当我们陷于这样的情绪之中时,一切的实相都将模糊不清,那么"果中生因″的无奈悲剧,便将生生不息的随着我们六道轮回,难有出头的一天。 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气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别人喜欢自己也好,不喜欢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过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这些结果也都没办法影响心的如如不动,那人又何必作一个自我困闭的春蚕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是非心理。别人的对与错,自有他对与错的因与果,我们又何必强烈批判或无法见容呢?因为,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与光明,那么,请不要从要求别人开始,而是从要求自己作为开始吧!既然都只是这梦幻舞台的临时演员,又何必太计较别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高下心理。别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场梦,我们又何必太在意情节的起伏呢?所以,既没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当然也就无所罣碍了。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任何牵绊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难得的人,是众生的依皈,是众生的指引,是众生的模范。 无有恐怖 一个没有罣碍的人,心中就必定安然,随处自在。既无得失,就没有得或失的不安与恐惧;既无是非,就没有是非与否的焦虑或迷惑;既无高下,就没有大小评判的分别与差异……这样的人,是完全从恐惧的阴影笼罩中走出来的人,他知道,一切都是假的,难道假的老虎真的会把人给吃了吗?难道假的魔鬼真的能够伤害人吗?难道假的玩具拿到手就快乐了吗?难道假的名声有了就不缺少什么了吗?他深深明白,一切都可以放下了,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安心了。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已经从生命的隐隐不安以及最深层的恐惧——莫明的恐惧、不知所以然的恐惧、茫然的恐惧、微细的恐惧……之中澈底脱离了出来。生命不再是一个囚笼或苦聚,生命成为无尽的幸福与喜悦,而这所有的关键都在于--心。 远离颠倒梦想 心完全解脱妄念的纠缠之后,变得清明、自主、理性,此时,当幻化网撤开之后,一切才开始显现其本来面目。黑白不再颠倒,一切都已回到其本应拥有的位置;主客不再易位,心不再误认妄念为主人;本末不再混淆,心终于明白了自己是--佛。人世如幻,浮生若梦,如果我们不趁早认知这个事实,我们依旧会陷在黑白颠倒、主客易位、本末混淆的生命困境中不能自拔。故既已听闻佛法,即应精进、慈悲、智慧,永远的告别那令人忧悲苦恼不已的颠倒与梦想。 究竟涅盘 三障除尽,方是究竟涅盘。涅盘又名圆寂。涅即不生,是不灭;备具众德为圆,除一切障曰寂。涅盘、圆寂具不生不灭、圆满清净之意。究竟涅盘则是最圆满、最无上的涅盘。涅盘有四种:自性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所住处涅盘。这四种涅盘在绪说中已介绍过了。所谓证得涅盘,即是证到自己本来具有的、并非是从外面得到的真如佛性,故谓之‘无得’。自性涅盘乃是众生成佛之因,即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且因众生所具的佛性均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以一切众生平等无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心本具,谓之自性涅盘。有余涅盘是二乘人所证,虽已证阿罗汉果,分段生死的烦恼已断,但仍有无始惑业的果报身在,即仍有幻身在,受幻有之果报,受诸法之所缚,所以并不究竟。无余涅盘连幻身也没有了,即所谓‘旧业已消,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无所住处涅盘才是究竟涅盘。不住生死,亦不住涅盘,以一切不住而究竟。因为涅盘是对生死而言的,既然生死本无,又哪里有涅盘可证呢?生死和涅盘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了生死、涅盘无差别之理,而厌生死、欣涅盘。佛已圆满菩萨的果德,三障皆净,三德(即:法身德——佛性万能体,般若德——成就一切事业,解脱德——无尽的受用)齐显,无修无得无证,究竟涅盘。因大悲心故,示现入世,随缘救度无量众生,而无一众生可度。故无所住处涅盘是永恒常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圆明寂照的究竟大涅盘。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译:所有的菩萨,都是依照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本经所讲解的智慧)的缘故,从而得到清净本心(心无挂碍),因为心清净(无挂碍故),就没有了可以恐惧害怕的根本(就是说引起恐怖的根除去了),远离了妄想分别执着的不实梦想,所以才得到最彻底的涅盘 心无挂碍矣,非不挂也,挂而无碍也。挂碍为因,恐怖为果,颠倒为因,梦想为果,一切不有,乃名究竟涅盘,究竟涅盘者佛也。 【心无挂碍】 这个心,是毫无挂碍,人空法空,寂灭轻安的大自在心,视世间出世间一切一切皆量等虚空,无有边际,包罗万有,了无挂碍。心且不有,挂碍何依?苦厄安在?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心里既是净空无见,白天没有想象,夜间自无乱梦,正如千眼千手,圆照十方,岂有颠倒?凡人恐怖,先有一个得失心,就是有我的果,正是六道生死的种性。如能心空法空,登于佛位,两个生死已了。菩萨再来世间,是大悲愿力,不是业力,自然没有恐怖,颠倒梦想,都远离了,到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境界了。 【究竟涅盘】 这涅盘是清净的意思。二乘人是有余涅盘,不是究竟;这究竟涅盘是佛位,名为无余涅盘,连涅盘亦不可得。所谓成了佛,也没有成佛的法见。本来涅盘是对生死说的,既本来没有生死,亦安有涅盘,不过同是个假名罢了。这是菩萨的果德。
心无挂碍 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开始,心是一切的源头。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心意识的变现,都是心王的游戏,都是心的作用变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点所在,所以我们的修行须臾不能离开心的修行--这才不是盲修瞎练,心外求法。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一切的本质就在于心,心解脱了,一切就解脱了,心不解脱,生命就无从解脱,足见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而非枝枝节节、变化无穷、千头万绪、剪不断理还乱、毫无头绪、乱无章法、不知所云的现象界。其实啊!现象界就像一场梦,梦中的情节毫无规则可言,因为这些情节都只是心意识的反射罢了,可是如果我们不明白这层道理的话,我们就会把这些纷云的情节,当作千真万确的事实来对待。这时,得与失就变得十分鲜明、高与下就变得十分差异、美与丑就变得非常不同、尊与卑就变得非常不一样……。然而呢,我们都上了大当--上了自己心意识游戏的大当,因为站在心的本质立场来看,这些都是虚幻的,犹如看一场电影,总不能为了剧中人物的悲喜而悲喜不已吧!?犹如作了一场梦,总不能为了梦中的主角得失而得失不已吧!? 然而,道理说起来明白易懂,可是一旦我们被业力牵引、被隔阴之迷障蔽,任你是大修行人来转世,如果你不够用功的话,一样只是口说空而行不空、拾人牙慧罢了。所以,对于诸法实相的认知,我们实在需要一分一秒都不离开的自我警--一切的一切,不论是眼所见、鼻所闻、耳所听、身所触,……尽管当下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千真万确、惊心动魄……其实啊!都只是心的妄念投射罢了!如果我们能安住于这样的正知见,那么我们当然就是一个心中没有罣碍的人了,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轻安自在啊!但是,如果我们只要还有一丝执着--任何方式的执着,包括对于某种观念强烈的主张、某个人非见他不可、某种食物每餐必吃不可、某种娱乐每周非作不可、某种行为非完成不可、某种想念非想不可……内容尽管千万变化,依个人习气而不同,但是它绝对可以归纳二个字,就是"执着″。只要有一丝的执着,就有一丝的罣碍,只要执着全部没有了,那就是解脱三界的庄严神圣时刻的降临了。故「心无罣碍」,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啊!愿身为佛子的我们,精进再精进,早日达成一丝不罣的超凡入圣、解脱境界。 无罣碍故 没有执着的人,就是没有罣碍的人,也就像一个在空中运动的人,不论他抬起右手、放下左脚、快走、慢跑、前进、后退……对他而言,统统没有任何的障碍,因为,没有东西能够阻挡了空啊!说得更具体一点,一个没有罣碍的人,就是没有得失心的人,因为,当你放下了一切的得或失,那么你才是真正在修"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因为,现象界的一切变化都只是一场终须谢幕的戏剧,真正透视掌握了此点,这个人便不再受任何得或失的影响而产生忧悲苦恼了。请不要小看忧悲苦恼对于众生的伤害,当我们陷于这样的情绪之中时,一切的实相都将模糊不清,那么"果中生因″的无奈悲剧,便将生生不息的随着我们六道轮回,难有出头的一天。 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得失心理。天气放晴也好、下雨也好;自己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别人喜欢自己也好,不喜欢自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过去世的因感召今生的果,既然这些结果也都没办法影响心的如如不动,那人又何必作一个自我困闭的春蚕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是非心理。别人的对与错,自有他对与错的因与果,我们又何必强烈批判或无法见容呢?因为,如果我们真的希望世界上只有美好与光明,那么,请不要从要求别人开始,而是从要求自己作为开始吧!既然都只是这梦幻舞台的临时演员,又何必太计较别人的演技不好呢?所以,心中没有了罣碍,就是完全摆脱了一切高下心理。别人比我高也好、比我美也好、比我有钱也好……。既然一切都是作一场梦,我们又何必太在意情节的起伏呢?所以,既没有了得失、是非、高下……心中当然也就无所罣碍了。这样的人,就是没有任何牵绊的人了,是世上稀有难得的人,是众生的依皈,是众生的指引,是众生的模范
此乃心经中的一段摘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 六波罗波密之一。亦修唯识行,于修习位所修的十种胜行之一。般若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空,而不起人我见的智慧。二法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法空,而不起法我见的智慧。三俱空无分别慧,就是了达人、法俱空,而不起人、法二种我见的智慧。见《成唯识论》卷十。 整句“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通俗的讲应该是:菩萨在行人、法具空深智慧禅定时观到,心里面没有牵挂,就没有啥放不下的,这样对一些事情、道理才能客观的看问题,不会被自己的看法、心情左右而产生错误的认知,从而使心趋于平静、快乐。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平板重装系统要多少钱
口袋妖怪珍珠钻石怎么与GBA通信抓圣柱王?
六小龄童版《西游记》歌曲、插曲都有哪些?
【糖烟】用来包装糖水、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是什
贵州省遵义市我是农村户口我超生了一个小男孩
加伦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我的时Win7系统 盗版的饿 C盘里的windows文件
杭州哪儿好玩
8戒烧烤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手机能寄快递吗
我非常想去您的课题组学习,不知道您能否资助
每次看跑男,为什么感觉Angelababy的屁股越
我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随着
人家欠我钱,现在是找不到他的人,有借据。还
野狼与中国土狗杂交后代是个什么样?
推荐资讯
日语形容美好的一天短文
顶管施工的主要优点是()。
家里昨晚进了小偷,怎么办啊?搞得我现在的心
三峡管理权归谁湖北宜昌吗?还是重庆
微信小程序能做商城版的吗?赢在移动微信商城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施莱
青岛到张家口多少公里
临汾市天德尧光能源有限公司在什么地方啊,我
时间单位:US NS MS(小写)的关系是什么?
瑞安市属于什么地区的?
容量瓶能溶解和稀释液体吗?
西纳贸易有限公司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