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殖结果如下。
(1)己知Ⅰ、Ⅱ组子代中脱毛、有毛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 Ⅲ组的繁殖结果表明脱毛、有毛性状是由 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关基因的遗传符合 定律。
(3) Ⅳ组的繁殖结果说明,小鼠表现出脱毛性状不是_ 影响的结果。
(4)在封闭小种群中,偶然出现的基因突变属于 (自然突变/人工诱变)。此种群中同时出现多只脱毛小鼠的条件是 。
(5)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序列模板链中的1个G突变为A,推测密码子发生的变化是 (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由GGA变为AGAB.由CGA变为GGA C.由AGA变为UGAD.由CGA变为UGA(6)研突发现,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推测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蛋白质合成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蛋白质会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功能下降,据此推测脱毛小鼠细胞的_ 下降,这就可以解释表中数据显示的雌性脱毛小鼠的_ 原因。常 (2) 1 孟德尔分离或基因的分离 (3)环境因素
(10分)在一个常规饲养的实验小鼠封闭种群中,偶然发现几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开始脱毛,以后终生保持无毛状态。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小鼠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繁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18:58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2-04 11:2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04 12:23
(答案→)常 (2) 1 孟德尔分离或基因的分离 (3)环境因素 解析:(1)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2)Ⅲ组亲本都为杂合,子代中产生性状分离,且比例接近1:3,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分离定律。(3)Ⅳ组中脱毛纯合个体雌雄交配,后代都为脱毛小鼠;若是由于环境,后代应该会出现有毛小鼠。(4)偶发出现的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只有种群足够大才可能出现几只脱毛小鼠,这与题干中猪的小种群又呼应。(5)根据模板链上的碱基和mRNA上的碱基可以互补配对可以直接推出,模版连G变为A,在mRNA中应该是C变为U。(6)题干中说“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小于突变前基因的蛋白质”,说明蛋白质翻译提前中断了。甲状腺激素受体功能下降,则甲状腺激素失去作用,导致小鼠细胞新陈代谢下降,从而使得皮毛脱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04 12:40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