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何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效率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4 23:16
如何提高高三语文课堂效率
最佳答案
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所有高中语文教师所关心并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许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已作了大量的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在这里再来谈这个问题,就总有避轻就重的感觉和拾人牙慧的嫌疑。而之所以让我一意孤行地要来作这个论文,是因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一些肤浅的认识。这些肤浅的认识,一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总结,二是来自于与同行就这个问题的探讨,三是来自于对本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在本文中谈到的低效现状、原因分析以及改变现状的策略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如果把本文所谈到的低效现状及原因分析当作普遍性来论述,就会使本来光明的语文教学前景蒙上“黑暗”的阴影,并把我误当作《伊索寓言》里的苍蝇,狂妄而没有自知之明。愚以为,要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现状综述
1、课堂教学任务的封闭、单极化现象
(1)以教材为立意式。此种课堂以为“教材”即是教学,因此,教学的目的是“学好这一篇文章”,教学的过程是“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教学的结论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2)以写作归宿式。此种课堂或离开思维内核,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孤立地品味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或进行浅表的读写结合,仓促地将“读”带过,“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这样写一篇。比如,有一位老师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文章的明线与暗线,然后在黑板上画出了这一课典型的双环结构,即行踪线索:出门—荷塘途中—荷塘凝望—忆采莲盛况—归来;情感线索:不宁静—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暂得超脱—超脱不得。然后就叫同学摹仿这个双环结构,在课堂上也写这样一篇类似的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一课就算结束了。而这一课所描写的美景学生没有去欣赏,美景中所蕴含的情思也没有让学生去品味,语言的巧妙运用没有让学生去揣摩。这就是典型的以写作为归宿的教学。
(3)以考点构架式。此种课堂将所学课文按考试阅读模式训练: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想象、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多余。更有甚者,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这种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某些名校奉为经典的高考秘诀,我也曾一度作为课堂教学的圭臬而引以为自豪,而且这种教学模式在应对考试,尤其是应对中考、高考中也确实有一定的成效。
2、课堂教学结构的格式化现象
当前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提高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是分析式教学法。所谓分析式教学法,就是脱离课文语言实际架空分析。其结构一般表现为,分析时代背景,分析结构层次,分析中心内容,分析写作特点。这种分析式教学方法成了近几年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误区,有的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分析课文,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课文分析上。一篇好端端的课文,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得体无完肤,真不知道语文教学是什么时候走上了“分析课文”的道路?现在的阅读分析教学真有点像医学上教人体解剖学,解剖段落层次就像在解剖人的四肢,解剖文章的篇段就像在解剖人的内脏,解剖写作特点就像在解剖人的骨骼和经络。解剖来,解剖去,只见筋骨,不见血肉,只见死人,不见活人。课堂这么宝贵的时间不指导学生读书,却在课文里干巴巴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怎么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是串问式教学法。一节课漫无目标,问这问那,一问到底。其结构表现为:一问作者是谁,二问段落怎样划分,三问中心思想是什么,四问表现手法有哪些,等等。问得茫无边际,问得无穷无尽,由于问题提得过于烦琐、零碎,湮没了主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问”的课。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春》,老师开始讲解课文了,问道,第一个“盼望着”是什么意思呢?那么第二个“盼望着”又是什么意思呢?“东风来了”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脚步近了”又是什么意思?这样提问岂不是文章有多少句话就可以提多少个问题吗?
三是练习式教学法。即整节课做练习、做考卷,教师不加指导,不加点拨,放任自流,亦称“满堂练”教学法。这样的“满堂练”实际上是“满堂灌”。因为题目是做不完的,不加选择,不进行有针对性有指导性的练,是一种盲目的练,是一种轻重不分的练,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上述三种,一言以蔽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成为普遍存在的倾向。如此教学,何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低效现状的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任务的封闭、单极化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种种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复杂:有对教材作用的错误认识,有对“读写结合”的浅表理解,也有对进行素质培养的阅读教学能否应试的困惑。但是,如果撇开高考制度不论,就语文教学本身而言,根本原因仍是阅读教学观念的陈旧,阅读教学过程的封闭、单极无序。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尚未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周围世界的途径之一。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早已存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阅读教学仍没有表现出独立的学科意识,不少人认为“阅读只是个手段,写作才是目的”、“阅读是过程,写作才是结果和标准”、“选拔人才只需写一篇文章就行了”等等。诚然,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学习写作的门径之一,但是,阅读却不完全是为了写,阅读教学也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写作。国家教育部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中明确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并列提出,而且对“阅读与鉴赏”的内容进行了原则性的界定。如:“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等等,可见,阅读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能力而被学生所掌握,而不是作为写作的附庸。当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之一确是不容置疑的。
(2)尚未摸索出阅读教学的科学规律。心理学家把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叫做能力。阅读能力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其基本功是理解与速度,而核心是理解,理解的深刻性和敏捷性是阅读的优良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要有深刻敏捷的理解,读者就必须具备分析、综合、联想、想象的思维能力。如此复杂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是有客观规律的,它的内核也是有等差级别的。正因为我们有的老师,包括我在内,曾不明白这个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老师单方面的繁琐分析,而不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涵咏,学生一堂课下来往往只记住了一些零星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对于理解能力的形成却是毫无意义的。
(3)尚未完全构建出自主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强调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创造互动。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生动活泼的学习。
2、课堂教学结构的格式化现象原因分析
(1)教学观念的陈旧是导致“满堂讲”的重要原因,持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老师主导”就是“老师主讲”,教师不对课文进行分析,那要教师干什么,以为对课文分析得头头是道,能引经据典,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便是一堂成功的课。知识贫乏者把课上得索然寡味,知识丰富者把课上得像听故事。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得到训练,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2)对课堂质疑的误解是导致“满堂问”的直接原因。虽然一堂课总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但绝对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不仅取决于是否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取决于是否对学生的思维层面有准确的把握。出现“满堂问”只能说明教师本身对教材钻研不够,而且对学生缺乏研究。一个教师如果不能把自己的问题有序地层层深入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无序的问题,哪怕是看来无序无理的问题随机应变地引向深层,就很难驾驭课堂。其结果,不是听任对话在一个肤浅的水平上滑行,就是眼瞪瞪看着课堂陷于一片混乱。
(3)出现“满堂练”的直接动因是针对考试,“怎么考,就怎么练”把每堂课都上成高考训练课是不少教师教学的“法宝”,而且也能出一定的成绩。但是由此造成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恶,同时,也扼杀了语文的人文性,丧失了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
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目的应该是:(1)建立独立的阅读学科理念。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习得阅读能力,包括收集、选择、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鉴赏评价、怀疑探究作品的能力,为他们具备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形成创造性应对社会的能力打下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阅读与鉴赏”的要求的:
1、在阅读与鉴赏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其余略)
对此,我们应该仔细钻研,认真体会,以切实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树立五种新的教学观念
一是“主体教学观”。这是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得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民主教学观”。教学要民主,要尊重学生,不搞独断专行,不搞一锤定音,让学生消除压抑感,体会和谐感,产生能动性。
三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要大视野、大渠道、大容量、全方位,要解放学生学习的时间,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四是“思维教学观”。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是“分类教学观”。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分类教学,让学生相互积极影响,相互促动,形成“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的局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朋友被诈骗转账了,请问怎么办?有什么办法追
焉陵到亳州走高速过路费是多少
爱转角蛋糕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无过错责任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最能解释无过
手机为什么乱下载东西
一代牛奶零售价1.20元,小华家4月份每天订3
昊源商务宾馆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海天酱油总经销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理
1992年1月3日下午1点30分生辰八字
下面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面试穿什么样的衣服好一点?
贝贝宠物医院地址在哪,我要去那里办事
求迪士尼动画片狮子王1的高清国语版本
oppo37t是全网通的吗
中国电信鑫友专营店怎么去啊,有知道地址的么
推荐资讯
甄别是什么意思
求大唐荣耀 完整版
那个草帽怎么用输入法打出来
紫金宫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情
梦幻西游游戏角色被抓过苦行虚空就不能进行角
《沙漠中的饭店》里,三毛骗荷西哪种食物是“
平板电脑因其便携性和全新的触摸体验受到越来
浙A牌照进萧山市区限时间段吗
黄金比例是:[1995-007,1997-013,1998-024
神话的近义词是什么
潮汕棵肉做法
照样子,写句子。  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