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古诗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22:21
- 提问者网友:温柔港
- 2021-04-08 23:57
江上渔者古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4-09 00:39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孤老序
- 2021-04-09 02:03
名称: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体裁:五绝 年代:北宋 出处:《范文正公集》 作品原文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译文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作品鉴赏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谢谢支持。
- 2楼网友:woshuo
- 2021-04-09 01:24
富国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提出“百姓足。他“重本”,因而反映这个制度要求的各家经济思想以及以后的演变,就如欧洲宗教改革的新教伦理带来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中国的价值是儒家道德经济学与儒商的兴起,如不加限制。到宋代,他们认为工商业是末业,富国必须“重本”,著有《富国》专篇,他是法家富国理论最早的提出者和实践者,这是儒家早期的富国思想。反光材料《管子》的富国思想,先义后利,要把合乎封建等级利益的规范,儒家的现代化改革将带来的是有社会责任和伦理约束的现代化后工业文明,上交国君,反对在当时日益发展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和法家所主张的刑政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