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怎样做?还是做什么?
该从以上哪个方面回答?
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06:24
- 提问者网友:兔牙战士
- 2021-02-20 07:4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02-20 09:16
动用财政政策,就像对一个经济体用药。首先要诊断好了,病在哪,即经济体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用药要兼顾短期和长期,不能因为短期的痛而忽略长期的副作用,也不能为了长期而任由短期的波动。再者,治病最好是以预防为主,倘若到了病发作了再治,就事倍功半了,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02-20 09:48
政府公共财政是国家各种财政收入开支的统称,是一个关乎维系国家命脉的系统。包括财政收入、行政管理性收费、行政支出、财政拨款、转移支付等,籍此维持国家政府机构运行、进行国防建设,投资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调控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布局的途径和手段。分别有财政税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拨款、财政投资等方面。
我国的公共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非税收入、行政事务收入、债务收入和国债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大项。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是否完善、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尤其是道路交通、能源动力供应、城市水资源、生态环境、气象地震预测、河道治理、水利设施、教育教学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设施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如何建好城市基础设施,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基础设施,是摆在目前城市建设中的一道重要课题。
要提高提高公共财政投入的效益,首先要树立开放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念,即根据不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同特点,从资金进入到运营使用,尽可能地对社会开放和对市场开放,通过购买服务、工程招标的途径实施。对社会开放,还要开放城市居民的使用权和参与监督权;对市场开放,对社会资金或私人企业开放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权。
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最适领域是私人不愿意和无力投资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生产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的投资可以不计成本,不讲效率,特别是用国债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考虑增殖性问题,以保证到期偿还。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提高投资效率。
具体地说,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改革基础设施的经营方式,建立内在的激励机制。过去,政府拥有和经营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其理由是它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涉及到的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垄断。这种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使得基础设施的提供者缺乏内在的激励机制和外在的竞争压力。投入产出不需核算,使用者的满意程度无需顾及,经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群众不满意。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负责提供基础设施的企业没有为其顺利运营所必需的生产经营和财务上的自主权。因此,必须在组织上和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使生产和经营基础设施的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实体,使其经营方式多元化,运营原则商业化。对生产纯公共产品的基础设施企业,可以继续采取国有国营的方式。因为这些部门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累积了大量的沉淀资本,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其边际成本为零,生产经营具有规模性或称垄断性特点。
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由一家或几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承揽经营,能减少单位成本,实现效率最大化。采取国有国营必须实行政企分开,以防止自然经济垄断导致行政垄断。改革的第一步是将政府的一个部门转变为国有企业,使其与政府明确脱钩,并赋于经营自主权。这一步改革我国已进行并卓有成效。
第二步是对这些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使其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成为市场的主体。公司化的直接益处是建立商业化的程序,明确运营成本和收益,使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成本与收益更具透明度。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后 ,还必须引入激励机制,通过政府与这些企业签订经营协议,激励这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为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也可以将国有的基础设施企业交给民营和私营。国有民营和私营可通过租赁和特许权的方式,即公共部门可以把基础设施的经营(连同商业风险)以及新投资的责任委托给民营和私营。
2、制定恰当的政策法规,创造有效竞争的制度机制。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行业,具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的特点,使它们缺少竞争活力。这就使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总是面临着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两难选择,必须很好地协调二者关系。政府在制定有效竞争政策时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首先区分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分别制定不同的有效竞争策略。
对于自然垄断业务,建立模拟竞争机制的管理体制,即通过经营许可证制度和恰当的定价策略,提高其竞争意识,规范其经营行为。对非自然垄断业务,可完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样才能使整个基础设施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3、以经济原则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价格管理机制。过去我国对基础设施产业的价格管理,采取从低定价的原则。大多数产品的价格都低于其边际成本,违背效率原则。因此,改革基础设施产品价格的管理体制,是提高投资效率的重要手段。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经济效率为准则,根据公众的承受能力以及分配体制的改革,使其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既具有刺激企业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功能 ,又不损害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分配效率。
我们在制定基础设施产品定价策略时,可对基础设施产业价格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最高限价模型,即 rpi-x价格管理模型。rpi为通胀率,x为政府对企业所规定的生产效率增长率。最高限价模型,可以促使企业自觉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企业管理,使生产效率的实际增长率高于政府规定的 x值。这种价格管理体制,既对企业有内在激励机制,又使价格控制在政府期望的范围内。
4、整体规划协调,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成本。许多基础设施有一些共同需要,如电力、邮电、自来水、燃气等部门都要使用地下管道。
5、过去,由于各自为政,许多大中型城市每年都需要挖开大小上百条路,挖了填,填了又挖。这种重复建设一方面增加了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地下管线沟纵横交错,窨井一个接连一个,既影响了城市、环卫和市政管理难度,又存在安全隐患,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建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政府应考虑从共同使用地下管道的有关行业中,筹集一笔共同基金,组建地下管网公司,对地下管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在电信运营商中也存在此类问题,是否可由政府牵头,将公用网和专业网进行统一协调和共同建设,这样就会大大节省建设的社会成本。在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应做好各运营企业的协调工作,以利于对交通进行综合治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