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14:37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4-04 17:43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花间集》里,大部是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之作。不好的不讲,做得好的,自成一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世
- 2021-04-04 18:30
小题1:第一个阶段是晚唐五代,以《花间集》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南宋时期,以辛弃疾为代表。 小题2:比喻的手法,把某些批评家的褊狭的观点喻为蚕儿吐丝作茧,束缚了思想,减损了艺术鉴赏力。批评了某些批评家缺乏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 小题3:同意。自《花间》以来,词已形成了以清切婉丽为正宗的风格,题材以闺情、别意、流连光景为主。可是,到了苏、辛词,内容无所不有,风格慷慨纵横,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明显和以前不同。所以说苏、辛词是别格、变调。 不同意。只要是词,本无所谓哪一类为正宗,只要有艺术价值即可。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扩大了词的范围,丰富了词的内容,同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所以,没有必要认为《花间》是正宗,而苏、辛词为别格、变调。 |
小题1:题目具体而明确。抓住句中的几个标志性的词:“自”“至”“遂”。自此,三个发展阶段已具。这样,再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即可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小题2: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要理解这句的含义,要做好这样几个工作:先在原文中找到这句话,看它在文中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以确定这句话的具体语境。画线的句子,截取句子的后半句。此句前是讲拘泥褊狭,减损自己鉴赏能力。二是分析画线的句子。句中有“犹如”一词,使用比喻的手法,对前半句的内容作形象的说明。明确把前半句的什么比喻成蚕儿吐丝作茧,形象地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态度。这是涉及到比喻的一般解题思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小题3: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不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四库提要》中的说法,都要能有理有据,能自圆自说。但一定要结合本材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所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