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之后,真的会轮回么?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23:11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1-28 15:27
人死了之后,真的会轮回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1-28 16:23
活着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死了的人或许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其实无法解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蓝房子
- 2021-01-28 20:47
你信时,它常伴你身边,不信时,原来一切皆在你心中。
- 2楼网友:十鸦
- 2021-01-28 20:17
会轮回,我曾经也想过这个问题,人死了之后到了天堂你就会知道可以轮回,在开始轮回之前,阎王爷会把你前生的一切全都删除,删的一点瑕疵也没有。。。。以上有可能是真的........................................
- 3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28 19:25
看来你自己也不相信人死如灯灭这句话。
人的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人可以在轮回的百千劫中空生空死,也可以跳出轮回,到达彼岸。
- 4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1-28 18:10
不会!人与生俱来就有追求永恒存在的本能,就因为神创造我们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会存在到永远。如果死亡是每个人相同的归宿,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有的千万富翁反而没有穷人命长呢,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岂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这样你现在大可不必考虑什么道德、伦理,因为你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粒沙,对世界和未来不会造成任何深远的影响,你大可以现在就开始放纵、堕落。但事实不是这样!人死不会轮回,但是会有审判。
因为你将活到永恒!
- 5楼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8 17:28
轮回的想法虽然很感性,但是很遗憾,神话罢了,轮回源自印度的种姓制度,一种世袭的阶级身分,把人分成四等: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军人)、畀舍(平民),首陀罗(奴隶、仆佣),外加一个第五级「贱民」。至今此观念仍隐性地存在于印度社会。在婆罗门教的经典「奥义书」中记载,轮回有三条途径:最上者由天道生于太阳的世界,获得永恒的幸福,一般人则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再由月的世界转生为人,如此轮回不已;而作恶的人则生于兽道或是地狱。众生平等的教义也是由高唱打倒四姓阶级制度而来的。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源于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后经释迦借用了一下,变成了六道。
将苦难解释为前生业力的结果,实在无法得到真正的解释。就每一个前生而言,必须在它前面另有一前生才能解释该生的苦难。一个人可以不断如此回溯,却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答案,只不适是无尽地拖延罢了。比方你开了一张空头支票之后,想要补救,便开另一家银行的另一张空头支要,把它存进户头,如此类推。但,终究会有银行问你:「钱在那里?」果真如此,你在开出最彼一张支票的银行中最好有存款,不论如何都必须要有一处是可以兑现的。用转世来解释恶,也永无兑现,只不适是不断地开空头支票。
你曾否见过任何印度的图片?你知道那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成千上万贫穷、残废、受伤、无家、饥饿的人躺在路边,好像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他们。为何会有这个现象呢?这乃业力使然。根据传统的印度教,如果有人要帮助这样的人减轻他们的痛苦,乃是与业力对抗。人受苦是为了要弥补他的业债,你帮助他们,则他们必须再投胎,受更多的苦,才能弥补那业债。此外,你不让他们受苦,既形同做一件很残酷的事,将因此增加你自己的业债。在一个相信转世的社会中,帮助人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
转世实际上是反人道的,当释迦牟尼离开他安全舒适的家,发现世界上存在著罪恶和痛苦后,他必须面对这项道德冲突:是容许业力运作?还是行善事干涉业力的运作?他的结论是:人必须学会漠不关心。人必须撇弃对其他人的关怀,认清:
1.善与恶之间并无真正的区别。
2.万事都在它应有的状况之下。
因此,不论你是去帮助受苦的人,或是漠视他们,你必须全然不动心地去做,做此好似与做彼一般。不论你选择那一条路,都是在命运的引导下。只要你对正确与否漠不关,做什么都无所谓。
有些人以为业力与旧约律法一样——是一个严谨的、普世性的道德律。然而,业力并非道德指令,只不过是一个报复系统,并无内容告诉我们应当如何行。它执法,而非建立道德;它是一个没有法律的刑罚系统。至多说它是机械的,因果关系式的道德律。甚至也不当将它与旧约的箴言相提并论,因为箴言不过是一般性的原则,并非绝对的、打不破的报复制裁。就这一点而言,律法并非像业力一样无从更改——它可以被一条更高的律(在献祭中隐涵的因那牺牲蒙赦免的律)超越。
业力所执行的道德标准又是从何而来呢?实际上什么也没!在泛神论中,善与恶、对与错等等之间,最终是没有分别的。业力并不是一个道德律。就道德而言,万事都是相对的。禅宗的华兹(AllanWatts)会说:佛教不同于西方的观念,认为由神或自然颁订一个道德律,人的责任就是服从它。佛对行为的箴诫——例如:戒杀生、戒偷、戒色、戒说谎、戒醉酒——都是随缘取用的权宜规则。
权宜是情境伦理(situationalethics)的口号。什么行得通,便做什么。任何道德性的行为,甚至谋杀或残酷,都可以用权宜之计辩解。这种相对主义替转世带来很大的问题。在伦理中,你不可能持守相对主义的立场。你不能说:「万事都是相对的。」甚至不能说:「相对主义比绝对主义优越。」因为这两句话都已采取了绝对的价疽,与相对主义相矛盾的。正如鲁益师所说:当你说一套价值观比另一套更优越时,你事实上已经用了一个标准来衡量它们二者,发现其中一套比另外一套更符合那标准。但是你衡量这二者所用的标准既非彼,又非此,你其实在将它们与某一真正的道德相比,承认有一个真正的公理,独立于人们的看法之外,而某些人的观点比其他人的观点更符合那真正的公理。
换言之,你若想要主张相对主义是正确的,你必须假定有某个绝对的公理存在,而这是无法见容于相对主义的。除非有某事物是绝对的正确,否则没有任何事物在实际上能称为正确;假如没有正确或错误之分,则业力无权为了正确或错误惩罚任何人。
我国一般佛教徒从推演轮回思想结果,竟以为自己家庭中的每一成员,不是前来讨债索冤,便是前来还债报恩。无论父母、夫妇、子女、兄弟、姊妹,都是由于前生各种业力关系,而再投生在这个家庭中,以求重新互相解决前世的信冤,有的报冤,有的报德,有的收债,有的还债……。」(当代佛教演讲集中「妇女学佛应有的态度」一文)大致来说,凡对方对自己友善和好,顺服听命,被想成还债报恩;凡对方对自己凶恶残酷,倾家荡产,犯罪作恶等等,则属于前来讨债索冤。佛教徒就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家中的每一个人,如一个家庭的成员真是如此,岂非多么悲惨可怜?还有何快乐可言呢?因为大家的感情与生活都建立在利害关系上面罢了。
想想看,如果轮回是真的话,人类的数量越来越多,那么他们的灵魂又是从哪里出现的?如果说是动物投胎变的成的,那么这些动物的灵魂又是从哪里出现的?如果说是从别的世界来的,那么别的世界又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说世界出生于混沌,那么怎么会有混沌呢?如果说混沌产生于“无”,那么又是怎么无中生有的呢?谁也解释不清,就会说因缘而生。
所以说,人生是没有轮回的,在世时的生命只有一次,过去了就过去了。
希伯来书 9: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传道书 12:7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 神。
来世是有的,要么永生要么永死(永远与神隔绝)。
有些算命的LZ知道吧,他们会把你过去的事说得很准,告诉你,这些人都是交鬼的,那些拥有“前世记忆”的小孩也是这个原理,算命的升级版罢了,不要信。
鬼可不是死人变成,人也是不会变成鬼的,鬼的产生源自堕落的天使,想要与神同等以致变成邪灵(魔鬼),鬼也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因为鬼全是罪大恶极的灵体,专门阻隔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是说谎者,抵挡者。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