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庙许愿还愿,到底算不算是和佛在做交易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07:14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1-22 21:48
去寺庙许愿还愿,到底算不算是和佛在做交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1-22 23:10
玄若法师----所谓还愿,并非佛教的说法,而是一些民间信仰
问:若去寺庙许愿,同时许过三个愿望,则何时去还愿比较合适?必须要去还愿吗,若不去会不会是对我佛的不敬?
玄若法师:所谓还愿,并非佛教的说法,而是一些民间信仰,就好像有人觉着摸一摸寺院的香炉会带来好运一样,没有经典依据,不足采信。但是,如果您通过虔诚的念佛,自己的命运得以改变,愿望得以实现后,觉着想要报答佛的恩典,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照着佛所说的去做,依教奉行,比方说,放生、印经、念佛、打坐等等,这才是真正的感恩佛陀,《楞严经》里所谓的“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就是这个意思,这比跑去磕几个头还愿要实际多了。
====================================
净空法师---佛菩萨保佑,是教你修因。以为烧一支香,磕几个头,供一点水果,贿赂贿赂,佛菩萨就答应保佑他了,哪有这么便宜事情?有很多人到道场来,以为烧一支香,磕几个头,供一点水果,贿赂贿赂,佛菩萨就答应保佑他了,哪有这么便宜事情?
现在在这个世间,在中国、在外国学佛的同修,实在讲,着重在修福是占绝大多数。他修福的目的在哪里?求发财、求升官、求家里人平安。心量就那么小,自私自利,诸位想想能求得到吗?决定求不到。
假如我是佛菩萨,你这样来求我,我会拒绝你,你的供养我不会接受的。为什么?你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么能接受?我要接受你的贿赂,保佑你,那我不就变成了贪官污吏?所以这是迷信,这是大错特错。诸位要记住,不要说是佛菩萨,凡是正神都不接受贿赂的,你用金钱财物去供养,巴结不上的!妖魔鬼怪他才接受,接受之后,他是不是真的保佑你?他才不保佑你!到你该害病还是害病,该死的时候还是死。邪神总是欺骗人,正神不欺骗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贿赂。
我们众生希求果报,一定要晓得果报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修因得果,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求的,想求而不肯种因,哪来的果?佛菩萨保佑,是教你修因。你自己不肯修因,天天拜佛,求佛菩萨保佑你、加持你,如果佛菩萨真的保佑加持你,佛菩萨是接受你的贿赂,那成什么话,没这个道理。
我们对于因果要深信,凡是善的果报,我们希望得到,我们一定要修因,才真正会得到利益。如果你不修因,就算你天天拜佛、诵经,天天供养佛菩萨、贿赂佛菩萨,没有用处!
想求得诸佛菩萨保佑,没有那么简单,你要有他保佑的条件。如果你是发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这是非保佑不可,为什么?你很快地就要往生不退成佛了,诸佛欢喜赞叹,没有一尊佛不保佑你——你不要求他,他也保佑你,这些统统都是事实。
问:若去寺庙许愿,同时许过三个愿望,则何时去还愿比较合适?必须要去还愿吗,若不去会不会是对我佛的不敬?
玄若法师:所谓还愿,并非佛教的说法,而是一些民间信仰,就好像有人觉着摸一摸寺院的香炉会带来好运一样,没有经典依据,不足采信。但是,如果您通过虔诚的念佛,自己的命运得以改变,愿望得以实现后,觉着想要报答佛的恩典,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照着佛所说的去做,依教奉行,比方说,放生、印经、念佛、打坐等等,这才是真正的感恩佛陀,《楞严经》里所谓的“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就是这个意思,这比跑去磕几个头还愿要实际多了。
====================================
净空法师---佛菩萨保佑,是教你修因。以为烧一支香,磕几个头,供一点水果,贿赂贿赂,佛菩萨就答应保佑他了,哪有这么便宜事情?有很多人到道场来,以为烧一支香,磕几个头,供一点水果,贿赂贿赂,佛菩萨就答应保佑他了,哪有这么便宜事情?
现在在这个世间,在中国、在外国学佛的同修,实在讲,着重在修福是占绝大多数。他修福的目的在哪里?求发财、求升官、求家里人平安。心量就那么小,自私自利,诸位想想能求得到吗?决定求不到。
假如我是佛菩萨,你这样来求我,我会拒绝你,你的供养我不会接受的。为什么?你心量太小了,自私自利,我怎么能接受?我要接受你的贿赂,保佑你,那我不就变成了贪官污吏?所以这是迷信,这是大错特错。诸位要记住,不要说是佛菩萨,凡是正神都不接受贿赂的,你用金钱财物去供养,巴结不上的!妖魔鬼怪他才接受,接受之后,他是不是真的保佑你?他才不保佑你!到你该害病还是害病,该死的时候还是死。邪神总是欺骗人,正神不欺骗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贿赂。
我们众生希求果报,一定要晓得果报是怎样形成的,换句话说,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修因得果,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每个人都想求的,想求而不肯种因,哪来的果?佛菩萨保佑,是教你修因。你自己不肯修因,天天拜佛,求佛菩萨保佑你、加持你,如果佛菩萨真的保佑加持你,佛菩萨是接受你的贿赂,那成什么话,没这个道理。
我们对于因果要深信,凡是善的果报,我们希望得到,我们一定要修因,才真正会得到利益。如果你不修因,就算你天天拜佛、诵经,天天供养佛菩萨、贿赂佛菩萨,没有用处!
想求得诸佛菩萨保佑,没有那么简单,你要有他保佑的条件。如果你是发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这是非保佑不可,为什么?你很快地就要往生不退成佛了,诸佛欢喜赞叹,没有一尊佛不保佑你——你不要求他,他也保佑你,这些统统都是事实。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1-22 23:31
佛教认为,佛和菩萨的力量可以修改因果报应,所以向神佛诚心祈求就可以在去除一定的恶报。相比老老实实受苦消业,这是很“划算”的事了。
然而,快速消业的办法还不不只这一种。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忏悔”。
《瑜伽师地论》中列出了十种业,认为这些业不会受果报。这十种业大部分都是人无意中所做的业,比如在睡梦中造业。但其中还有一种叫做“悔所损业”,意思是做了恶业之后诚心忏悔。
这也就是说,做了恶业再忏悔,就不会受恶报了。
基于这样的理论,佛教中有一套忏悔的仪式,来让修行者减轻恶业。《大乘造像功德经》上甚至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意思是,如果诚心忏悔,建造佛像,那么所有的业都能消。
佛教的整个核心都在于如何不受业报。为此,传统佛教才会强调人修行需要多少劫的漫长时间。
可如果能通过忏悔就能消去部分业,那不是等于可以快速修行成佛了吗?
我们不妨来简单总结一下佛教中关于忏悔消业的一些理论:
忏悔可以消除过去的恶业(除了性质极为严重的几种恶业外)。
向佛、菩萨祈祷可以借助神力去除恶报。
向寺庙布施、念佛号、念咒语可以得到大量的好处。
信仰净土可以快速成佛,甚至可以带着恶业往生。
——把这一整套的仪式仪轨做下来,好像修行者就可以既不受前世恶行的困扰,又能得到今生的福报,还能来世往生净土、成佛……
不光是这样,甚至于那些贪心的人还可以打打擦边球,先在人间享受够了美事,做做不那么过分的恶事,等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想享受也享受不到的时候,再赶紧信佛,在死亡的恐惧之下诚心忏悔,祈愿往生净土,最后不也能躲避恶业,获得种种福报吗?
真是这样吗?
丰子恺先生在《佛无灵》中描写过这么一类人:
他们的吃一天素,希望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这些人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这真是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文章中描写的这帮人,把所谓的信仰变成了“同佛做买卖”的交易,只图私利福报,没有真正的慈悲之心,也不想追求真理,这种人当然让人讨厌。但要命的是,这些人的行为,却不算违背佛理。按照因果报应,按照佛经上的许诺,这些人的确可以得到他们期待的福报。顶多因为他们的心不是特别诚,打点儿折扣罢了。
但如果纯粹做好事、完成仪式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福报,甚至可以成佛,那高僧大德苦修深奥玄妙的佛法,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还有 “许愿”和“还愿”。
除了民间习俗,佛经里也的确有关于“许愿”和“还愿”的记载。所以现在有不少人会到庙里许愿,什么儿子考上大学,我就给你磕头烧香啦;女儿病好,我就抄写多少遍经文啦。等愿望满足了,再来还愿。
但细想这件事,所谓“许愿”和“还愿”不就是在拿世俗的好处和神佛交易吗?而且许愿者进行的还是一种带有威胁味道的交易:你让我心满意足了,我就如何如何。言外之意,你没满足我,我也就不对你好了。
如果真的抱着功利现实的心态去许愿,那么的确就和做交易没什么区别。
首先,神佛不会真在乎信徒“重塑金身”“烧高香”之类世俗的好处。其次,如果真想弘扬佛教,顶礼膜拜,那就立刻去做啊,怎么能拿这些好处和神佛的力量去交换呢?
对于那些不相信佛教的人来说,“许愿”和“还愿”有点像怀疑佛教的人和佛教签订的赌约。可以让那些本不信佛教的人有机会去烧香或者抄佛经,客观上是有利于传播佛教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大妥当的,是不为佛教所提倡的。
对于这些佛教教义不可避免的世俗化例子,许多佛教人士的看法是,修行有无数法门,这些方法既然都记录在佛经内,那么它们自然都是真实的,也都是并行不悖的。有能力学佛法的去学最好,没能力学的光忏悔念佛也同样可以解脱成佛,学哪个就看你和哪种佛法有缘了。
但假如结合佛经和各学派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来看,我们会得到另一种更合乎逻辑的解释:
佛教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哲学性、学术性。释迦牟尼不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佛,而把自己当做先于他人开启智慧的老师。这时的佛教的唯物主义元素更浓:因果报应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神佛意志为转移;佛是众生的老师而不是统治者;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佛法;不鼓励使用咒术。
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学术味道越来越淡,宗教味道越来越浓。越到后来越强调神佛的外力,观世音菩萨、净土信仰越来越受欢迎;强调符咒和仪式的力量,产生了密宗。
佛教中带有超能力味道的“设定”也越来越多,一个普通工具念珠也成了神器,一个普通的开光也有了法力。既然神佛的外力强大,那么向神佛忏悔、求助就比自己修行更加有效。最后就演变成了,就算是刻苦学习佛理的僧人,也都同时兼修净土,因为后者的“性价比”更高。
从社会传播学的角度说,这是佛教作为一门大众宗教不得不做的妥协:在传播中,只有那些最容易修行的,给大众好处最多的教义才可能流传下去。而复杂抽象的教义,则被社会淘汰了。
从佛教自身来说,倒也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我们知道,佛教是大慈大悲的宗教。因此佛教设立的种种规矩仪式的本质,并不是想故意刁难人的,而是想让大众别在六道中受苦,早点解脱。也就是说,佛教是想尽力帮助大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的修行方法就不应该以复杂、艰苦为荣。如果有可能的话,当然会要尽量寻找容易、轻松的修行方法来帮助大众解脱。
佛教发展了这么多年,其修行方法,也应该是越来越容易、好处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倒是挺符合佛教救人脱离苦海的宗旨。
然而,快速消业的办法还不不只这一种。
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忏悔”。
《瑜伽师地论》中列出了十种业,认为这些业不会受果报。这十种业大部分都是人无意中所做的业,比如在睡梦中造业。但其中还有一种叫做“悔所损业”,意思是做了恶业之后诚心忏悔。
这也就是说,做了恶业再忏悔,就不会受恶报了。
基于这样的理论,佛教中有一套忏悔的仪式,来让修行者减轻恶业。《大乘造像功德经》上甚至说:“若彼众生作诸罪已,发心造像,求哀忏悔,决定自断,誓不重犯,先时所作皆得销灭。”意思是,如果诚心忏悔,建造佛像,那么所有的业都能消。
佛教的整个核心都在于如何不受业报。为此,传统佛教才会强调人修行需要多少劫的漫长时间。
可如果能通过忏悔就能消去部分业,那不是等于可以快速修行成佛了吗?
我们不妨来简单总结一下佛教中关于忏悔消业的一些理论:
忏悔可以消除过去的恶业(除了性质极为严重的几种恶业外)。
向佛、菩萨祈祷可以借助神力去除恶报。
向寺庙布施、念佛号、念咒语可以得到大量的好处。
信仰净土可以快速成佛,甚至可以带着恶业往生。
——把这一整套的仪式仪轨做下来,好像修行者就可以既不受前世恶行的困扰,又能得到今生的福报,还能来世往生净土、成佛……
不光是这样,甚至于那些贪心的人还可以打打擦边球,先在人间享受够了美事,做做不那么过分的恶事,等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想享受也享受不到的时候,再赶紧信佛,在死亡的恐惧之下诚心忏悔,祈愿往生净土,最后不也能躲避恶业,获得种种福报吗?
真是这样吗?
丰子恺先生在《佛无灵》中描写过这么一类人:
他们的吃一天素,希望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这些人佛堂里散出来,说的统是果报:某人长年吃素,邻家都烧光了,他家毫无损失。某人念《金刚经》,强盗洗劫时独不抢他的。某人无子,信佛后一索得男。某人痔疮发,念了“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痔疮立刻断根……此外没有一句真正关于佛法的话。这完全是同佛做买卖,靠佛图利,吃佛饭。这真是所谓:“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文章中描写的这帮人,把所谓的信仰变成了“同佛做买卖”的交易,只图私利福报,没有真正的慈悲之心,也不想追求真理,这种人当然让人讨厌。但要命的是,这些人的行为,却不算违背佛理。按照因果报应,按照佛经上的许诺,这些人的确可以得到他们期待的福报。顶多因为他们的心不是特别诚,打点儿折扣罢了。
但如果纯粹做好事、完成仪式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福报,甚至可以成佛,那高僧大德苦修深奥玄妙的佛法,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还有 “许愿”和“还愿”。
除了民间习俗,佛经里也的确有关于“许愿”和“还愿”的记载。所以现在有不少人会到庙里许愿,什么儿子考上大学,我就给你磕头烧香啦;女儿病好,我就抄写多少遍经文啦。等愿望满足了,再来还愿。
但细想这件事,所谓“许愿”和“还愿”不就是在拿世俗的好处和神佛交易吗?而且许愿者进行的还是一种带有威胁味道的交易:你让我心满意足了,我就如何如何。言外之意,你没满足我,我也就不对你好了。
如果真的抱着功利现实的心态去许愿,那么的确就和做交易没什么区别。
首先,神佛不会真在乎信徒“重塑金身”“烧高香”之类世俗的好处。其次,如果真想弘扬佛教,顶礼膜拜,那就立刻去做啊,怎么能拿这些好处和神佛的力量去交换呢?
对于那些不相信佛教的人来说,“许愿”和“还愿”有点像怀疑佛教的人和佛教签订的赌约。可以让那些本不信佛教的人有机会去烧香或者抄佛经,客观上是有利于传播佛教的,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大妥当的,是不为佛教所提倡的。
对于这些佛教教义不可避免的世俗化例子,许多佛教人士的看法是,修行有无数法门,这些方法既然都记录在佛经内,那么它们自然都是真实的,也都是并行不悖的。有能力学佛法的去学最好,没能力学的光忏悔念佛也同样可以解脱成佛,学哪个就看你和哪种佛法有缘了。
但假如结合佛经和各学派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来看,我们会得到另一种更合乎逻辑的解释:
佛教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有着很强的哲学性、学术性。释迦牟尼不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佛,而把自己当做先于他人开启智慧的老师。这时的佛教的唯物主义元素更浓:因果报应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神佛意志为转移;佛是众生的老师而不是统治者;个人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佛法;不鼓励使用咒术。
但是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的学术味道越来越淡,宗教味道越来越浓。越到后来越强调神佛的外力,观世音菩萨、净土信仰越来越受欢迎;强调符咒和仪式的力量,产生了密宗。
佛教中带有超能力味道的“设定”也越来越多,一个普通工具念珠也成了神器,一个普通的开光也有了法力。既然神佛的外力强大,那么向神佛忏悔、求助就比自己修行更加有效。最后就演变成了,就算是刻苦学习佛理的僧人,也都同时兼修净土,因为后者的“性价比”更高。
从社会传播学的角度说,这是佛教作为一门大众宗教不得不做的妥协:在传播中,只有那些最容易修行的,给大众好处最多的教义才可能流传下去。而复杂抽象的教义,则被社会淘汰了。
从佛教自身来说,倒也可以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我们知道,佛教是大慈大悲的宗教。因此佛教设立的种种规矩仪式的本质,并不是想故意刁难人的,而是想让大众别在六道中受苦,早点解脱。也就是说,佛教是想尽力帮助大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的修行方法就不应该以复杂、艰苦为荣。如果有可能的话,当然会要尽量寻找容易、轻松的修行方法来帮助大众解脱。
佛教发展了这么多年,其修行方法,也应该是越来越容易、好处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倒是挺符合佛教救人脱离苦海的宗旨。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
阴历怎么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