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俗文化远离中小学生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3 11:25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4-12 18: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原创题)让低俗文化远离中小学生柯 进①一提起证件,或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驾驶证、身份证、工作证和学生证等等。可是,在昆明的某些小学生手中,五花八门的低俗“恶搞证件”如今大行于市,且备受学生追捧。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昆明一些小学周边的商铺里,学生只需花5毛钱,就能轻松买到一套诸如“乖乖女证”、“失恋证”等“恶搞证件”。②就小学生的心性而言,购买和持有“恶搞证件”,并不见得其品德有多么低俗,更多的只是出于“好玩”。因此,对于孩子们的这些懵懂表现,家长和老师的反应大可不必过度紧张。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的社会绝不能听之任之。至少,从内容上看,这些个性化的“恶搞证件”确实包含有太多色情和暴力等因素,在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年幼无知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影响甚至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因而,对于这种“恶搞文化”的入侵,理应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③本来,当下社会广为流行的“恶搞”,不拘泥于固有的文化价值理念,敢于表现自己的文化品性,张扬自己的文化品格,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的一种表现。但问题是,这种另类的“恶搞”,不能冲破法律和道德边界,而应尊重社会主流的文化价值观,更应以遵守法律、不违背基本的社会公德、不超越公民道德底线为前提。④平心而论,“恶搞文化”之所以能在成人世界里广泛传播,就在于这种文化中的感性因素超过理性因素,正契合了现代社会人们“浅性阅读”的消费心理需求。但与之不同的是,当前各种“恶搞证件”之所以在小学校园流传,并非孩子们有这种客观需求,而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那些利欲熏心的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利用了孩子们的猎奇心理。但是,如果商家单纯为了经济利益而违背社会道德,或者说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不顾及道德的话,那么这种经济活动不但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反而还可能使社会道德面临解体的危险。⑤事实上,当前的“恶搞”作品可谓“推陈出新”。尤其是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恰好给“恶搞文化”的制作、发布和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可能性。⑥显然,在当前形势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才可能引导其走向规范。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在沟通中走入他们的内心,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倾向。同时,文化、工商和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的同时,我们的社会公德也应为各种文化传播和生产活动设定一道文明边界,以文化或商业自律的形式,使之在道德的规范下,逐渐形成一套文明的法则。只有这样,孩子们恬美的精神家园才能可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选自2008年11月13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围绕“让低俗文化远离中小学生”这一中心,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B.本文第二段着重议论低俗文化对学生的危害,从而论述了“让低俗文化远离中小学生”的必要性。C.文中运用“恶搞文化”在成人世界里广泛传播的事实材料,进一步论述了低俗文化对人们的毒害。D.当前的“恶搞”作品之所以“推陈出新”,是因为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不大,综合管理的不规范。2.本文认为造成“恶搞文化”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答: 3.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让低俗文化远离中小学生?请简要分析。答: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4-12 19:22
1.C(文中运用“恶搞文化”在成人世界里广泛传播的事实材料,意在与下文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利用孩子们的猎奇心理而不顾及道德地进行商业活动作对比,从而揭示出低俗文化的本质,而非“进一步论述了低俗文化对人们的毒害”)2.(1)当今社会某些人对所谓多元文化价值理念追求;(2)一些利欲熏心的商家,利用人们(孩子们)的猎奇心理和消费心理,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不顾及道德;(3)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恶搞文化”的制作、发布和传播推波助澜。(每点2分)3.(1)在内部,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对学生加强正确引导,及时沟通,进行人格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倾向。(2)在外部,(文化、工商和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让文化传播或商业生产活动在道德的规范下,逐渐形成一套文明的法则。(每点3分。如只答“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引导其走向规范”可给3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12 20:27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