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分析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的艺术特色?
论述题
分析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的艺术特色?
除了大量反映家庭、婚姻和爱情问题的篇章,关于对科举制弊端的抨击讽刺的篇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这类作品中,《叶生》当是独具一格,写的最深沉的一篇了。故事的大概是这样。
淮阳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却屡试不中,悲愤填膺,抑郁而死。但他死不瞑目,其鬼魂又幻形入世,尽力教导很赏识自己的邑尹丁乘鹤之子学习举业,使那个青年人考中进士,自己也“入北闱,竟领乡荐”。他说:“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纻,乃谓之利市哉!”怀才不遇的心境表露无疑,悲愤之极,又无可奈何。然而叶生北闱中式后,衣锦还乡,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听妻子说:“君死已久,何复言贵?”不啻迎头一棒,使他无言以对,便“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一个本已经死去的人,竟然凭着一股怨气而又幻出一个人形去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读到这些我们只能惊叹蒲氏著文的立意之奇巧、构思之新颖、想象之丰富。这应该是这篇文章最明显的艺术特征了。
《叶生》所表现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是反映时事,现实性强。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流弊越来越明显。为了获得一官半职,读书人埋头于时文八股,“代圣贤立言”,有的考生拉关系走后门,甚至行贿行骗,捞个举人、进士;有的主考官,或有眼无珠,或徇情枉法;以致真才实学者往往名落孙山,而那些文墨不通、品行低劣者往往又挤入衣冠之列,使本为选拔人才的制度,成为扼杀人才的机器。叶生如此的遭遇蒲松龄也深受其害,这应该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原始动机。
第三,文章所塑造的幻想人物具有具体的原型特点。了解蒲松龄生平的人应该知道,蒲松龄11岁随父读书,19岁应童子试,以 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施润章,更是对他赞赏有加。但此后蒲松龄却屡试不第。他开始了一生最贫困的生活。后来他到一户姓毕的大户名门教书,毕家两代对蒲松龄颇多赏识,宾主相处的十分融洽,蒲松龄在怀才不遇、家道贫寒的境遇中,有了很好的读书、写作的良好条件,也感到比较满足,就这样30年春来秋去,直到古稀之年才撤帐归家,到也有了“养老之田五十余亩”。此后才过了几年无忧无虑的舒适日子,也是这时才博得个岁贡功名。原来叶生就是蒲松龄自己人生的影子。同样的少年得志,同样的屡试不中,同样的成为为大户教书的先生,同样的因为学生的提携才得以实现心中夙愿。难怪评点家冯镇峦说“余谓此篇(《叶生》)即聊斋自作小传,故言之痛心。
《叶生》艺术特征的第四个表现是原型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现实。为了进一步揭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之深,作者并不以叶生的生作为结局,而是让叶生之魂随丁乘鹤而去,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教给丁,使其学业大进,很快登位做官。这一方面证明了叶生的确有真才实学,考不中并不是文不如人,另一方面也向人们展示了他“己不能达,而徒能致”的悲惨命运。接下来,作者写叶生因门生的帮助,获取了功名,衣锦还乡,回家见到妻子,说道:“我今贵矣。”这句话出自生前贫寒、亡已多年的叶生之口,听来令人心酸、心痛!《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了举人,疯疯癫癫,连叫“我中了”。此二人之言,何其相似乃尔!使人疯,致人死,死而不悟,这就显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
《聊斋志异》中对于科举制度的弊病的批判,尽管不及后来吴敬梓那样全面、彻底和深刻,但他是清代第一个以小说的形式来批判科举制的作家,而且笔锋相当犀利和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