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在镇州、易州、沧州、霸州、雄州等地设榷场,同辽进行贸易。宋人以茶、盐、布、药材、粮食、丝麻纺织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21:42
- 提问者网友:绫月
- 2021-02-01 04:36
品、漆器、硫磺、铜线等,交换辽人的马、羊等畜牧产品以及马具、刀剑等产品。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请回答:(1)材料中的“榷场是指什么?它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辽国”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是怎么一回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2-01 04:55
1.榷场:指中国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榷场贸易是因各地区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无常。宋太宗赵炅时期,宋辽间就已在宋境的镇州(今河北正定)等地设置榷场,不久即因宋辽战争而罢。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主要有在宋境的雄州(今河北雄县)、霸州(今河北霸州)、安肃军(今河北徐水)、广信军(今河北徐水西)等河北四榷场,以及辽境的新城(今河北新城东南)榷场。2.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融合。为开发蒙古地区和中国东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澶(chán)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澶渊之盟,当时除了极少数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要迁都避战,最后依靠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达成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而历史走向证明一切,此战之后,北宋迈向颠峰——宋仁宗朝就算称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颠峰,都不为过。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年三十万岁贡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诺的二十万,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契丹来讲,无疑是天上掉的大馅饼。不过契丹上下因此而与宋交好达百年之久,契丹铁骑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2-01 06:03
你说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