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句读之不知"中"之"的含义

答案:4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3 17:45
"句读之不知"中"之"的含义
最佳答案
个人认为 之 字无意义 从现代人习惯来说 应该是 不知句读 则惑不能解不过我是学工科的 对这些不太了解 以下是搜集资料 希望对你有用也释《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深圳市高级中学 贾晓明韩愈的名作《师说》,历来被人们视为学习古文的好教材,但文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一句,却各家解释不一。旧版高中语文课本(1987年版,1990年修订)在“句读之不知”句解释说:“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在“或师焉,或不(fǒu)焉”句解释说:“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这是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2001年春季用书(2000年版,2000年12月印刷)解释与旧版书相同。2003年春季用书(2000年11月第2版,2002年11月印刷)则改为“[句读之不知]不通晓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与此版本配套的《教师参考书》解释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这是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解释,不过没有明说。而课本121页《常见文言句式》的知识短文中,则明确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的例子。另外,《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一期刊登了动山先生的文章,同意此种解释,明确指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之’应当看成是宾语前置标志”。笔者以为,将“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看成宾语前置句是错误的。理由如次:首先,从语感上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与下面的“或师焉,或不焉”组合在一起,句子才完整;后者同前者构成意思上的分承。这句话实际上是:“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这样调整之后再读一读,其不完整性就更明显了;造成句子不完整的原因就是那个“之”在起作用——它不是宾语前置标志,而是结构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再读一读几个带有前置标志“之”的宾语前置句: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史记·魏公子列传》)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3.(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4.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5.(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6.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这些句子,无论从语感还是句型,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都无相同之处。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句子,即使去掉括号里的那部分,也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还只是短语。其次,从句子成分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句读”、“惑”,与我们日常说的“饭不吃,水不喝”中的“饭”、“水”一样,是受事主语,与后面的动词构成的是主谓关系;同类型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既然后两个句子不能看作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又怎能看作宾语前置句呢。另有一句名言,倒是与其相同:“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很明显,这里的“皮”也是受事主语,而“之”是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再次,我们看看几个带有否定词的宾语前置句:1.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2.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贾谊《论积贮疏》)3.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5.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庄子·知北游》6.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史记·淮阴侯列传》)7.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几个宾语前置句,否定词的位置都在前置宾语的前面,就笔者掌握的材料,还找不到否定词在前置宾语后面的例子;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显然不具备这个特点,即这句话如果是宾语前置句,语序则应是“不句读知,不惑解”才对。综上所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是宾语前置句,“之“也不是宾语前置标志,它只是一个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旧版教科书的解释是正确的。另外,“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全句的翻译,我认为还是按照类似互文那样,将后面分承部分调整顺序,译成“字句不明白,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解决,却不从师学习”为好。
全部回答
旧版高中语文课本(1987年版,1990年修订)在“句读之不知”句解释说:“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在“或师焉,或不(fǒu)焉”句解释说:“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这是把“句读之不知”中的“之”当作结构助词,翻译为“的”(一般是不翻译的)。新版高中语文课本2001年春季用书(2000年版,2000年12月印刷)解释与旧版书相同。2003年春季用书(2000年11月第2版,2002年11月印刷)则改为“[句读之不知]不通晓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与此版本配套的《教师参考书》解释为:“(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这是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解释,不过没有明说。而课本121页《常见文言句式》的知识短文中,则明确把这个句子当作宾语前置句的例子。另外,《语文世界》高中版2002年第一期刊登了动山先生的文章,同意此种解释,明确指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的‘之’应当看成是宾语前置标志”。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没什么具体意思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ATM提款每次最高限额?每天最高限额?
土壤碱性大对蔬菜有什么影响
做产检时可以吃早餐吗?
新浪爱问知识人的回答怎样修改
关于婚礼跟拍的十个常见问题
石家庄发热地板最好的品牌是哪个?有哪些牌子
hp5100se硒鼓最新报价是多少?
什么叫做电子商务物流?
台式电脑跟笔记本电脑的电量消耗差多少呢?
怎样 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呢
国航,国际航班托运行李最新规定。
小孩5岁了经常尿床怎么办?
防雾霾口罩北京在哪儿买?雾霾散不开
如何防止实木地板吸潮膨胀变形?
今日属羊运势(2015-4-25)
推荐资讯
致远逝的乌鸦阅读短文答案
小孩子总是喜欢咬手指甲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却
贾玲多大?
交警支队七大队地址在什么地方,想过去办事
谁手上有2012年中国地板十大品牌的名单的可以
谁有好的空调扇推荐下!
贵阳办公家具市场地址在哪里?有知道二手市场
用两个中间继电,器控制一个气缸,要有两个地
打听厨房装修用什么砖好?如何装修更省钱?
东台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服务中心办公地址在什
问一下道路隔音板价格?有哪位高手晓得?
万能的微薄啊告诉我,嘉兴学院悸动奶茶店的外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