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都和一切有什么区别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7 08:21
- 提问者网友:世勋超人
- 2021-03-16 14:49
文言文中的都和一切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16 16:10
“举”,作为实词,其课本中常见用法如下:①举起;擎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百钧.”②拿,用.《赤壁之战》:“吾不能~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③举出;提出.《屈原列传》:类迩而见义远.”④起身;腾起.《吕氏春秋?论威》:“兔起凫~.”⑤挂起;升起.《赤壁之战》:“中江~帆.”⑥推举;推荐.《陈情表》:“后刺史臣荣~臣秀才.”⑦举用;任用.《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贤以自佐.”⑧发动;兴起.《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而争起矣.”⑨举行;实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⑩举动;行为动作.《谭嗣同》:“全在天津阅兵之~.”⑾攻克;攻占.《过秦论》:“南取汉中,巴蜀.”⑿完成;成功.《孔雀东南飞》:“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⒀生育;养育.《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母窃~生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生女哺用脯.”⒁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论上》:“恤孤寡,阿党.”⒂科举;科举考试.《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下第.”【又】应举;参加科举考试.韩愈《讳辨》:“愈与李贺书,劝贺~进士.”⒃中举;考中.《芋老人传》:“乙先得~,登仕路.” 作为虚词,其意义用法多解释为“全,都”,表范围,副词.举疾首蹙頞.——《孟子 梁惠王下》举欣欣然有喜色.——《孟子 梁惠王下》杀人如不能举.——《史记 项羽本纪》或形容词,“所有的,全部的”.举家锦衣玉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聊斋志异 促织》又如:举门(满门,全家);举时(举世);举族(全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3-16 19:04
哈哈,就由我来回答吧。实词呢自不必说,就是有实义的词,因为太普遍所以平时不会被提起,文言文中基本上都是实词。主要是说虚词。
虚词,顾名思义,就是没意义的词,有时候用来作语言的后缀,有时候用来过渡,不做翻译的。举个例子。今天正好作业要求刚刚自习了《魏公子列传》,从中取经吧。
“公子勉之矣。”→公子您要努力啊。 这里的“之”就没实义,是虚词。
还有“何功之有”即“有何功”,“之”又虚了。
日常例子“唯利是图”就是“唯图利”→,只想谋求利益,这里的虚词就是“是”。
认真回答完毕,请验收。
- 2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3-16 17:51
文言文中的都有以下几个意思1.大都市。就跟现代汉语首都的都用法一致,2优美,漂亮。例句:雍荣闲雅甚都。4,感叹词,表赞美。6汇聚,例句:水泽所聚谓之都,第七个意思就是和现代汉语的都一样了,就是全部的意思。一切的古文意思和现代语意思是一样的,但是都和一切的区别就是,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全部,一切是没有条件限制的,这是意思上的区别,主要的是词性上的区别,都,是副词,不知道啥是副词可以百度一下,一切,是名次,一般作主语。例句: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在这句话中,一切就是主语了,表示这些事情,都,就是副词,修饰动词,起了强调作用,强调了全部是你造成了,和你关系很大!如果不大能理解,可以对比一下,第一句,这一切是你造成的,和,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在语气上就有明显的区别,第二句更重一些,显然就一些埋怨,强调的感觉了,这就是“都”的作用。
- 3楼网友:等灯
- 2021-03-16 17:26
都,文言用词是“皆”,意思侧重于“全部,一群,大家”
一切,文言用词为“尽”。意思侧重于“所有的,全部的”
例句: 事情办成了,大家都很欢喜。文言文:事成,众各皆欢喜。
例句:大家倾尽一切力量来办这件事。文言文:众尽力而为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