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用什么牌子复合肥比较好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5 11:06
- 提问者网友:未信
- 2021-03-15 01:26
辣椒用什么牌子复合肥比较好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3-15 01:42
辣椒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之一。在我市栽培较普遍,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100米的气候带种植,产品除了鲜食外,很大部分用作制干椒,也有一定量的深加工储藏销售。干椒具备了味辣、色鲜、油润、质细、香气浓等特点,很有市场竞争力。因此,普及提高辣椒高产优质生产,使产品更具备品性,优质价扬,形成新的经济支柱产业,已被人们广为关注。本文就此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着重从辣椒的土壤环境与施肥条件的相互关系总结分析,寻求影响辣椒正常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提出辣椒高产优质的土壤肥料技术措施体系,为大面积高产优质辣椒的生产提供依据。
1、高产优质辣椒生产的土壤环境
土壤是辣椒主要的生态条件之一,是辣椒赖以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从全市看,高产优质椒的土壤大多在轻粘土、壤土、砂壤土范围内,这类土壤基本能提供最佳水、肥、气、热的土壤环境。
1.1土壤质地与辣椒生长
辣椒生长,特别是辣椒产量质量,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田间观察能生产高产优质辣椒的土壤是轻粘土、壤土、砂壤土,因为这类土壤为辣椒生长提供了最佳的水、肥、气、热环境。土壤粘重,持水力强且排水不良,辣椒根系易受渍害;土壤粘重通透性差,土壤中气、水比例失调,早春土壤湿度低,根系发育受阻,椒株不能早发;土壤粘重保肥力好,潜在肥力高,但高温季节养分释放多,施肥不易控制造成辣椒徒长,诱发病虫害,影响果实质量。土壤质地过砂,排水虽好而持水不够,根系受干旱威胁;质地过砂通透性虽好,但气、水比例不平衡,土壤对空气温度的缓冲性差,高温季节椒株受热过盛而凋萎,且肥力水平太低,肥料易损失,椒株发育不良,影响后期结果,产量低。壤土具有粘土、砂土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二者的缺点是高产优质椒的理想土壤。
从全市主产辣椒地区的土壤质地看,砂土、粘土面积不小,这就必须通过改土措施,如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杆还土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土壤溶重,孔隙度,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溶重趋于1.1~1.3克/立方厘米范围,孔隙度趋于52~56%范围,基本能协调土壤水、肥、气、热条件。
1.2土壤水分与辣椒生长
土壤水分是所有土壤物理条件中的关键因子,它直接、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土壤有效水含量大,养分扩散快,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但较多的水分使紧实的土壤通气严重不良,土壤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代谢,严重时使根部或在发芽的种子局部缺氧,导致“朽根”、“烂种”现象。当土壤含水量低时,促使土体坚硬,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果实干物质积累少,影响品质。根系发育好,首先要求土壤有优良的持水性能,足够的通气空隙和低的土壤强度及适宜的热量状况,使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理想的土壤有效含水范围5.7~11%,田间持水量14~27%。
1.3土壤热量状况与辣椒生长
土壤热量的来源以太阳辐射热为主,还有土壤中物理、化学反应以及低等生物活动等都有热量产生。土壤及地面的温热状况对椒株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的条件有相互作用。土壤温度左右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机质的分解及养分释放。
土温是辣椒根系发育良好与否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根系活动功能。据调查土温低、根系代谢活性降低;土温超过正常温度(>30℃)侧根的代谢活性遭破坏。叶的长大,根的长粗,椒株的呼吸与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也受土温直接或间接影响。根系吸收养分以土温25℃左右为宜,在此条件下,茎、叶生长健壮,既不会因温度太低而生长缓慢,也不因温度太高使枝叶生长过旺而影响开花结果,初花期椒株开花授粉适温度20~27℃,低于15℃椒株生长缓慢,难以授粉,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授粉而落花,不座果。果实发育和转色期要求温度25℃-30℃。7-9月我市海拔700——1100米的凉亚热层气候带地面温度日均温可达27.7℃,10厘米处地温可达25.9℃,基本满足要求,而中亚热层气候带的下半层(500米以下)如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乌江干流河谷地带,夏季炎热,高温干燥,易造成日烧果,无光泽果。但可以提早种植,躲过高温期,生产早熟鲜椒上市,经济效益仍很佳。海拔1100-1500米的暖温层气候带,春暖迟,秋寒早,夏温不高,可采取保温设施,如地膜覆盖,增加地温(地膜内地温比外界地温高5℃-10℃)仍然可获得较好的收成。
1.4土壤PH值与辣椒生长
辣椒对土壤PH值的反应敏感。据调查了解辣椒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生长良好。这是因为土壤PH值与辣椒吸收养分相关,PH值过高使肥料有效性降低,造成吸收困难;过低也会使根细胞原生质膜透性受到破坏而减少对养分的净吸收。还有一些养分如P、B、Mο等,,在酸性过大时有效性差,但Mn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在过酸的,过碱的土壤中,P以磷酸铁铝或磷酸钙存在变成缓效态,不易被吸收。当土壤PH值<5.5时,根际微生物主要是真菌,而中性土壤中则以细菌为主。硝化作用微生物喜欢中性或PH值偏高的土壤环境。因此强酸土壤硝化作用弱,硝态氮含量低,极易诱发氨态氮中毒。由此可见,土壤在微酸性至微碱性(PH5.8-8)范围内适宜辣椒生长发育。当然,这与辣椒产量质量没有肯定的相关关系,但强酸和强碱性土壤使肥料有效性降低,根际微生物活动弱等阻碍因子出现,对椒株生长不利影响产量质量。这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科学施肥,调整作物布局等措施可得到矫正。PH值低于5.8可施石灰提高PH值;PH值高于8.0的土壤,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种植辣椒;接近8.0的石灰土可以施用酸性或中性肥料降低PH值。
2、高产优质椒生产的合理施肥
辣椒是可塑性强的果用经济作物,对施肥的反映十分敏感。合理
施肥是有效促进椒株前期发得起,中期不出现疯长,后期不早衰,争取二次结果,确保高产优质。
2.1辣椒施肥调查
辣椒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需肥量大,对施肥反应十分敏感,要求也较高。如何根据辣椒营养特性,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平衡施肥研究报导的却不多。除辣椒主产地的遵义、绥阳、红花岗等县(区)辣椒专用复混肥施用覆盖面积较大外,施用单质N、P、K肥较普遍,存在N肥重,P、K肥轻,微素肥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辣椒产量质量的提高。
辣椒施肥“定量化”普及率较高,但只能解决椒株总的需肥量,不能解决椒株所需的养分比例和不同生育期的需要量比。椒株生长发育要吸收各种养分,决定它生长和产量好坏的却是它需要的有效养分中相对含量较少的某种养分,如微量元素Ca、Mg、Zn、B等。无视这一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产量质量。如N肥多而缺其它营养元素配合,除导致椒株疯长、枝叶嫩弱、诱发病虫害外,会使硝酸盐在果实内大量积累,人食用后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发高铁血蛋白症。近年还发现亚硝酸或亚硝酸盐等物质在人体内与次级胺结合形成亚硝酸胺有致癌作用。少施N肥,提倡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将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432PPM以下,是非常必要的。
2.2高产优质椒的合理施肥
辣椒对N、P、K肥三要素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Ca、Mg、Fe、B、Zn、Mn等多种微量元素肥。在合理施肥上,应根据辣椒需肥特性,土壤供肥性和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素肥的适宜用量,比例和相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做到椒株需求量与供给的平衡,N、P、K与微量元素的平衡,有机肥与无机肥(化肥)的平衡。研制、生产、供应椒农优质辣椒专用复混肥。目前可采用N:PO:KO为1:2.4:1.6,含量(%)为5-12-8较适宜。同时大力提倡施用生物菌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实现辣椒绿色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何平衡施肥,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施用,椒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好的经验,即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早施秋肥。
2.2.1苗床肥。主要根据床土的肥沃程度,小苗长势而定。小苗需肥量少,适当补充一些肥是为了改变弱苗的叶色由黄变绿,有利光合作用,促进小苗茁壮生长,增强椒株抗寒性和早熟性。一般在2叶一心时施用一次断奶肥,用清淡粪水浇施为宜。以后在移栽前 一星期施一次送嫁肥,可用清粪水加适量尿素、硼(B)、锌(Zn)等微肥浇施。
2.2.2底肥。辣椒底肥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最好头年堆制腐熟备用。一般亩施1500-2000公斤,加专用复混肥25公斤,锌肥(Zn)3-4公斤,施入植穴底部,做到土肥相融,以免灼伤根系。定植时用清粪水作定根肥,有利根系恢复,保证成活。
2.2.3提苗肥。辣椒定植成活后,10-15天结合浅中耕施用清粪水1000公斤,加N肥5公斤提苗,以促根、茎、叶的生长。若底肥未施锌(Zn)肥,可加3-4公斤与清粪水、N肥混合淋穴。
2.2.4稳施花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辣椒开花而果实尚不多的时期,追肥既要满足分枝、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肥过多而导致徒长,引起落花。应结合中耕培土施用清粪水1500公斤,加辣椒专用复混肥20公斤或生物菌肥(数量按养分含量高低临时确定)。
2.2.5重施果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立秋前正是椒株大量挂果时期,需肥量大要重施追肥。一般亩用清粪水1500公斤,加专用复混肥25公斤或生物菌肥。在此期正常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施肥方法以根外追肥效果好,可补充土壤施肥的不足与元素的欠缺。大量元素(N、P、K)喷施浓度1%,微量元素0.5%以下为宜。
2.2.6早施秋肥。对中、晚熟品种尤为重要,可提高产量,增加
秋椒果重。在立秋后至处暑前(8月底左右),亩施清粪水1500公斤,专用复混肥10公斤或生物菌肥,丢穴后淋清粪水。
1、高产优质辣椒生产的土壤环境
土壤是辣椒主要的生态条件之一,是辣椒赖以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从全市看,高产优质椒的土壤大多在轻粘土、壤土、砂壤土范围内,这类土壤基本能提供最佳水、肥、气、热的土壤环境。
1.1土壤质地与辣椒生长
辣椒生长,特别是辣椒产量质量,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田间观察能生产高产优质辣椒的土壤是轻粘土、壤土、砂壤土,因为这类土壤为辣椒生长提供了最佳的水、肥、气、热环境。土壤粘重,持水力强且排水不良,辣椒根系易受渍害;土壤粘重通透性差,土壤中气、水比例失调,早春土壤湿度低,根系发育受阻,椒株不能早发;土壤粘重保肥力好,潜在肥力高,但高温季节养分释放多,施肥不易控制造成辣椒徒长,诱发病虫害,影响果实质量。土壤质地过砂,排水虽好而持水不够,根系受干旱威胁;质地过砂通透性虽好,但气、水比例不平衡,土壤对空气温度的缓冲性差,高温季节椒株受热过盛而凋萎,且肥力水平太低,肥料易损失,椒株发育不良,影响后期结果,产量低。壤土具有粘土、砂土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二者的缺点是高产优质椒的理想土壤。
从全市主产辣椒地区的土壤质地看,砂土、粘土面积不小,这就必须通过改土措施,如多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杆还土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控土壤溶重,孔隙度,改变土壤物理性状,使土壤溶重趋于1.1~1.3克/立方厘米范围,孔隙度趋于52~56%范围,基本能协调土壤水、肥、气、热条件。
1.2土壤水分与辣椒生长
土壤水分是所有土壤物理条件中的关键因子,它直接、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土壤有效水含量大,养分扩散快,有利于根系的吸收,但较多的水分使紧实的土壤通气严重不良,土壤缺氧影响根系的呼吸代谢,严重时使根部或在发芽的种子局部缺氧,导致“朽根”、“烂种”现象。当土壤含水量低时,促使土体坚硬,根系发育受阻,导致果实干物质积累少,影响品质。根系发育好,首先要求土壤有优良的持水性能,足够的通气空隙和低的土壤强度及适宜的热量状况,使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理想的土壤有效含水范围5.7~11%,田间持水量14~27%。
1.3土壤热量状况与辣椒生长
土壤热量的来源以太阳辐射热为主,还有土壤中物理、化学反应以及低等生物活动等都有热量产生。土壤及地面的温热状况对椒株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对土壤中水、肥、气、热的条件有相互作用。土壤温度左右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机质的分解及养分释放。
土温是辣椒根系发育良好与否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根系活动功能。据调查土温低、根系代谢活性降低;土温超过正常温度(>30℃)侧根的代谢活性遭破坏。叶的长大,根的长粗,椒株的呼吸与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也受土温直接或间接影响。根系吸收养分以土温25℃左右为宜,在此条件下,茎、叶生长健壮,既不会因温度太低而生长缓慢,也不因温度太高使枝叶生长过旺而影响开花结果,初花期椒株开花授粉适温度20~27℃,低于15℃椒株生长缓慢,难以授粉,易引起落花落果。高于35℃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授粉而落花,不座果。果实发育和转色期要求温度25℃-30℃。7-9月我市海拔700——1100米的凉亚热层气候带地面温度日均温可达27.7℃,10厘米处地温可达25.9℃,基本满足要求,而中亚热层气候带的下半层(500米以下)如赤水河、芙蓉江、洪渡河、乌江干流河谷地带,夏季炎热,高温干燥,易造成日烧果,无光泽果。但可以提早种植,躲过高温期,生产早熟鲜椒上市,经济效益仍很佳。海拔1100-1500米的暖温层气候带,春暖迟,秋寒早,夏温不高,可采取保温设施,如地膜覆盖,增加地温(地膜内地温比外界地温高5℃-10℃)仍然可获得较好的收成。
1.4土壤PH值与辣椒生长
辣椒对土壤PH值的反应敏感。据调查了解辣椒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生长良好。这是因为土壤PH值与辣椒吸收养分相关,PH值过高使肥料有效性降低,造成吸收困难;过低也会使根细胞原生质膜透性受到破坏而减少对养分的净吸收。还有一些养分如P、B、Mο等,,在酸性过大时有效性差,但Mn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在过酸的,过碱的土壤中,P以磷酸铁铝或磷酸钙存在变成缓效态,不易被吸收。当土壤PH值<5.5时,根际微生物主要是真菌,而中性土壤中则以细菌为主。硝化作用微生物喜欢中性或PH值偏高的土壤环境。因此强酸土壤硝化作用弱,硝态氮含量低,极易诱发氨态氮中毒。由此可见,土壤在微酸性至微碱性(PH5.8-8)范围内适宜辣椒生长发育。当然,这与辣椒产量质量没有肯定的相关关系,但强酸和强碱性土壤使肥料有效性降低,根际微生物活动弱等阻碍因子出现,对椒株生长不利影响产量质量。这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科学施肥,调整作物布局等措施可得到矫正。PH值低于5.8可施石灰提高PH值;PH值高于8.0的土壤,调整种植结构,避免种植辣椒;接近8.0的石灰土可以施用酸性或中性肥料降低PH值。
2、高产优质椒生产的合理施肥
辣椒是可塑性强的果用经济作物,对施肥的反映十分敏感。合理
施肥是有效促进椒株前期发得起,中期不出现疯长,后期不早衰,争取二次结果,确保高产优质。
2.1辣椒施肥调查
辣椒生育期长,又是多次采收,需肥量大,对施肥反应十分敏感,要求也较高。如何根据辣椒营养特性,土壤养分含量状况进行平衡施肥研究报导的却不多。除辣椒主产地的遵义、绥阳、红花岗等县(区)辣椒专用复混肥施用覆盖面积较大外,施用单质N、P、K肥较普遍,存在N肥重,P、K肥轻,微素肥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辣椒产量质量的提高。
辣椒施肥“定量化”普及率较高,但只能解决椒株总的需肥量,不能解决椒株所需的养分比例和不同生育期的需要量比。椒株生长发育要吸收各种养分,决定它生长和产量好坏的却是它需要的有效养分中相对含量较少的某种养分,如微量元素Ca、Mg、Zn、B等。无视这一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产量质量。如N肥多而缺其它营养元素配合,除导致椒株疯长、枝叶嫩弱、诱发病虫害外,会使硝酸盐在果实内大量积累,人食用后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发高铁血蛋白症。近年还发现亚硝酸或亚硝酸盐等物质在人体内与次级胺结合形成亚硝酸胺有致癌作用。少施N肥,提倡多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将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432PPM以下,是非常必要的。
2.2高产优质椒的合理施肥
辣椒对N、P、K肥三要素均有较高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吸收Ca、Mg、Fe、B、Zn、Mn等多种微量元素肥。在合理施肥上,应根据辣椒需肥特性,土壤供肥性和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素肥的适宜用量,比例和相应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做到椒株需求量与供给的平衡,N、P、K与微量元素的平衡,有机肥与无机肥(化肥)的平衡。研制、生产、供应椒农优质辣椒专用复混肥。目前可采用N:PO:KO为1:2.4:1.6,含量(%)为5-12-8较适宜。同时大力提倡施用生物菌肥,减少化肥用量,逐步实现辣椒绿色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何平衡施肥,根据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施用,椒农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好的经验,即轻施苗肥,稳施花肥,重施果肥,早施秋肥。
2.2.1苗床肥。主要根据床土的肥沃程度,小苗长势而定。小苗需肥量少,适当补充一些肥是为了改变弱苗的叶色由黄变绿,有利光合作用,促进小苗茁壮生长,增强椒株抗寒性和早熟性。一般在2叶一心时施用一次断奶肥,用清淡粪水浇施为宜。以后在移栽前 一星期施一次送嫁肥,可用清粪水加适量尿素、硼(B)、锌(Zn)等微肥浇施。
2.2.2底肥。辣椒底肥以肥效持久的有机肥为主,有机肥最好头年堆制腐熟备用。一般亩施1500-2000公斤,加专用复混肥25公斤,锌肥(Zn)3-4公斤,施入植穴底部,做到土肥相融,以免灼伤根系。定植时用清粪水作定根肥,有利根系恢复,保证成活。
2.2.3提苗肥。辣椒定植成活后,10-15天结合浅中耕施用清粪水1000公斤,加N肥5公斤提苗,以促根、茎、叶的生长。若底肥未施锌(Zn)肥,可加3-4公斤与清粪水、N肥混合淋穴。
2.2.4稳施花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辣椒开花而果实尚不多的时期,追肥既要满足分枝、开花、结果的需要,又要防止追肥过多而导致徒长,引起落花。应结合中耕培土施用清粪水1500公斤,加辣椒专用复混肥20公斤或生物菌肥(数量按养分含量高低临时确定)。
2.2.5重施果肥。7月下旬至8月上旬,即立秋前正是椒株大量挂果时期,需肥量大要重施追肥。一般亩用清粪水1500公斤,加专用复混肥25公斤或生物菌肥。在此期正常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施肥方法以根外追肥效果好,可补充土壤施肥的不足与元素的欠缺。大量元素(N、P、K)喷施浓度1%,微量元素0.5%以下为宜。
2.2.6早施秋肥。对中、晚熟品种尤为重要,可提高产量,增加
秋椒果重。在立秋后至处暑前(8月底左右),亩施清粪水1500公斤,专用复混肥10公斤或生物菌肥,丢穴后淋清粪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3-15 02:31
史丹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