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特点
- 提问者网友:浪荡绅士
- 2021-07-28 06:4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7-28 08:19
周初,统治者对同姓命氏,就是给同姓各分族确立管理区域,然后以宗法制度使同姓之间层层不可觊觎,从而保证了同姓中的秩序。对异姓,以“赐姓”为一些已亡的姓族的遗子孙确立姓族名,使这些姓族得以延续,从而显示周天子宏恩.并以命氏为各姓族确立占领区域及区域名称,以姻亲关系、赐姓命氏等手段将各姓族纳入周人的统治之下。
程德祺曾指出,“我国古代有姓有氏,姓是氏族名称。一个人姓什么就表示他属于什么氏族。氏是家族或宗族的名称,它来源于男性始祖的名字、居地、官号以及职业等等。一个人属于什么族、什么宗就以什么为氏。”
周人十分讲究族类之别,而“姓”就是判定类别的标准,所以要讲“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礼记·大传》),所以要讲“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左传》隐公十一年),所以还要讲“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左传》襄公十二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同姓不婚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族属的长存与繁荣。
到了春秋中期,很多原来的贵族没落,氏开始下降民间。仲尼七十二弟子几乎没有不系氏以称的,但他们的身份却贵贱不一,其中的绝大多数恐怕是来自庶民阶层,所以才会投奔在孔子门下,学干禄之术。然则,从七十二弟子所系的氏名看,有许多是公族子弟的后裔,如公西华、公明贾、公伯寮等等。这个现象,恐怕就是那些的没落贵胄子弟,依然摆脱不了他们原来的贵族情结,虽降在皂隶,还是要摆一下老爷的谱。
从春秋中晚期到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竞相展开。而变法的结果,则导致了新旧政治体制与社会体制的转变:支撑宗族生存与发展的井田制、封建制与采邑制解体了,世官世禄亦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则是国家普遍的授田制、郡县制、俸禄制与官僚制度。原有的姓氏流入民间;庶民通过军功等成为官吏,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姓氏。到两汉时期都有了姓氏。国家授田之后编户齐民,平民和土地紧密结合,借助姓氏标示血统。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7-28 09:41
- 2楼网友:往事埋风中
- 2021-07-28 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