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读后感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2 04:27
- 提问者网友:美人性情
- 2021-02-01 19:22
中国的经济读后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2-01 20:40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2-01 21:17
近日,拜读了郎咸平教授的《谁在谋杀中国经济》一书,郎教授是我极佩服的教授之一,故对此书也是抱了很大的期望。
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华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顺带也提到了外交方面。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讨中华文化的劣根性、四大茫然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商帮的兴起和没落,有些角度是很有意思的,我以前从未那样想过。
郎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有三大致命伤:投机取巧、浮躁、思维僵化。其实投机取巧这点我倒是不太同意的。郎教授举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等例子来说明中华文化的投机取巧,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诸葛亮等会如此做,是因为他有绝对的把握,而非郎先生所说的小概率事件。而国人意识中崇拜诸葛亮的这些计谋,也并非崇拜诸葛亮的运气好,而是崇拜他的运筹帷幄,知道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所以我不认为这是投机取巧。当然就如郎教授所说,如有足够资源可以“杀鸡用牛刀”、“千金拨四两”自然是更好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呢,难道就什么都不做吗?关于浮躁这一点,我其实还是赞同的。其实,我认为这也是造成郎教授后面所说的四大茫然的元凶。至于说思维僵化这一点,我感觉比较复杂。若说中华文化思维僵化的话,这么长久的历史中我们有那么多的发明,绝对算不上是思想僵化,但是同样的,历史证明,一般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民族往往是固步自封的,确实不算开放。所以,我觉得说是思维僵化,可能还没有真正地触摸到中华文化的本质。
至于郎教授所说的中华文化的四大茫然,第一个是就知道赚钱。其实这个说法是不确切的,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执着的是“如何光宗耀祖”。以前是做官,所以大家都读书考科举,如今是有钱,所以大家忙着赚钱。说到底,这是小农经济长期盛行的产物,是历史的遗留。第二第三第四分别是不了解世界、不了解别人为什么那么看你、不了解自己的缺点。我基本是全部赞同的,事实上,我得承认,我同大多数国人一样,也是存在这些茫然的,郎教授这么一说,我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就是多多与外界沟通交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看多听多想,事情才会看得比较透彻。而正如郎教授所说,国人浮躁的这一缺陷,阻碍了深层次的交流和思考,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茫然。
至于四大商帮晋商、徽商、浙商和粤商,从郎教授所述来看,我觉得他们发迹的根本原因还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是时代的宠儿。当然,每个时代都会有机遇,关键在于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准备好,有没有抓住。而他们的没落,可归结为一个时代的终结。当然,他们自身肯定存在一些原因,但是从根本原因来看,还是因为当时环境的有利因素消失了,再加上一些内部的原因,所以败落了。
这本书比较浅显易懂,而且郎教授引经据典,又举了很多实例来 说明他的观点,我还是受益良多的。以上也发表了我的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仅仅是我看完本书后的一些思考,记录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