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月和阳历的一月为何叫法不同?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2 11:42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10-11 15:11
农历一月和阳历的一月为何叫法不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10-11 15:43
现行农历采用定朔和定气编排月日,而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依准确的轨道来计算的,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在近日点时刻,运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扫过的角度也就最快,而节气(对应地面上太阳直射某个纬度圈)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时间就越短,相反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慢,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的时间间隔越长。 所以在近日点附近(大约在冬至后第13天左右)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这样在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很小。而农历12月和正月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成为闰月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反在远日点(大约在夏至后的13天左右)附近的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大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间隔时间,所以在远日点附近的农历5,6,7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多,所以农历就多闰5,6,7这几个月。而在清代1645年后至今闰正月和闰12月一次都没出现过。 实际上,近日点就是农历的“闰衰”点而远日点是农历的“闰盈”点。现行农历闰月出现的频率反映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这一天文现象,农历闰月也是有很强的天文意义的。 由于天球极移的影响,地球轨道的长轴相对于黄道的某一点来说在缓慢东移,相对黄道的某一点来说,春分点缓慢西移,所以近日点正在远离冬至点正向春分点方向移动,将来当近日点移动到夏至点后就会与现在的情况相反,即闰5,6月是不容易出现的事,而闰12月和闰正月却很常见的事。 如果出现“闰十二月”,我们就会在闰12月的月底庆祝农历除夕和春节,因为第一个“十二月”后不是正月。而如果出现“闰正月”,我们当然在第一个正月过大年初一了。 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几代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们看来,既然他们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 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么正月的“正”字,就应该读作“改正”的“正”字音,为什么人们却把它读作“长征”的“征”字音呢?因秦始皇姓赢名政,他觉得“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说是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公历来自西方,“元”就是“首”、“第一”的意思,所以1月也就称为元月。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10-11 17:08
"正月" 是一个第一个、完整的、开始的月。为了避讳秦始皇在这里有特殊的念法:“ zhēng”。“元”有开始的意思,元月就是开始的月,一年中第一次日出叫“元旦”农历是按照太阳运动的规律——节气和月亮朔望(圆、缺)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当节气和朔望相差超过半个月就增加一个月(闰月)。闰月中没有哦12月也不是绝对的。
- 2楼网友:空山清雨
- 2021-10-11 15:55
农历是按中国的传统继承下来的。阳历是西方传过来的。所以叫发不同。闰12月是按地球公转的推算的。地球其实绕太阳旋转,所需要的时间都不一样。一个大轮回好像是76年吧。中国的农历当时还没达到这个高度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