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青年志愿者对自身有什么样的要求和锻炼?
- 提问者网友:相思似海深
- 2021-05-10 03:29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5-10 04:27
1、一般要求身体、精神健康。 2、热心公益事业,不怕困难,甘于奉献。
3、思想品质优良,无不良嗜好,无违法乱纪行为,有积极进取心,热心公益事业。
4、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5、成为志愿者后能够坚持志愿活动,能遵守志愿者守则及规章制度。
6、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5-10 05:59
青年志愿者是指具有一 定专业技能,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志愿无偿的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以报名的方式自愿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的青年。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从事志愿工作是慈善为怀、乐善好施的表现,把志愿工作看成一种单方面的施予;认为志愿工作只是为了减轻专职人员的工作负担,把志愿者当作“廉价劳动力”;认为只有那些不愁衣食及有大量空余时间的人,才有资格或才会参加志愿工作。其实,每个人都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促进社会进步的能力,同样,每个人都有促进社会繁荣进步的义务及责任。参与志愿工作是表达这种“权利”及“义务”的积极和有效的形式。在服务 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自身得到提高、完善和发展,精神和心灵得到满足,因此,参与 志愿工作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参与志愿工作, 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同时也是在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志愿服务个人化、人性化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 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这项计划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 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团组织和青年 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在青年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 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 工作。
2.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采取公开招募、定期轮换 、长期坚持的接力机制,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农业科技推广、医疗卫生 等方面的服务。
3、织动员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 ,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 广农村实用技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青年自愿者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服务精神。
“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为青年志愿者行动口号。
宗旨是:通过开展自愿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高青年的整体素质,为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