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背景??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03:34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3-15 22:58
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15 23:13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已赞同150| 评论(1)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
风雪夜归人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已赞同150| 评论(1)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3-16 01:5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3-16 00:35
译文。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féng xuě sù fú róng shān zhǔ rén
逢 雪 宿 芙 蓉 山 主 人
táng liú cháng qīng
唐 刘 长 卿
rì mù cāng shān yuǎn
日 暮 苍 山 远 ,
tiān hán bái wū pín
天 寒 白 屋 贫 :
暮色降山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chái mén wén quǎn fèi
柴 门 闻 犬 吠 ,
fēng xuě yè guī rén
风 雪 夜 归 人
- 3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3-15 23:30
刘长卿,洛阳人,字文房,他约生于开元十四年(726),主要创作活动在安史之乱以后。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又屡试不第,长期功名无成。直到四十多岁方才中第,授长洲县尉,真可谓“一官成白首”。(《松江独宿》)入仕后,他的遭遇反而更不幸,肃宗乾元元年(759),即因为“刚而犯上”被贬为南巴县尉,直到正元二年(761)春天时才北归苏州。刘长卿曾以“沧海一穷鳞”来自喻。(《负谪后登干越亭作》)其后,刘长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漫游干谒,以求得政治上的出路。大历二年(767)二入长安求官,但一无所获;大历四年又扁舟南下,漂泊湖湘间。他在诗中描写自己的生活时说:“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睢阳赠李司仓》)这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生活写照,也是当时许多求宦文人的写照,为了生计与前途,不得不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奔走于权贵势要门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正是写于这个时候,诗人正在为生计与前图而奔波。由于他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的。长期的悒郁寡欢,使他的诗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调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怅衰飒的心绪,所以显得凄清悲凉。
也可以这样理解本诗:因为“日暮苍山远”而不得不借宿于山中人家,半夜却为柴门犬吠惊醒,原来主人风雪夜归。诗人于此油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情,这个夜归人不是跟自己一样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么,如此的风雪之夜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四处奔波!“风雪夜归人”,不只是芙蓉山主人,不只是诗人刘长卿,也不只是求宦之人,而是天下苍生。如此,“风雪夜归人”便具有了写实和象征的双重意味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