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粉可以解酒吗?就是喝酒之前喝酵母粉真的不会醉吗?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3 06:17
- 提问者网友:雾里闻花香
- 2021-02-12 07:30
酵母粉可以解酒吗?就是喝酒之前喝酵母粉真的不会醉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2-12 07:38
“根本没有真正能解酒的灵丹妙药!吃酵母粉也一样,没有任何作用的。
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20%在胃中吸收,其余被小肠吸收。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后,最终要靠肝脏来解毒,乙醇先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人酒量的大小,完全由体内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来决定。而这两种酶的多少,是先天形成的,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增加这两种酶的分泌。
那些喝酒容易脸红、上头的人,正是因为体内缺少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所以不适合喝酒。在我国人群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缺乏者约占1/3。
事实上,包括市面上的“解酒药”,无论中药西药,都不存在彻底的解酒作用。
常见的中药解酒方剂,大多含葛花(根)、黄苓、黄连、柴胡等发散降逆、醒脑提神的药物(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醉酒症状)。除了葛花对肝脏有一些保护作用外,其他药物根本没有促进酒精代谢、替人体“消化分解”酒精的作用。
即使是临床用于解救酒精中毒的西药——纳洛酮,也有昏迷催醒、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脑组织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抗休克、解毒等作用,但这些仅仅是解除酒后不适而已。尚佳说:“避免伤肝,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喝酒、不喝酒,尤其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
民间解酒法,其实不管用
除了“解酒药”,民间还流传着很多“解酒验方”,比如喝牛奶、喝醋、喝浓茶、吃梨、吃白菜心等。这些“验方”有解酒效果吗?专家认为,这些民间“验方”和“解酒药”一样,更多的是心理暗示作用,缓解一下呕吐、泛酸的痛苦。“多喝水、到医院输液,其实也能缓解醉酒症状。”尚佳说。
国外也流传着不少解酒“验方”,比如人们认为很多食物有解酒功效,如萝卜、香蕉、梨、柚子、西红柿、水蜜桃、茶叶、葛花、菊花、扁豆等。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雷切尔·弗里曼和阿伦·卡罗尔在《英国医学杂志》撰文指出,从服用阿司匹林、吃香蕉、吃澳大利亚酵母酱到喝水,民间流传着很多种防止喝醉或缓解醉酒的方法,但没有科学证据能够表明这些方法真的管用。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马克·西格尔指出,喝酒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或退热净可能导致肝病或胃痛。2005年,英国、荷兰就联合进行实验来验证常见解酒法的功效,这些办法包括止痛药托芬那酸,神经阻断药物心得安和治疗恶心、眩晕的托烷司琼三种药物,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洋蓟和仙人掌果四种食物,以及果糖解酒法。
实验发现,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和托芬那酸对部分受试者的某些症状有缓解作用,但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说服性证据”证明这些物质确实可防止喝醉或治疗醉酒。
“解酒药”真能解酒?多是心理作用
有人会说,吃了“解酒药”或解酒保健品,明显感觉喝酒后不那么难受了,甚至酒量也增加了。
专家认为,“解酒药”解酒其实是假象,顶多是缓解酒后腹胀、恶心、呕吐、泛酸的感觉,更多时候是心理安慰作用。许多“解酒药”含有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能缓解饮酒者的头痛反应,轻度饮酒者服用“解酒药”,感觉会舒服一些,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酒量,也不可能“完全保护肝脏和胃黏膜不受酒精伤害”。
喝酒时的情绪好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酒量,比如说喝闷酒容易醉。许多人在吃完“解酒药”后,自认为有了“保护伞”,就放开肚皮喝,很容易造成酒量大增的假象。
也有人觉得自己服用“解酒药”后再饮酒,少了恶心、泛酸感,所以觉得这些解酒产品能够分解酒精、保护肝脏,其实不然。
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20%在胃中吸收,其余被小肠吸收。乙醇被吸收进入血液后,最终要靠肝脏来解毒,乙醇先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酸,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人酒量的大小,完全由体内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来决定。而这两种酶的多少,是先天形成的,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增加这两种酶的分泌。
那些喝酒容易脸红、上头的人,正是因为体内缺少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所以不适合喝酒。在我国人群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缺乏者约占1/3。
事实上,包括市面上的“解酒药”,无论中药西药,都不存在彻底的解酒作用。
常见的中药解酒方剂,大多含葛花(根)、黄苓、黄连、柴胡等发散降逆、醒脑提神的药物(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醉酒症状)。除了葛花对肝脏有一些保护作用外,其他药物根本没有促进酒精代谢、替人体“消化分解”酒精的作用。
即使是临床用于解救酒精中毒的西药——纳洛酮,也有昏迷催醒、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脑组织供氧、恢复脑细胞功能、抗休克、解毒等作用,但这些仅仅是解除酒后不适而已。尚佳说:“避免伤肝,唯一的办法就是少喝酒、不喝酒,尤其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
民间解酒法,其实不管用
除了“解酒药”,民间还流传着很多“解酒验方”,比如喝牛奶、喝醋、喝浓茶、吃梨、吃白菜心等。这些“验方”有解酒效果吗?专家认为,这些民间“验方”和“解酒药”一样,更多的是心理暗示作用,缓解一下呕吐、泛酸的痛苦。“多喝水、到医院输液,其实也能缓解醉酒症状。”尚佳说。
国外也流传着不少解酒“验方”,比如人们认为很多食物有解酒功效,如萝卜、香蕉、梨、柚子、西红柿、水蜜桃、茶叶、葛花、菊花、扁豆等。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雷切尔·弗里曼和阿伦·卡罗尔在《英国医学杂志》撰文指出,从服用阿司匹林、吃香蕉、吃澳大利亚酵母酱到喝水,民间流传着很多种防止喝醉或缓解醉酒的方法,但没有科学证据能够表明这些方法真的管用。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马克·西格尔指出,喝酒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或退热净可能导致肝病或胃痛。2005年,英国、荷兰就联合进行实验来验证常见解酒法的功效,这些办法包括止痛药托芬那酸,神经阻断药物心得安和治疗恶心、眩晕的托烷司琼三种药物,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洋蓟和仙人掌果四种食物,以及果糖解酒法。
实验发现,干酵母、琉璃苣提取物和托芬那酸对部分受试者的某些症状有缓解作用,但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说服性证据”证明这些物质确实可防止喝醉或治疗醉酒。
“解酒药”真能解酒?多是心理作用
有人会说,吃了“解酒药”或解酒保健品,明显感觉喝酒后不那么难受了,甚至酒量也增加了。
专家认为,“解酒药”解酒其实是假象,顶多是缓解酒后腹胀、恶心、呕吐、泛酸的感觉,更多时候是心理安慰作用。许多“解酒药”含有维生素与氨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能缓解饮酒者的头痛反应,轻度饮酒者服用“解酒药”,感觉会舒服一些,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酒量,也不可能“完全保护肝脏和胃黏膜不受酒精伤害”。
喝酒时的情绪好坏,也会影响一个人的酒量,比如说喝闷酒容易醉。许多人在吃完“解酒药”后,自认为有了“保护伞”,就放开肚皮喝,很容易造成酒量大增的假象。
也有人觉得自己服用“解酒药”后再饮酒,少了恶心、泛酸感,所以觉得这些解酒产品能够分解酒精、保护肝脏,其实不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12 08:59
应该不能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