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师爱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4 06:59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2-23 11:49
如何实施师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风逐马
- 2021-02-23 13:01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敬业精神和富有人道性的教育艺术。这种爱在本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性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教学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吴倩发言:2、师爱的作用教育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活动,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内因的作用,是教育取得成果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柳春玲发言:3、师爱的性质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师爱有别于母爱,正是在于它突破了溺爱的圈子,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地结合。师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无私在于,师爱是不求回报的。我们都得一味地奉献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陈燕发言:4、师爱的表现形式一是关心学生;二是尊重学生;三是对学生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四是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和热情关心,是师爱最突出的表现。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老师们常说“爱生如爱子”,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教师,又有多少呢?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真的了解学生。尽管他们每天都在认真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可是他的关爱方式方法,让学生接受不了,让学生感到很难受。教育是心灵培育心灵的事业,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只有用爱架起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方能称之为师。爱心,如同阳光让人间充满温暖,爱心如同春风给社会带来和谐。 师爱,是主动的。夸美纽斯认为:“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高尚的了”。人们之所以对教师有如此的赞誉,是由于千百年来教师对学生的那份挥之不去的浓浓的关爱。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求。爱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师爱则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爱。比起人类最本能的爱——母爱,师爱则体现为一种社会的、责任的高级情感。苏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的确,热爱学生是教师最为可贵的职业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是教师对学生将来能为祖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殷切期望而产生的深厚感情,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集中体现。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这种爱具体表现在教师甘愿无私地为学生......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