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关于对仗句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04:44
关于对仗句
最佳答案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亦称“对偶”或“俪词”。即是将相似或相反之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以构成华美之词句。
如“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在近体诗中,律诗要求对仗的两联是颔联和颈联,绝句没有对仗要求。

对仗的一般规则

一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他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我们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二是词意相对或相似或相关,相对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相似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相关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等。

三是组成形式一样,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例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大致上,柳絮与桃花相对,打与吹相对,连夜雨与五更风相对。

大家注意一下:

1,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2,颜色自成一类
3,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4,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5,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对仗的种类:

后人于对偶之名目,愈析愈详,愈分愈细,日人遍照金刚于其【文镜秘府论】一书中,掇集唐人不同之对仗名目,共分二十九种之多。而近人张正体先生于【诗学】一书则分对仗为“平头对、合璧对、垂珠对、拱璧对、隔句对、联璧对、互成对、实字对、虚字对、流水对、双声对、叠韵对、交股对、浑括对、假借对、同类对、巧变对、无情对、问答对、双声叠韵对”等二十种。

但简要说来,主要是四种: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2、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来说的,它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在工对来说,词性方面,应当是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如果是宽对,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或者更宽一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就是宽对,不象工对那么讲究。
如果再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都是这种情形。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或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做一意处甚多。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诗家谓之‘十字格’”。所以流水对也叫十字格。

三,对仗的位置

(一)在正格中,是中两联必须对仗,在这种规则的基础上,又有四种情形。

1,中二联对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形,多数近体律诗都是这样。
2,四联全对, 如《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 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 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 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 不是宸游玩物华。

3,首联、颔联、颈联对仗

如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4,颔联、颈联、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流水对一般放在句末的较多见,但也不是绝对。

(二)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种情形也有以下几种:

1,只有颈联对仗
2,全篇不对
3,首联、颈联对,这叫“偷春格”

(三)句中自对

还有一种叫句中自对,如“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句中之“风雨”自对,“管弦”自对,而“风雨”又与“管弦”成对,“黄叶”与“青楼”亦各自成对。这又叫当句对。

四,对仗的避忌

1,纤巧 纤巧是指过分注意对仗的工整,而把内容及意境放在一边,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2,合掌 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五,推荐阅读《龙文鞭影》

http://202.38.75.42/~wsn/ebook/poem...ongwenbianying/
全部回答
词语的对仗,必须在词汇意义上属于同一大类,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事对人事等。同时,在词性上也要求基本相同,如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还要求平仄相对,即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结构相对,即以连绵词对连绵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等等。相对的字必须不同,同字不能相对。
对 仗
近体诗(包括律诗、排律、近体绝句)格律的基本要求之一。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近体诗中的对仗,就是一种要求极为严格的对偶句,主要包括词语的相对和句式的相对两个方面。
词语的对仗,必须在词汇意义上属于同一大类,如以天文对天文,以人事对人事等。同时,在词性上也要求基本相同,如以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还要求平仄相对,即以平对仄、以仄对平;结构相对,即以连绵词对连绵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等等。相对的字必须不同,同字不能相对。
句式的对仗,是指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以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等。试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联中,“白”与“黄”,以颜色对颜色,“日”与“河”以自然景物对自然景物,“白日”与“黄河”都充当主语。“依山”与“入海”相对,都是动宾词组充当状语。“尽”与“流”相对,都是动词充当全句谓语。“依山尽”对“入海流”,都描写了动态。全联以以“仄仄平平仄”对“平平仄仄平”,声调铿锵,富有音乐性。
第二联中,“欲穷”对“更上”,都是动词前面带有状语的偏正词组。“千里”对“一层”以数量对数量,以平仄对仄平,对仗十分工整。最后以“目”对“楼”,虽然在意义上并不属于同一大类,但它们都是名词,而且以仄对平,对仗还是比较工整的。
总之,对仗是通过语词和句式的两相对偶,来取得诗歌形式上和意义上两方面整齐匀称的一种修辞方法,也是我国汉字所特有的艺术手段。当然要做到字字句句的工整对仗是十分困难的,诗人们在创作中就运用了种种通融的方式,即所谓“宽对”和“借对”。前者如秋瑾的《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第三联“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其中只有“难销”与“应仗”是工对;“忧国泪”对“出群才”就比较宽;至于“浊酒”和“救时”,在词性和结构上均不相同,但在平仄上还是可以相对的,这两句就叫做宽对。后者如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的“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联中以“汉”对“云”。如果把“汉”解释为星空中的“河汉”,那么,与“云”是天文对天文,但诗中却指的是“汉朝”,这就叫做借对。
古体诗和词的对仗,要求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可以同平仄相对,同字相对,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及毛泽东《沁园春·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词的对仗须按词牌规定。
==
对仗,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
,使表现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往往决定一首律
诗的优劣成败,所以学诗者要学好对仗。
律诗对仗有三项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2.词性词义相对。上下句对应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但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有的
词类,主要是名词还分若干小项,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项对仗。现分别举例说明。
(1)天文对“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例10)
(2)时令对“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例1)
(3)地理对“树色随关迥,河声人海遥。”(例7)
(4)地名对“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例7)
(5)宫室对“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例9)
(6)植物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例4)
(7)动物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例8)
(8)形体对“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例8)
(9)人事对“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例6)
(10)人名对“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罕。”(例2)
(11)方位对“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例2)
(12)数目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例3)
(13)颜色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例1)
(14)虚字对“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例5)
此外,还有器物对、衣饰对、饮食对、文事对、史事对、人伦对、代名对、干支对
、叠字对、连绵字对,等等。词类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工对;不同小项的词相对,叫
做宽对。但有的词虽不同小项或类别,用作对仗,习惯认为也是工对,如“天”对“地
”,“兵”对“马”,“诗”对“酒”,“无”(动词)对“不”(副词)等。有种对
仗叫借对。一是借音,如“白法调狂象,亨言问老龙’’(王维),因“玄”另有玄黑之
义,所以借来对“白”;二是借音,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因“
杨”与“羊”同音,所以借来对“鸡”。句中自对而又相对,也属于工对。如“笛声喧
汉沔,歌曲上云霄”(李白),“汉、沔”自对,“云、霄”自对,“汉河”(地名)与“
云霄”(天文)相对,应视为工对。再如“人稀地僻巫医少,夏旱秋霖瘴疟多”(白居
易),句中一—二与三四自对,五与六自对,两句再相对,虽词类小项不同,仍为工对
。自对又称当句对,词类相对,平仄声不一定相对。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
,状语对状语等,句子结构和节奏形式两句相同。如“树色随关迥,河声人海遥”,上
下句均为“主——谓——宾——补”,主语“树色”、“河小”义都是偏正结构,前
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上下句节奏形式均为“二二一”式。律诗对仗有二忌:一忌“合
掌”。即——联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如“群贤共谱箴
时调,众彦齐讴警世声”。二忌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句式要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
板。如前联是“二二一”式,后联宜换用“二——二”式;如果节奏形式不能改换,也
要改变…下语法结构,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二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
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另外,对仗不要一味求工。否则束缚思想,容易造成
合掌,或流于纤巧。可以工对与宽对相结合。如例6李益诗,“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
容”,前四字是工对,末字“见”(动词)却与“容”(名词)相对。对仗总以天然、工整
、流畅为佳。诗人常使用颜色对、数目对、方位对,容易形成工对,能给读者以鲜明
印象,或增加气势。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自然养生文化馆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理事
“家园 ”中的大事小情,我们查图关注。知晓
天花是啥?
在大连,想开个小店,10万左右,干点什么比较
女生故意不理你,理你了之后还故意气你,然后
手心长痣的女孩,是不是命运和感情都是很不顺
知足堂老北京修脚养生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
突出显示的文字怎么样才能变回正常的?
在搜集财务部员工工作信息时,不太适合的方法
刚铺的沥青路面起渣怎么回事
金星宾馆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红警2 任务包怎么安装 ??? 详细一点 我有
四通打印机打印状态显示错误
【我心目中的宝安作文】我心目中的宝安作文
是不是那个 北京泽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推荐资讯
求问一个动漫,女主来到男主家学习,发现了男
粘地板砖多少钱一平方
克孜勒恰普地址有知道的么?有点事想过去
0.75x=(x+16)0.7
好加多超市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方
QQ三国现在的装备下面写着可改造5次是什么意
55度杯必须要摇一摇水才会变化吗
华为荣耀7存储里的其他是什么提示我空间不足
们在前面组一个词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氧气和臭
万氏重庆鱼庄私房菜NO.38在哪里啊,我有事要
下列哪些做法正确的是:()A.以教导、指引的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