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水前的体温调节是整个冬泳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1)尽可能地降低体表温度使之尽量接近水温。(2)尽可能地保持体内温度不降低。裸身(泳装)处于冬日的寒风中一点儿也不感到冷,不打冷颤。 第一阶段:着平日冬装适当活动使身体发热。可利用骑车去游泳场地或砸冰的机会完成这一阶段,或作中等强度的跑步等运动。此阶段的关键是掌握好使身体发热到什么程度?本人的体验是活动到身体微微发热,(但决不能出汗)脖子不再下意识地使劲缩着,甚至想解开领口的扣子这样一种程度。 第二阶段:边减衣物边继续活动直至减到只着泳裤。此阶段的目的是降低体表温度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体内温度不降低。最好穿侧拉开式的羽绒裤(裤子的两侧有贯穿整个裤长的拉琐,最初在滑冰运动员中使用,可在不脱冰鞋的情况下快速方便地穿脱)当只着泳裤处于冬日的寒风中一点儿也不感到冷时便可下水了。冬日的气温有时差别很大,上下差别15度是常事,而水温的变化却很小,也就3度左右。天越冷越不感到水冷。如果碰上较高的气温可带瓶自来水(约15度左右)淋在身上蒸发散热。在气温和水温相同的前提下,以气温3度,水温3度为例。散热方式从低效到高效依次为:空气中传导散热,空气中蒸发散热,水中传导散热。(不过要是夏季就不一样了,以气温30度,水温30度为例。散热方式从低效到高效依次为:空气中传导散热,水中传导散热,空气中蒸发散热。不过这是夏季的话题喽。)这一阶段我个人的作法是只着泳裤穿上冰鞋在冰面上滑几圈,这时的身体真是内热外凉,跳进冰水中就不会感到太冷了。(那时曾多次产生滑着冰直接滑入水的念头,但顾虑冰鞋被水泡坏,放弃。吼吼吼,,,,,)
(二)水中游阶段。虽经上阶段的准备活动入水已不算太冷。但入水瞬间血压骤升和呼吸反射还是很强的。此时要通过绷紧颈部肌肉压住颈动脉,以避免血压冲击头部,几秒钟后呼吸反射也过去了(呼吸反射:就是不由自主地深吸气却呼不出来)就可以畅游啦,高兴了唱两嗓子。以和冰面相同的视角看冰面上滑冰的人有一种独特的奇妙感觉。嘻嘻,,,,不过见好就收,不要游到坚持不了,我只游二分钟左右,起水。从急救医学的角度上讲:人体内部的中心温度以28度为界,低于这个温度复苏就困难了。
(三)恢复体温阶段:有时间也可晒晒太阳,享受一下冬日的阳光,然后穿上冬衣,不要穿少了,慢跑至发热,约一刻钟,围后海跑一圈就正合适。
冬泳的其它注意事项:
从秋季开始,循序渐进,我第一次冬泳是那年的十一月十二日,水温7度。其实太晚了,别人一夸,兴奋,起水后又跳进去一次,幸未造成什么后遗症,不应该的。
大的冰块要捞出来,别怕麻烦。有一次起水后擦身,发现毛巾上有血迹,寻找,发现左大腿外侧有一寸多长的血口,刚破碎的冰碴是是很锋利的。
泳裤带子不要系得过紧,松一点儿。有一次系的紧了,刚起水时手是麻木的根本解不开,无处暖手,只好把手指全含进嘴里取暖,狼狈不堪。
冻住的泳裤不要硬折,放入水中会马上化开,在放入泳帽。有一次气温零下,换下的泳裤冻了,一折,裂损。
不游泳的其它时间不要自恃很耐寒而穿得很少。长时间的次低温对身体的伤害更严重,更长久,而且这种伤害不易早期察觉。
(1)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可以升高体温,降低肌肉的粘滞度,放松肌肉,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不可不做准备活动直接参与大运动量活动。
(2)合理安排训练量。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不要盲目照搬他人的训练计划,有条件的可请专业指导帮助制定训练计划。
(3)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在完全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后再开始练习。在做较大运动量的高负荷练习时,最好有同伴在旁保护。
在发生肌肉拉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痉挛、功能障碍等现象。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感会加重。有些严重的伤者除有以上症状外,还会产生皮下出血,触摸局部有凹陷及一端异常隆起等现象,这可能是出现了肌肉断裂。
一旦出现肌肉拉伤,肌纤维轻度拉伤及肌肉痉挛者,可用针刺疗法治疗。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可冷敷、加压包扎,48小时后开始按摩治疗,手法要轻缓。对于怀疑发生肌肉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大多是由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韧带、肌肉更脆、更僵一些,肌肉比较紧,如果准备活动没做好,甚至没做准备活动就立即进行猛烈的运动,就很容易受伤。这是由于肌肉没有准备好就突然受到超负荷的刺激,经常会引起肌肉拉伤。从临床观察,这个季节运动创伤更多一些。一旦出现肌肉拉伤,轻者会影响正常工作,重者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康复。有关专家提醒:冬季进行训练的人更应时时注意预防肌肉拉伤。那么,肌肉拉伤是如何造成的呢?肌肉拉伤后该如何处理呢?
运动医学指出,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都称为肌肉拉伤。在体育运动中,经常会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训练水平不够,过度疲劳,错误动作或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肌肉拉伤。其根本原因有二:一是在完成动作时,肌肉主动猛烈地收缩超过了肌肉本身的负担能力;二是由于突然被动的过度拉长,超过了肌肉的伸展性。
冬季运动锻炼,还应注意保暖防冻。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预备活动,身体暖和,再脱去厚重的衣裤进行锻炼。锻炼完以后则要及时穿好衣裤,注意保温,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软、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红皮肤,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所以锻炼最好是在日出后。但由于工作时间限制,人们不可能都等到早晨七八点钟日出后,可在六七点钟进行,但不宜在森林中锻炼,因为此时的森林中还在大量散发二氧化碳。冬泳最好选在午饭后一小时进行,因为此时气温较高,湿度低,能使冬泳的人体温散失慢些,坚持锻炼的时间长些。
冬日运动是对付寒冷的积极措施,但应注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阴精阳气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锻炼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阴精阳气外泄。具体方法是:一、准备活动要充分,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然后加大运动量;二、不要过于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三、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燥衣服。
对于坚持冬季长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倒。遇冰封雪飘大雾天气,可在室内、凉台或屋檐下原地跑步,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这一办法同样适用于身居闹市,无活动场地的人采用。此外,大风、大雾、大寒、冷高压的早晨,低层空气多受污染,在露天下锻炼都是不适宜的。
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断时间小跑,活动肢体和关节,待肌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有劲,轻松舒畅,精神旺盛,体力和脑力功能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物能阻挡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的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肌体抗寒能力。所以坚持冬练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得好:“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拍打全身肌肉、活动胳臂和下蹲等,尤其是冬泳下水前,一定要有充分的预备活动,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调动肌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
准备活动应做到:
(1) 有足够的活动量,以使体温升高,但不可造成疲劳。
(2) 准备活动应包括一般和专项活动内容,但应避免最大强度的活动。
(3) 准备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应因人和运动项目而异,有不同要求。
(4) 运动前10~15分钟开始减小准备活动的强度,而在5分钟之前完成准备活动。
冬泳并不提倡跳水,有6条理由:
1、逐渐入水,是身体适应客观条件的需要。实践证明,许多人游泳时发生抽筋、头晕、心跳速度骤然加快等,都与猛然入水有关。人体从静止进入到猛烈运动,需要一个过度,以使身体各部适应运动的需要。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们在进入到比赛中前,都要做热身活动,使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都进入到准备状态。冬泳时的逐渐入水,就是身体对冬泳条件的过度性适应。
2、猛然入水,容易诱发病情。因为身体在水温太低的温差下,猛然入水,水的刺激会显得更为激烈一些,身体来不及准备,难以接受太强的刺激,从而容易引发生心血管病的发生,而导致生命危险。
3、观察不清,容易耽误救助。冬泳时入水的这一时刻,由于遇到激烈刺激,是身体容易出问题的时刻。缓缓地下水,别人可以看到入水者的身体反应,一旦需要救助时,可以迅速实行。如果跳水,身体一下子进入水中,如果感到不适,发生意外,需要救助,岸上的人们却不容易看出来,耽误救助时机。
4、天寒地冻,容易发生伤害。冬天天寒地冻,游泳场地附近地表面常常冰冻,地面打滑,容易摔跤。跳水时常常容易身体重心不稳,或者发生摔跤,或者跳水入水时发生偏差,如果跳入水中时,再同正游泳的人发生碰撞,就更容易发生事故。
5、水中冰块,容易皮肤划伤。冬泳时往往要打开冰面才能进行,所以,冬泳的水面通常并不宽阔,本来就不适合跳水。而且,水中常有打碎而未能捞尽的小冰块,这些小冰块的边缘比较锋利。这些冰块漂在水中,因其透明,常常使人看不清。冬泳时常有人因游泳动作快而被冰缘划伤。跳水时遇到冰块,因为身体入水动作大,速度快,触到冰缘上极容易造成皮肤划伤的伤害。
6、水下异物,容易导致意外。在我们游泳的几年中,曾发生过泳友跳水头碰在水底的石头上而导致死亡的事故。他们都是游泳的老手,平时游泳技术也不错,但是,意外就出在麻痹大意上。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其中的道理就是人们因为熟悉或精通某项事情,做起来反而麻痹大意,思想松懈,结果造成很坏的局面。相反,如果对某项事情不熟悉或不精通,做起来反而很小心谨慎,所以不容易出问题。也曾经有人劝他们不要跳水,但是他们没有听,造成恶果。可以跳水的地方,水应当有一定的深度,在较低的岸边跳水,水深不应低于2.5米,如果在较高的岸边跳水,水深应深于3米以上。而这样深的水,对于冬泳是不适合的。另外,适于跳水的水中,不能有任何异物,如石头、烂泥、水草、绳索等,跳水者还要有一定的技巧,否则就容易出危险。游泳本是为了健身,出了意外岂不是适得其反?
为避免意外情况发生,所以,最好不要跳水。冬泳时,下水动作较缓和一些,保险系数就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