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若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就会产生无数各不相同的幸福观,...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07:05
- 提问者网友:缘字诀
- 2021-02-17 18:4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幸福若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就会产生无数各不相同的幸福观,甚至产生截然相反的幸福观。如果纯粹以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受作为日常生活的谈资是无伤大雅的,而一旦要把幸福作为道德普遍原则,认定是所有人追求的共同目标,那么问题就会产生。 如何确定幸福这个目标?没有一定的实际内涵,就不可能确定幸福这个目标,也就无从引导人们去追求这个目标。这就意味着幸福必须有其客观的依据或尺度,而非单纯的各不相同的主观感受。 社会学就以何种社会条件能导致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满意度,作为产生幸福感的尺度,换言之,是将社会的发展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值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社会学的这种探索把人的主观感受与社会的客观条件一致起来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它提供了某种客观的依据与标准;同时,它又从人们对幸福感受的普遍心态去作有力的佐证,通常来说,富裕的物质生活、良好的生活环境,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快乐和幸福感。所以,人们考虑制订“国民幸福值”、“幸福指数”等等,用以对应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以求推动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与人们心理情感满意度的同步前进。 但是,这样的理论并没有进入到幸福的核心或本质内涵,物质财富的增长就一定会幸福?似乎不一定。不然就不会出现当今“物质财富的增长为何并未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幸福感”这一困扰人心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合于人自身的德性的实践活动。强调了幸福并不仅仅是纯粹的主观感受,还应体现在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提升人的内在品性的实践活动中。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指能使自身生活得好并使人性得以完善的能力,幸福就是运用这种能力的活动。从根本上讲,亚里士多德时期人的内在价值与今天人们的内在价值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具体内涵有所变化并且更丰富而已。然而,人们往往忽视或无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仅仅把物质生活所引发的当下的感官快乐和满足视为幸福,或者只看到生活得好这一面而忘却了人性完善的另一面。物质财富增加,生活条件改善,不能否认这是幸福,但这只是幸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只能引起幸福的浅层感受,而不是深层幸福的根本所在。 所以,真正的幸福一定要与人的内在价值、德性、人性的完善相关,一定要深入人的精神层面;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存在于人的不息的生命创造性活动中,不懈地追求人生之根本目的的进程之中。概而言之,真正的幸福是以人性、人格的完善、丰富、发展为最终目的,而且是在自觉自愿的不懈努力之中,这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积极向上的迸发创造力的过程。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人们得以享有内心绵延不绝的愉悦,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使人的精神面貌、人格呈现焕然一新的状态。 8、下列对文中“真正的幸福”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幸福一定要与人的内在价值、德性、人性的完善相关。 B.真正的幸福一定是存在于生生不息的生命创造性活动之中的。 C.真正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精神生活不断充实,精神境界不断升华的过程中。 D.真正的幸福主要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 9、下列理解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幸福不能以个人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必须有其客观的依据或尺度。 B.社会学以社会的发展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幸福值结合起来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C.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德性,是指运用使自身生活得好并使人性得以完善的能力的活动。 D.要真正解答幸福问题,必须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对人自身根本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10、你认为幸福有“客观的依据或尺度”吗?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认识。(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2-06 05:08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梦中风几里
- 2019-03-18 04:24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