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2 07:29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04-01 14:59
如何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4-01 15:3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基本理念。课程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适应的。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听、识、读、说、写的基本能力,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深刻的思维,基础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进行思维的能力等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形成不仅靠传授、训练、习得,而且靠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积累;它不只是静止的结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逐步形成,不断发展,陪伴终身,永远受益。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特点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和关注人文教育的内容。实际上,作为“文选集”的课文,篇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就好像进入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况且儿童的生命发展迫切需要诸如品质、情操、境界、抱负、情感等人文的东西。这些“人文细胞”的注入、渗透,将使他们的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这样的课程资源,我们能舍弃吗?因此,引导学生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容的解读和吸纳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当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告诉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它和语言文字的学习始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应在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受到人文教育。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单纯从课文的情节内容出发去进行人文教育,就不成其为语文教育了
另外,对使用“工具”的必要训练和对“人文”内涵的感悟,必须恰当地把握。人文内涵的感悟、情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模糊的、意象的。它应该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教师只能启发、引导,而不能生硬地灌输、说教。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以学习语言为主攻方向,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着眼点的训练。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语言,能加深对内容的感悟,而对内容的感悟、体验,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训练”和“感悟”应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
再则,《课标》从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角度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应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人格、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人文内涵的深刻感悟。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必要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首先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任何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连,不仅有来源于自然生活图形的象形字和具有实践含义的指事会意字,还有占汉字绝大部分的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形声字。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书面语言,源于生活和实践,整齐灵动,适合于表达微妙的情感和模糊美的意境。然而种种情感和意境等信息的传递除了靠输出方语言的完整准确之外,还要靠接受方对语言的心领神会,靠心灵的感悟,而这个感悟与用心阅读的程度、阅读量的多少、自身的素养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因此,《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已有新的突破。如一年级下册,第14主题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里,让学生认识一些“木”字旁的字,并想想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木”字旁,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在《车的世界》这一主题单元里,让学生乘公共汽车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识车里的字;等等,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教材编排的用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符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思想。读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读能让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读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选文浅显、有趣,适合儿童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光靠课本上的不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内解决不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一年级下册学习了“车”这一主题单元后,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里就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车票或有关车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学习了“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在语文天地里让学生读两幅对联,再收集几幅。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着的对联,也许孩子没有太在意。但教材在新年过后第一单元里就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的倾听、交流和表达。写作是书面语言的交流和表达。它们都属交流和表达。语言的交流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往的语文教学重书面表达轻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而指导书面表达的写作教学往往也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害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不少。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鼓励写想象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说说过年过节,亲友们来家里做客,你是怎样做主人的;学习“朋友”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讨论: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怎样表示你的关心;让学生做朋友卡片;学了《雨铃铛》一文后,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春雨象什么,春雨还在招呼谁,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课程人文性、语文学习实践性、语言文字独特性的特点,对语文教育提出具体实施的意见和目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使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听、识、读、说、写的基本能力,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深刻的思维,基础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进行思维的能力等等。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知识、技能,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形成不仅靠传授、训练、习得,而且靠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积累;它不只是静止的结果,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逐步形成,不断发展,陪伴终身,永远受益。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个特点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十分重视和关注人文教育的内容。实际上,作为“文选集”的课文,篇篇都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就好像进入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诉它的喜怒哀乐。况且儿童的生命发展迫切需要诸如品质、情操、境界、抱负、情感等人文的东西。这些“人文细胞”的注入、渗透,将使他们的人生得以感悟,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这样的课程资源,我们能舍弃吗?因此,引导学生对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容的解读和吸纳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当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告诉我们,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它和语言文字的学习始终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应在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受到人文教育。脱离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单纯从课文的情节内容出发去进行人文教育,就不成其为语文教育了
另外,对使用“工具”的必要训练和对“人文”内涵的感悟,必须恰当地把握。人文内涵的感悟、情感的体验是个性化的,模糊的、意象的。它应该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教师只能启发、引导,而不能生硬地灌输、说教。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以学习语言为主攻方向,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为着眼点的训练。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语言,能加深对内容的感悟,而对内容的感悟、体验,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训练”和“感悟”应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
再则,《课标》从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角度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应提升到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学中,做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进学生人格、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先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人文内涵的深刻感悟。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要把握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有必要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首先汉字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任何拼音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活和实践紧密相连,不仅有来源于自然生活图形的象形字和具有实践含义的指事会意字,还有占汉字绝大部分的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形声字。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书面语言,源于生活和实践,整齐灵动,适合于表达微妙的情感和模糊美的意境。然而种种情感和意境等信息的传递除了靠输出方语言的完整准确之外,还要靠接受方对语言的心领神会,靠心灵的感悟,而这个感悟与用心阅读的程度、阅读量的多少、自身的素养以及实践经验有关。因此,《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在阅读实践中识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这一方面已有新的突破。如一年级下册,第14主题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里,让学生认识一些“木”字旁的字,并想想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木”字旁,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写出来带“木”字旁;在《车的世界》这一主题单元里,让学生乘公共汽车仔细观察车上有什么,认识车里的字;等等,都非常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掌握教材编排的用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有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符合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思想。读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读能让学生在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读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地对语文材料进行探究,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选文浅显、有趣,适合儿童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光靠课本上的不行,“大量的语文实践”课内解决不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一年级下册学习了“车”这一主题单元后,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里就设计题目,让学生收集车票或有关车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学习了“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在语文天地里让学生读两幅对联,再收集几幅。过新年,家家户户贴着的对联,也许孩子没有太在意。但教材在新年过后第一单元里就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口语交际是口头语言的倾听、交流和表达。写作是书面语言的交流和表达。它们都属交流和表达。语言的交流和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往的语文教学重书面表达轻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而指导书面表达的写作教学往往也脱离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害怕作文,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不少。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从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注重生活,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在一定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条件和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鼓励写想象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如一年级下册学习“元宵节”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说说过年过节,亲友们来家里做客,你是怎样做主人的;学习“朋友”这一主题单元后,让学生讨论: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你是怎样表示你的关心;让学生做朋友卡片;学了《雨铃铛》一文后,启发学生想象,你觉得春雨象什么,春雨还在招呼谁,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课程人文性、语文学习实践性、语言文字独特性的特点,对语文教育提出具体实施的意见和目标。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很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应准确把握,使我们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