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12:24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1-23 02:50
吃苦江曾培 上海青年作家到澳洲去了一年半,回国之后,写了一篇纪实文学,叫做《我的澳洲打工生活》。作品中说,在澳洲打工,又名曰“吃苦”。然而,他们并不怕“吃苦”,怕的却是没有“苦”吃。因为“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更苦”。 这种“五苦论”,是对他们生活状态的一种精当的概括。做工作,要起早摸黑,一天接连干十几个小时,连吃饭拉屎都得打冲锋,是“吃苦”;不做工,“吃不着苦”,一切生计就没有着落,结果“还要苦”。因此,他们的生活总是与苦紧紧地连在一起。开始,这种苦使他们的身体与精神都不堪忍受,有人甚至想过“不如死了拉倒”。但是,慢慢地,他们多数都闯过了“苦”,逼得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体力和智力上的潜力,适应了那里的生存竞争。 这启示我想到,苦也有两重性:既煎熬人,也锤炼人。人自然不希望受苦,但人也不能完全不接触苦。因为,不知苦,焉知甜;不吃苦,焉来甜。雨果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苦难,经常是“后娘”,有时却又是“慈母”。说是“后娘”,因为它折磨你;说是“慈母”,因为它“孕育灵魂和精神力量”,哺育你。举凡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不经过苦难这一“慈母”的哺育。因而历史上曾流传着不少颂“苦”的名言警句,比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啦,“天将与之,必将苦之”啦,“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啦,以及“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啦,等等。 这实在是人生经验的宝贵总结。我感到,在我们国内,现在过于把“苦”当作“后娘”,忽视了它“慈母”的一面。一些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不让他们吃一点苦,这样的“温室里的花朵”,能经得起风雨吗?工作了,有些人少有“吃苦”可言,有人甚至把上班叫做“去混混”。前些年端的又是“铁饭碗”,干好干坏都不怕“炒鱿鱼”,根本不担心有失业之苦,即“吃不着苦的苦”。因此身上少有压力,不思拼搏,以至“今日复明日”,混混沌沌,虚掷光阴。 所以我想,为了人的更好成长,为了社会更快地前进,我们要张扬一下作为“慈母”的苦。1.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开头的“这种‘五苦论’”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4.简要分析第二、三段内容上的联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1-23 03:05
答案:解析: 1.作用是概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交代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或“论题”)。 2.指的是“吃不着苦的苦比吃着苦的苦更苦”。 3.引证法、比喻论证“苦”有两重性 4.两个自然段共同论证了“苦”有两重性。第二段摆出现象,同时充当事实论据。第三段引用名言警句论证观点。两个自然段联系紧密。 5.苦有两重性:既煎熬人,也锤炼人;人不能完全不接触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23 03:57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