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班班通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19:19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2-03 20:04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班班通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03 21:39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三通两平台”是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任务,因此“三通两平台”及其支撑保障措施的发展状况,就代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下面就从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管理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状况。
1.基础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差异非常大,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难点。
(1)校校通
“宽带网络校校通”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问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和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
据统计,全国中小学85%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77%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率先实现了100%的学校互联网接入并拥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偏远农村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2)班班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提高教育质量。
据统计,全国29.5%的中小学建有校本资源,37.1%的中小学实现全部班级应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但绝大多数处于简单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阶段,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尚未成为主流。
(3)人人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可以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更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
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全国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数百万教师应用空间开展网络教研和教学,但主要还是教师在用,并且普遍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撑;学生自主上网学习方面还存在理念、方法、条件等诸多障碍。
(4)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对于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阶段,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投入大规模应用,实现了学校“一校一码”、学生“一人一号”,学生数据基本实现了及时更新。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信息化仍很薄弱,管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支持也不多。
(5)体制机制
从全国来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大多属于一次性计划,未形成持续的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此外,受传统经费管理观念和模式影响,政府购买硬件、软件比较容易,购买云服务的机制尚不顺畅。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维方面问题还比较多,大多由信息学科教师兼职承担,缺乏常规性的运维人员与运维经费,尚未形成有效的运维服务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激励机制,诸如规模化应用与教师评职晋级评优挂钩、与学校绩效评价挂钩等机制尚未形成,资源有效聚合共享的机制还处于探索之中。
从领导体制上来看,可以说总体上已经比较重视,但真正投入精力的主要领导还不太多,并且大多没有建立明确的常态化领导体制。此外,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业务部门和IT支持部门协调工作难度仍然较大,尚未形成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2.职业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基础教育信息化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殊性,具体分析如下:
1)校校通:基本普及;......余下全文>>
“三通两平台”是当前阶段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任务,因此“三通两平台”及其支撑保障措施的发展状况,就代表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下面就从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管理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状况。
1.基础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差异非常大,因此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难点。
(1)校校通
“宽带网络校校通”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宽带接入“最后一公里”问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条件和网络条件下的基本教学环境建设。
据统计,全国中小学85%的学校实现网络接入,77%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43%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率先实现了100%的学校互联网接入并拥有多媒体教室,但是偏远农村学校的网络教学环境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2)班班通
“优质资源班班通”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扩展教与学的手段与范围,构建师生积极互动的教育新模式,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提高教育质量。
据统计,全国29.5%的中小学建有校本资源,37.1%的中小学实现全部班级应用数字资源开展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日渐普及,但绝大多数处于简单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阶段,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尚未成为主流。
(3)人人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推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可以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方法限制,更好地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体现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
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的学校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全国师生空间开通数量已达3600万个。数百万教师应用空间开展网络教研和教学,但主要还是教师在用,并且普遍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撑;学生自主上网学习方面还存在理念、方法、条件等诸多障碍。
(4)管理信息化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推动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有力手段,对于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系统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阶段,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投入大规模应用,实现了学校“一校一码”、学生“一人一号”,学生数据基本实现了及时更新。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信息化仍很薄弱,管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支持也不多。
(5)体制机制
从全国来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大多属于一次性计划,未形成持续的建设经费投入机制。此外,受传统经费管理观念和模式影响,政府购买硬件、软件比较容易,购买云服务的机制尚不顺畅。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维方面问题还比较多,大多由信息学科教师兼职承担,缺乏常规性的运维人员与运维经费,尚未形成有效的运维服务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激励机制,诸如规模化应用与教师评职晋级评优挂钩、与学校绩效评价挂钩等机制尚未形成,资源有效聚合共享的机制还处于探索之中。
从领导体制上来看,可以说总体上已经比较重视,但真正投入精力的主要领导还不太多,并且大多没有建立明确的常态化领导体制。此外,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业务部门和IT支持部门协调工作难度仍然较大,尚未形成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2.职业教育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基础教育信息化有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殊性,具体分析如下:
1)校校通:基本普及;......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