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早上学就越好吗?
- 提问者网友:欺烟
- 2021-05-24 14:03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5-24 14:23
- 1楼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5-24 19:19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5-24 19:09
- 3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5-24 18:09
孩子一定要在6周岁之后再上学,我身边有很多例子。就是感觉孩子认字、数学都可以了,就让孩子在五周岁的时候上学,但有很多都是一年级的时候还可以,到了二年级就有些吃力,到了三年级就跟不上了。
就是跟,也需要家长很多的付出,孩子也会很辛苦。所以,不要贪快,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孩子最好就是适龄上。孩子轻松,家长也轻松。不要拔苗助长!
- 4楼网友:千夜
- 2021-05-24 16:40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因自身情况而定最好
- 5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5-24 15:14
应该不是的吧
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指的是在动作技能、身体协调性、感知、注意、记忆、语言、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在世界各地,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变得更聪明些。拿儿童心理学研究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不会说话的婴儿就会干很多事情,所以一些人出于商业目的,到处成立所谓"早期学习中心",让婴儿学习字母和数字的闪光卡片,说婴儿就能认几百上千的单词。大一点的幼儿则学习完整的阅读、数学、科学、体操等课程。针对这种现象,心理学家布鲁埃尔于1999年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至今心理学者并未发现学习文化方面的特定知识技能的敏感期。例如,虽然大多数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已为学习阅读做好了准备,但是过去没有机会上学学习的成年人,却仍然可以在阅读方面达到相当高的熟练水平。 针对家长们盲目地让孩子学习知识的现象,美国一些发展心理学家指出,逼迫婴儿和学前儿童学习他们尚未做好心理准备的东西,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的退缩,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表面上似乎是丰富了给孩子的心理刺激,实际上却造成刺激剥夺的后果,因为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你不让他干,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你强迫他干,这不是刺激剥夺吗?当学了这些课却没有培养出小天才时,父母会非常失望,他们把幼小的孩子看成是无能的人,看成失败者。这些课程剥夺了婴幼儿以健康心理走向成熟的机会,也妨碍了父母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参与到孩子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去。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呢?对这一问题,我认为,除了营养之外,在促进孩子心理发展方面,一个基本原则。"顺其自然"。所谓顺其自然,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偏好,让孩子玩他们喜欢的玩具,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干他们喜欢干的事情,同时给以恰当的引导、适当的控制,使孩子的兴趣和愿望不脱离社会期望的方向。 具体来说,大脑发育需要刺激丰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有哪些特征呢?举例来说,美国幼儿教育强调6个领域:大动作领域、精细动作领域、适应能力、认知领域、语言沟通领域和社会交往领域。也就是说,多带孩子到户外去,走、跑、跳、攀爬(大动作);多给孩子机会让他画画、做手工、干点穿针引线、择菜类的家务(精细动作);让孩子学习自我照料,自己吃饭、喝水、穿脱衣服、系鞋带、铺床叠被、刷牙漱口、洗手洗脚、大便小便、冲洗马桶(适应领域);教孩子参与活动,理解概念,分类排序,回忆事件,数数,加减,认识拼音字母,背诵少量琅琅上口的诗歌(认知);教孩子正确使用单词、短语,遣词造句,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说明白(言语沟通);最后,在社会技能方面,孩子要学会和同伴交往、合作、互相帮助,要学会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所有这一切,就是为孩子大脑发育创造的好条件,也是为孩子的心理和谐发展创造的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