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中“蜡炬”成分之一化学式为C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8:38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4-05 22:27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中“蜡炬”成分之一化学式为C 20 H 42 ,下列关于该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 B.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C.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21 D.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0:2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05 23:33
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由此可知蜡是有机物;故A正确;
B、根据蜡炬化学式C 20 H 42 可知其由C,H两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 20 H 42 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42=40:7;故C错误;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C 20 H 42 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0:21;故D正确;
故选C.
B、根据蜡炬化学式C 20 H 42 可知其由C,H两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 20 H 42 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42=40:7;故C错误;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C 20 H 42 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0:21;故D正确;
故选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4-06 00:5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近日,因教学上的需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的赏析文章进而把这句话理解成在写“别后相思”。例如,苏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说,“颔联(指这句话)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里的‘丝’和思念的‘思’谐音”。另外,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是一篇署名郝世峰的文章(国际在线),不但强调“丝”与“思”的谐音,来说明“春蚕到死丝方尽”在写“思念”(文中的意思就是“别后思念”),而且,在赏析“蜡炬成灰泪始干”时,还借唐朝以前的诗句“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和“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思君如夜烛》),来证明“蜡烛燃泪”是在比喻“思念之痛的煎熬”。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